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項目召開聯合驗收會議,會議在項目現場二層中會議室舉行,由南沙區行政審批局組織開展,區質監站等行政主管部門及各參建單位參加。據了解,IFF永久會址項目工程施工均已完成,項目建設質量達到合格要求。會議指出,IFF永久會址項目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建筑裝飾裝修、建筑屋面、建筑給水排水及供暖、建筑電氣、智能建筑、通風與空調、電梯、節能等十大分部工程經檢查全部合格。
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項目將主要承擔IFF年度會議及絲路國家國際性會議和學術成果發布,著眼于“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打造成為世界新金融及絲路合作對話高地,為廣州南沙帶來更多國際金融產業和更多高端的國際金融資源,發揮區域優勢和帶動作用,對推動南沙實現核心金融會展、金融創新、綜合服務和生活服務等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船廳”造型揭開面紗 極具中國氣派
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是大灣區建設的標志性工程,目前正在進行年會籌備及運營保障方面工作,確保IFF 20周年全球年會順利召開。
項目以“木棉花開 鴻翔海絲”為設計理念,主要包含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會議服務中心、配套用房及公共服務用房三個部分,總用地面積約20.3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5.72萬平方米。其中,國際會議中心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綠色建筑等級為三星級,以1.65萬噸鋼結構桁架、網架為“花萼”,2.3萬塊白色金屬屋面鋁板為“花瓣”,0.78萬平方米玻璃采光屋頂為“花蕊”,共同構成一朵5.4萬平方米的“木棉花”。建設過程中,IFF永久會址項目7項施工工藝及工法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行走在國際會議中心“船廳”內,視野開闊寬敞。據了解,得益于國內首例懸浮式鏤空PTFE網格膜幕墻高達60%的透光率和3.9米的寬幅,更多自然光線照射到“船廳”內部,使其成為IFF永久會址項目建筑藝術內核,將為IFF全球年會參會人員留下中國氣派的第一印象。
主會場空間多變 最多可容納2000人
“船廳”兩側分別為國際會議中心的主會場及宴會廳,面積均約2700平方米,既能夠保障未來IFF年會召開的需求,也可以靈活轉變分隔區域,提供數百人到2000人的會議服務。主會場、宴會廳內凈高足有11米,整體形象典雅大氣,室內精裝效果延續了“船廳”風格,以香檳色為主調,以金屬漆、淺色涂料等暖色系為點綴,氣派而不失精致。
據悉,國際會議中心共有大、中、小型會議室43間和宴會廳、多功能廳各1間,多功能廳、理事廳是會議與高端宴會的多功能會場組合,可滿足國際金融論壇理事會議的特定需求。在二至四層還布置有中小會議廳數十間,未來可滿足國際金融論壇平行論壇等多重需求。
沿國際會議中心風雨連廊蜿蜒向前,可以快速直達國際會議服務中心。國際會議服務中心主要包含餐飲用房、康體娛樂用房、門廳大堂、客房區等,其中客房區共有客房381間。此外,項目配備停車位4千余個,將滿足大型會議停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