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漸起 羊城美麗異木棉漸次盛放造就“粉紅海”
在廣州,有春季盛開的市花木棉,也有秋季綻放的異木棉。據專家介紹,除了滿城芳華的“美麗異木棉”,華南國家植物園還引種了彌勒異木棉等吉貝屬植物。
我國引種栽培4種吉貝屬植物
在廣州,以溫柔席卷全城的宮粉羊蹄甲綻放于春夏,到了秋冬便輪到美麗異木棉粉墨登場。據了解,異木棉(Ceiba)原是木棉科,而現新的分類系統將其并入錦葵科吉貝屬。“異木棉”這個名字的由來,不僅僅是為了將它區別于我國華南地區栽培的木棉(Bombax ceiba),也是因為它的種加詞“ceiba”就是異木棉的屬名,所以稱之為“異木棉”非常合適。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曾宋君研究員告訴記者,原木棉科植物約有20屬,180多種。吉貝屬約有17種,大都分布于美洲熱帶地區,我國引種栽培有4種,包括美麗異木棉(Ceiba speciosa)、爪哇木棉(Ceiba pentandra)、彌勒異木棉(Ceiba chodatii)和絲木棉(Ceiba insignis)。“原產于南美洲的異木棉在廣州生長非常好,花色艷,花期長,片植、叢植均十分壯觀。其花色多變,落錯的色彩形成立體視覺,映襯于秋色之中。”
異木棉幾乎承包了羊城街頭從九月到十二月的風景,正因廣州的氣候很適合異木棉生長。據曾宋君介紹,異木棉是速生樹種,生產速度快,廣州的亞熱帶氣候適合其營養生長。“特別是冬季適當的低溫逆境,使其花色甚至比原產地更加鮮艷漂亮,并具有更長的花期。但它不適應過低的低溫環境,冬季溫度不能低于0℃,長江中下游地區不適合其栽培。”
美麗異木棉絢麗耀目又稱“美人樹”
近日,無論在番禺區大學城一帶還是天河區珠江新城馬路兩側,都能看到怒放的“粉紅海”。值得一提的是,海珠區海珠湖公園北廣場外新滘中路的“花路”,開花時深淺兩種不同層次的粉色,相互輝映延續一整條馬路,行走其中不禁會產生“春意盎然”的錯覺。
華南國家植物園里的美麗異木棉
美麗異木棉中的“美麗”不是尊稱,而是名字的一部分。作為高級行道樹,美麗異木棉開花時滿樹鮮艷,絢麗耀目,所以也被稱作“美人樹”。據了解,異木棉通常是指吉貝屬的所有種及其雜交種,“家族成員”有17個原生種,包括開白花的絲木棉和美麗異木棉。據了解,絲木棉和美麗異木棉的主要區別是花色不同,絲木棉花單生,剛開始盛開時為淺黃色,然后變成橙色或紫色,最后變成白色;美麗異木棉花單生,粉紅色或紅色,基部黃色或白色帶紫斑。
美麗異木棉花謝后就會結果,細心的市民會發現,那些如炮彈般倒掛在光禿禿的枝杈上的果實,有的身形大小竟和柚子相當。在廣州,和大家熟悉的木棉一樣,美麗異木棉的果實成熟后,也會產生白色的絮狀物——待果實厚厚的外皮自然脫落,潔白炫目的絮狀物便脫穎而出,乍一眼看上去,像一個個棉花團掛在樹枝上,甚為有趣。
美麗異木棉
到溫室群景區看“喝醉的木頭”
相對于木棉樹“英雄樹”的美譽,異木棉“美人樹”的別稱也正好印證二者的不同:前者葉子較大,樹型和花型均較陽剛,開花時一樹壯麗;后者葉子較小,樹型和花型均較柔美,開花時風姿綽約。當然,不是所有的“美人”都有統一標準,美麗異木棉還有一個“大腹便便”品種——大腹木棉,由于樹干造型奇特有如日式陶瓷酒瓶,因而有“酒瓶木棉”的稱號。
大腹木棉也是美化環境的優良樹種,與美麗異木棉的主要區別是樹干下部膨大,成年樹樹干呈酒瓶狀,花冠淡紫紅色、中心白色。在荔灣區彩虹文化廣場入口處,就能一睹其風采。
除了滿城芳華的“美麗異木棉”,在華南國家植物園還引種了彌勒異木棉等吉貝屬植物,每次去華南國家植物園的溫室,在沙漠館室外總能看見它高大的身影。據曾宋君介紹,彌勒異木棉原產于南美洲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分布在玻利維亞、巴拉奎查科地區至阿根廷皮埃蒙特山脈等季節性干旱林地。瓶狀的樹干是因樹木在旱季儲存水分而膨脹,其直徑可達2米。
而彌勒異木棉可以說是一種“神奇的存在”,當地人稱之為“palo borracho”,意思是“喝醉的木頭”,因為在美洲泰諾地區的部落土著民以及阿根廷地區的人們,會使用“Ceiba屬”的木頭拿來做盛酒的木器。此外,當地土著人還用這種樹木里的水養牛,用木材制作獨木舟和日常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