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檔時間:2020年10月28日
“辦更多公辦園”“社區托管解決3歲以下幼兒照顧問題”“逐步為‘老漂族’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務”“延長二孩產假,給二孩父母發房補”——廣州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召開在即,民生、教育等依舊是代表們關注的熱點話題,部分市人大代表日前接受記者采訪,建議議案聚焦“一老一小”。
社區保育市人大代表、廣東穗恒律師事務所主任林淑菁:0-3歲托兒所 每個街道設立一間
“現行學前教育規定中,幼兒園接收的適齡兒童主要為3-6歲,3歲以下幼兒的保育托管服務存在明顯空白。”林淑菁表示,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她調研走訪沙園街道、龍鳳街道、多寶社區等街道社區,了解到許多家庭因難以解決0-3歲幼兒的保育照料問題,而打消或延緩了生育意愿。
林淑菁說,這些家庭多為雙職工家庭,時間精力有限,尤其對于女性職工,若產假期滿后無法解決6個月-3歲幼兒的照顧問題,往往會影響職業規劃和個人發展;其次,傳統祖輩帶養孩子的模式難以為繼,受老人與父母育兒觀念沖突、異地工作或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等因素制約,無法由家中老人幫助照顧。此外,保育照顧費用高昂,市場上的保姆雇傭和早教機構費用普遍高昂,普通家庭難以承受。
林淑菁表示,“老有所養”“幼有所育”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健全育幼服務體系,將學前教育從3-6歲逐步拓展到0-6歲,解決0-3歲幼兒的保育照顧問題是切實關系民生福祉,有利于鼓勵生育意愿、貫徹落實全面二孩政策,也有利于發展嬰幼兒保育產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為此,她建議在每個社區、村居設立托兒所解決0-3歲嬰幼兒的保育托管問題,具體為每個行政街道至少設立一間托兒所,由社區提供一定規模的場地,政府財政支持與市場企業運作相結合,通過優惠措施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經營運作;應堅持普惠性收費,讓廣大群眾特別是工薪家庭可以承擔,調研中居民反映的收費可接受程度普遍在每月2000元以下;政府應明確0-3歲幼兒保育托管管理部門,保證社區0-3歲嬰幼兒托兒所的安全有序運轉,切實起到便利群眾的效果,促進嬰幼兒保育托管服務規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