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檔時間:2020年10月28日
來自企業界的代表委員將如何帶領民營企業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后疫情時期,如何更好發揮民營企業的重要作用?哪些政策和措施能更有效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
6月2日上午,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廣州市第120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采訪活動(廣州市工商聯民營企業兩會代表委員媒體座談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媒體交流如何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共論民營企業創新發展之路。
代表委員紛紛表示,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疫情將客觀上促使一些新興產業價值鏈的升級和創新,民企要勇于創新,闖出一條發展之路。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工商聯主席、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志敏:建議政府鼓勵“試錯” 助民企恢復“造血”功能
作為第8次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以及廣州市工商聯主席和民營企業家,袁志敏說,今年參加全國兩會,他為中小微企業建言的責任感更加強烈。
受疫情沖擊,不少中小微企業遭遇生存危機,急需得到更大力度的紓困。為此,他提交了《關于推行“首用”“試錯”機制,健全民營實體產業鏈的建議》,希望政府通過大力推行“首用”和鼓勵“試錯”,讓中小企業能夠獲得來自公共平臺訂單,盡快走出當前缺訂單的困境,逐步復蘇“造血”功能。他還強調,廣大民營企業要看到市場需求是不會憑空消失的,只會從低端轉向高端,從一種業態轉向另一種業態,從當前需求轉向未來需求。
袁志敏認為,危機是“過濾網”也是“助推器”,民營企業要想渡過難關,在用好政府惠企政策的同時,還應痛定思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制造業升級,持續提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