
部分住粵全國政協委員3月10日下午乘飛機返回廣州
“過去一年取得的成就非常不易且了不起”“要將全國兩會精神帶回來,為高質量發展努力奮斗”“履職歸來,我感覺信心滿滿”……3月10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圓滿閉幕。當日下午,部分住粵全國政協委員乘飛機返回廣州。
據了解,今年兩會期間,住粵全國政協委員聚焦“國之大者”與“民之關切”,共提交提案265件,立案232件,立案率87.5%,建言內容涵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舉辦十五運會等重點工作。
回到廣州,踏上新的奮斗之旅。
3月10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圓滿閉幕。當日下午,部分住粵全國政協委員乘飛機返回廣州。記者與他們同機返穗,并對多位委員進行采訪。委員們一致表示,他們將帶著會議凝聚的共識、擘畫的藍圖以及沉甸甸的履職成果,以“堅定信心 真抓實干”的昂揚姿態,迅速投身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
立足灣區實踐
謀劃務實行動
返途中,委員們已著手謀劃如何將全國兩會精神轉化為新一年履職的“施工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東莞研究部(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中子科學部副主任孫志嘉表示,通過參加全國兩會,他進一步明確了后續的工作方向,將繼續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努力奮斗。
“過去一年取得的成就非常不易且了不起,越是形勢復雜,越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干。”全國政協委員、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內科教授劉思德表示,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與委員們共商國是,并就教育問題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對國家基層情況的了解非常細致深入,他的重要講話對我們是一種特別的鼓勵。”
“會議閉幕是落實的開始,必須跑出‘加速度’!”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陽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黃顯良表示,將認真學習并傳達全國兩會精神,重點關注農業先進生產力的發展、種業研究和智慧農業發展。“我們會加大力度,培養一批懂農業、熱愛農業、敢于創新的‘新農人’,為中國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貢獻力量。”
接續努力奮斗
以實干書寫答卷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廣東工業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教授李麗娟表示,今年她提交了兩件與教育相關的提案。“我要將全國兩會精神帶回學校、傳達給每一位老師,并立足本職崗位,和老師們一起為廣東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努力奮斗。”
“作為一名臨床醫生,能夠跟醫學領域的專家、醫院管理者們進行深入交流,把一線臨床醫務工作者以及廣大患者的心聲帶上全國兩會,我非常興奮。”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院長周清表示,用AI看病,已經“火”到了全國兩會上。“人工智能在未來的臨床實踐中會帶來新氣象,也會帶來一系列挑戰,這也是我下一步履職的方向。”
從北京人民大會堂到珠江兩岸,共識在凝聚,力量在升騰。知之愈明,行之愈篤。住粵全國政協委員紛紛表示,未來將立足全局建真言,扎根一線謀實策,接續奮斗,以實干實效書寫履職答卷。
同機側記
全國政協委員許鴻飛空中接受采訪
文化與科技可以互相賦能
3月10日下午,記者在同委員們同機返回廣州的路上,就本次參會的履職感受和返粵后的工作計劃,專訪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許鴻飛。
“這次來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感覺非常好,委員們的狀態都很積極。”許鴻飛說,現在大家信心滿滿,都充滿了希望和期待。“我們在會議中討論了很多關于傳統文化與科技結合的內容,如何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現在借助AI技術,我們有了新的傳播渠道,傳統文化與科技可以互相賦能。”
采訪過程中,許鴻飛翻閱了當日的報紙,并對《從嶺南出發,向未來邁進——文藝界代表委員熱議廣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報道點贊。
“通過代表委員們的交流,廣東藝術界的信心得到了很大提升。”許鴻飛說,“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廣東藝術家和反映時代的作品涌現,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
許鴻飛表示,回到廣州后將快馬加鞭把全國兩會精神帶到工作崗位上,持續提高自身履職能力,積極建言資政,用優秀的文藝作品鼓舞斗志、凝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