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2021年總第98場)
時間:2021年6月25日上午11:00
地點:廣州市新聞中心
廣州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與新聞發布處處長龔艷華: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這也是2021年舉辦的總第98場新聞發布會。
近日來,廣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部署要求,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維護社會大局平穩有序,為建黨百年營造良好氛圍。昨天下午,廣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了關于荔灣區芳村片區調整分級分類防控措施的通告(第22號),今天,我們邀請到有關負責同志為我們介紹疫情防控前期開展工作情況及下一步安排。
首先,我介紹一下參加新聞發布會相關領導嘉賓,他們是: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斌女士;廣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張文揚先生;荔灣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林雋先生;荔灣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蔡明偉先生。
接下來進行發布會第一項議程,有請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斌女士介紹前期開展工作情況及下步安排。
陳斌:
大家上午好!下面通報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新進展情況。
首先,通報病例情況。
6月24日0至24時,我市無新增境內感染病例報告,這是第6個連續零新增日;本輪疫情全市累計報告153例感染者,包括146例確診病例和7例無癥狀感染者。
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最近幾天,又有一批確診患者達到出院標準,轉為在院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截至目前,本輪疫情累計出院境內確診患者69人,尚有77名境內確診患者在市八人民醫院接受治療,住院治療人數已下降至兩位數。
第二,通報荔灣區芳村片區調整分級分類防控措施的情況。
昨天下午,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第22號通告,荔灣區芳村片區(鶴園小區除外)在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恢復對外人員和交通通行。
大家都知道,荔灣區芳村片區是本輪疫情的主戰場。自6月3日起,芳村片區實施封閉封控管理,時至今日已經超過21天。在這牽動人心的21天里,從足不出戶到可以下樓走動,再到今天的恢復通車出行,芳村片區的居民為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做出了巨大付出和奉獻,正是您的足不出戶、居家隔離,才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途徑,為全市實施整體防控贏得寶貴時間。
從全市實施的分級分類防控措施的效果和檢測數據來看,目前傳染病流行需要具備的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得到了有效控制。
一是6月20日至24日,全市先后在11個區的121個街鎮,以及機場、港口等重點區域開展核酸排查,共設置采樣點2181個,派出醫務人員2.82萬人次,全市累計采樣1172萬人,未發現陽性感染者。6月30日前,全市將會再完成新一輪的全員核酸篩查。
二是6月15日至23日,對荔灣區芳村片區外環境開展應急監測,累計在1799個場所采集樣本4820份,其中環境樣本4760份、污水樣本60份,經檢測均為新冠病毒核酸陰性。
三是6月12日起,我市所有新增境內感染者均為在隔離酒店排查發現;從6月19日到昨晚24時,全市已連續6天無新增境內感染者。目前,全市所有密接者均在隔離酒店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第三,通報荔灣南片區醫療服務保障工作情況。
5月27日,我委派出工作組進駐荔灣,當即開展醫療服務供需情況摸排。6月3日,荔灣區南片區實施封閉封控措施后,迅速出臺《荔灣區南片醫療服務工作方案》,將荔灣區南片劃為A區(封閉區)和B區(封控區)兩個相對獨立區域,實施閉環管理,鋪開應急醫療保障服務。
同時,統籌全市醫療資源支援荔灣,一天內整體騰空區人民醫院鶴洞分院,改造為發熱患者收治醫院;按時完成廣鋼新城醫院住院病區的“三區兩通道”改造;組建500人醫療隊、調配18輛負壓救護車入駐荔灣;協調開通“如約就醫巴士”和“愛心媽媽車”。封閉封控管理區域內三人小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及以上醫院組成的“兩區三級多線”應急醫療服務體系基本形成,醫療服務保障能力在短時間內迅速得到充實提升。
6月3日至24日,市派駐醫療隊共開展各類醫療服務2.8萬余人次,其中累計接收發熱病人1683人次,開展腫瘤患者靜脈化療216人次;電話隨訪孕產婦3215人,產檢1427人次,安全分娩202人;血液透析1989人次,區域內226名需血透治療患者均能按期保質接受治療。
但是,我們做得還有差距,有的群眾就醫需求沒有在第一時間得到滿足。但我們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在努力。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我們的醫療隊會繼續堅守荔灣,繼續為這里的居民提供可靠醫療保障,同大家一道堅持堅守到最后,請大家放心。
第四,通報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劑接種工作進展情況。
截至6月24日24時,全市累計接種1949萬劑次、1077萬人,其中872萬人已完成全程免疫接種。
大力推進疫苗接種是我們目前實施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國家和省防控部署,當前優先為接種第一劑期滿21天尚未接種第二劑的市民提供接種服務。請符合上述條件的市民朋友,盡早通過基層鎮街集體預約或企事業單位團體預約,也可以通過電話、微信等多形式多渠道個人預約接種。
另外,荔灣區芳村片區解封后的疫苗接種工作已經展開,請南片區的市民朋友根據相關指引積極接種。
根據國家新冠疫苗接種指引,同一個技術路線的不同廠家的疫苗可以“混打”。即中生與科興混打,安全性和保護效果是一樣的,我市已有不少市民混打,群眾無需過多顧慮。
目前,我市疫苗數量充足,請市民朋友切實擔負起個人、家庭、社會的責任,積極預約接種。
最后,給市民朋友幾點提醒。
現階段我市疫情防控整體形勢穩定向好,廣大市民朋友渴望生活早日恢復常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我們要始終保持冷靜,解封不等于解控,稍有不慎都將功虧一簣。疫情防控形勢、病毒傳播特點告訴我們,疫情防控這根弦要時刻繃緊,防反彈、防擴散、防輸入、防外溢,仍是當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個人健康監測方面,當前大家要特別留心以下可疑癥狀,即發熱、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當出現上述任何一種情況,請務必提高警覺,切勿擅自服藥了事。請第一時間將癥狀情況上報穗康碼,并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前往就近有發熱門診的正規醫療機構,主動報告情況,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排查和相關診斷。
在個人防護方面,“五還要”仍需堅持,也就是:口罩還要戴、咳嗽噴嚏還要遮、雙手還要經常洗、窗戶還要盡量開、社交距離還要留。
在此,要衷心感謝廣大媒體朋友的一路相伴,從5月21日至今,35個日日夜夜我們同喜同憂、共克時艱,正是因為有了你們的支持關注,才讓防控決策第一時間傳入千家萬戶;正是因為有了你們的傾情守望,記錄下全城抗疫那一幕幕動人時刻,讓人間大愛在整座城市流淌,讓我們的防控舉措充滿了溫度。謝謝你們!
最應該感謝的是我們的全體市民。面對疫情,我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面對封閉封控,我們恪守成規、擊潰病毒;加強個人防護,我們毫不松懈、堅持到底,構筑起抗擊病毒的堅固防線。全體市民識大體、顧大局,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斗爭,為阻斷疫情蔓延、為全市抗疫爭取了戰略主動,作出了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謝謝你們!
俗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接下來,讓我們咬緊牙關、繼續堅守,直到徹底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硬仗。
今天,我的發布到這里。謝謝大家。
龔艷華:
感謝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斌女士的介紹。
接下來,有請廣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張文揚先生做發布。
張文揚: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
現在,我向大家通報廣州警方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相關情況。為全力協助阻斷疫情擴散,廣州警方自5月21日以來,緊密圍繞“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目標任務,充分發揮公安機關職能作用,堅持“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兩大工作主線,全警實施高等級勤務,全市投入民警和警輔力量超過6萬人,其中在荔灣區芳村片區出動警力超過5千人,開展社會面巡控、定點管控、交通保障、社區管控以及涉疫信息核查等工作。
一、全警動員,以最強戰斗姿態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
為確保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運轉,廣州警方啟動了多警種聯勤聯動的疫情防控指揮部,搭建了市公安局、區分局、現場三級指揮架構,設置了防疫數據分析、社區排查管控、防口岸輸入等6個工作專班,實行全天候24小時運作,專門服務支撐全市公安機關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落地開展。同時,從市公安局直屬各單位、各區分局、新警分梯次抽調1432名警力,支援荔灣區、海珠區、番禺區、南沙區以及監管場所等重點區域的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全市各級公安機關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超常的責任擔當和有效舉措投入防疫戰斗。
二、爭分奪秒,協助衛健部門落實涉疫信息核查
廣州警方建立了由聯合流調作戰中心、前線指揮部、專業隊和工作組組成的組織架構,配合衛健部門開展流調溯源應急處置。充分運用公安“大數據”對涉疫線索開展實地走訪、擴線詢問、搜索追蹤等調查工作。截至目前,自主排查超過129.4萬人,排查衛健通報對象超過3萬人,為阻斷疫情擴散、實施精準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分級分類,嚴守“三道防線”防止疫情外溢
根據我市疫情分級分類防控工作要求,廣州警方每天設立94個疫情防控值守卡點,共出動安保力量4千多人,先后對全市35個場所部位和街道實行封閉封控管理:一是嚴防死守“核心圈”。對于前期荔灣區鶴洞、中南街以及番禺區大石街部分區域、南沙區珠江街部分區域等中高風險部位,會同政法、街道等職能部門開展24小時監測,確保居家隔離措施的落實。二是層級強化“周邊圈”。結合社會治安防控勤務響應要求,按照“一所一方案、一網格一方案、一小區一方案、一卡口一方案”要求加強應急處置,并大力協調區街部門加強特殊困難群體幫扶關懷和人文關懷。三是盯牢看死“外圍圈”。針對封控區域的薄弱點位,強化設置硬板、水馬、鐵馬等物理隔離,同時配置人員值守和無人機、視頻巡查,防止封閉封控區人員脫管;針對6月3日荔灣芳村片區實施交通管控,交警部門在芳村片區設置了33個交通管控點,保障防疫人員、防疫車輛進出,防止其他無關車輛外出。
四、加強核查,落地落實“三人小組”社區防控模式
廣州警方聯合政法、衛健、街道等部門攻堅克難,再次全面啟動“醫務人員+村居干部+基層民警”的“三人小組”防控模式,3456個“三人小組”、11272人日夜奮戰在社區抗疫一線,充分運用大數據及智能化技術,提升社區涉疫核查速度,齊心協力筑牢社區防控網。同時,強化特殊人群人文關懷,對隔離人員中的老人、孕婦、基礎疾病患者進行登記造冊,實行每天排查,落實一人一檔、一人一方案和健康管理。
五、統籌兼顧,確保社會面整體穩定可控
廣州警方堅持“警情導向”和“疫情導向”,以“零容忍”的態度依法嚴厲打擊涉疫違法犯罪,共依法查處隱瞞旅居史、散布涉疫謠言、不配合疫情檢測、擅自離開封控區等案件70宗,并通過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廣州公安自媒體平臺等方式發布相關案例,以案說法推動廣大市民群眾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有關法律法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法律效果、防疫效果。同時,加強社會面重點部位的快速應急處突勤務部署,落實隔離酒店管控,全力做好核酸檢測點和疫苗接種點秩序維護,順利完成了高考、端午節等安保工作。
昨天下午,荔灣區芳村片區(鶴園小區除外)解封,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向好,廣大醫護人員、公安民警、輔警、志愿者以及全市各級部,特別是成千上萬市民群眾都為抗擊疫情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此,感謝廣大市民群眾對廣州警方工作的大力支持與理解。
接下來,廣州警方將繼續充分發揮公安機關職能作用,履行維護社會穩定、打擊違法犯罪和服務人民群眾的主責主業,以社會面的總體平安穩定,全面服務支撐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我的通報就到這里,謝謝!
龔艷華:
感謝廣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張文揚先生的介紹。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廣大公安戰線一方面是溫情呵護、一方面是嚴格執法,給我們構筑了一道安全有序的防線。謝謝張文揚先生的匯報。
接下來,有請荔灣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林雋先生介紹前期開展工作情況及下步安排。
林雋:
媒體朋友們:
很高興和大家再次見面!
這個月來,媒體朋友們和我們一起并肩戰斗,感謝大家。6月17日,市政府發布21號通告,調整分級分類防控措施,有序放開對一些區域的活動限制。當時跟大家說要再堅持一個星期,經過嚴格的評估,我們在昨天下午恢復了芳村片區對外的人員和交通通行,實現了自由出入。這有賴于國家指導組的科學指導,有賴于省市的周密部署,有賴于千千萬萬關心荔灣的所有人,在資源調配、物資和人力支援,包括醫療支援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同時,我們要特別感謝芳村片區50多萬居民的耐心支持和全力配合,感謝無數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努力——尤其在橙色暴雨的情況下,我們進行了芳村片區的全員核酸檢測和環境監測,結果全部為陰性,達到了新一輪調整分級分類防控的要求。
芳村片區恢復對外人員和交通通行是取得階段性成果的重要一步。當前,我們將繼續按照國家指導組和省市的要求,嚴之又嚴、細而又細做好防控措施,大家外出活動還是要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不聚集,注意掃碼,以每個人的實際行動來鞏固我們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接下來,我們仍要做到幾個“有序”:商場超市、肉菜市場有序營業,公交超市繼續服務白鶴洞街道,快遞小哥也將越來越多,請大家放心下單。芳村片區主干道圍蔽措施有序撤除,部分道路和內街內巷的水馬仍將保留,請大家出入要走人行道,注意安全。我們也將按市的統一安排繼續有序做核酸檢測,請大家按照有關短信或者通知要求,配合做好核酸檢測。我們正有序進行疫苗接種,市里也專門調配了一大批疫苗全力支持荔灣,疫苗是充足的,請大家放心,提前預約按時到達接種點即可。我們還將有序進行復工復產,在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同時,著力為企業紓困減負,執行市政策措施,還出臺荔灣區暖企穩商若干政策,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區域、行業的企業幫扶力度,努力把疫情影響降至最低,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荔灣是廣州西部發展的主引擎,有廣闊的土地空間,是灣區的交通樞紐,我們還有11公里沿江的美麗岸線,深厚的嶺南文化底蘊,當然還有著名的西關美食,歡迎大家來荔灣生活、來荔灣投資。
此時此刻,芳村片區還有鶴園小區尚處于封閉狀態,廣大的醫護人員、公安干警,以及社會各界的志愿者、社區黨員、機關干部依然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還有一些在家里、在酒店隔離的朋友仍在積極配合做好健康管理和集中醫學觀察,大家辛苦了!我們會在省市的統一部署下,一如既往、全力以赴,保障好你們的生活服務、醫療服務,請大家耐心等待最終的好消息。
雨過天晴,曙光在前。讓我們繼續堅定、堅持、堅守,這段艱難日子一定會過去,我們必將取得全面勝利。謝謝大家!
龔艷華:
非常感謝荔灣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林雋先生深情地介紹。荔灣區特別是南片區牽動著全國、全省,特別是全市老百姓的心弦,全市人民都在心系著南片區的最后那一刻勝利。再次感謝林雋區長和荔灣區所有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再次感謝大家。我相信曙光在前,勝利一定屬于我們。
現在進入提問環節,也請各位記者朋友在提問前先通報您所代表的媒體機構,謝謝。
廣州電視臺記者:
請問區疾控蔡主任,您作為基層代表,在整個疫情防控當中您會有什么樣的體會?有什么特殊的經歷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蔡明偉:
首先,謝謝您的提問!
疫情就是命令,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其中有一群不分晝夜、義無反顧地戰斗在第一線的人,這就是我們基層疾控的流行病學調查人員。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以單位為家,24小時處于應急狀態,我們黨員突擊隊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記得5月25日晚,接到區人民醫院報告初篩陽性病例報告時,我們第一時間就是跟我們的隊員奔赴現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處理,想著用最快的速度摸清情況,為快速、有效控制疫情及時提供線索與資料,阻斷病毒的傳播。在與陽性病例面對面交談時,他們會緊張、會彷徨,我們會很耐心的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回憶接觸過的人、到過的場所、乘坐過的交通工具和其他活動軌跡,細致到點、精準到分,逐一記錄,并通過其親朋好友提供的片段信息和多部門聯合調的資料,快速整合匯總所有信息,摸清整個傳播鏈。與時間賽跑,從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整個流調過程持續了5個多小時,我們要不停詢問、溝通,穿著防護裝備,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面對高溫,我們全身濕透,雖是這樣,但是我們不敢有一絲懈怠,也不能有一絲懈怠,因為我們不能放過任何的一絲線索。
這些只是我們流調的一部分,在省、市流調專家的帶領下,我們堅持“爭分奪秒、不漏一人”的標準,我們不敢休息,通宵查看病例活動監控視頻,不分晝夜跑現場、調查、消毒采樣等工作。疫情發生到現在一個月左右,流調隊很多隊員平均每天只睡3小時左右,臉上也被防護裝備壓出了一道道條深深的血痕,只為能夠爭分奪秒,快一點再快一點,爭取能夠跑在病毒的前面。
我大學讀的是預防醫學專業,那會老師們就把“抗擊傳染病疫情的使命感”烙印在我們專業讀書人的心中。也記得讀大學時,剛好發生非典疫情,當時非常敬佩抗擊非典的前輩英雄們,現如今我投身抗疫其中,更深深感受到前輩們一直是在替我們的歲月靜好負重前行。
我只是千萬公共衛生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員,也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中的普通一員,不留余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使命!謝謝!
龔艷華:
感謝廣東臺記者的提問,也感謝蔡明偉先生回應。提問繼續。
廣州日報記者:
想請問市公安局張主任,隨著6月24日荔灣區芳村片區(除鶴園小區)區域都恢復了交通通行,廣州警方有沒有哪些是需要特別提醒市民注意的安全事項呢?
張文揚:
謝謝您的提問。
當前,整個疫情形勢穩定向好,來之不易,剛才陳斌主任也講到,零新增不等于零風險,區域解封不等于整個防控措施放松。
一是提醒大家戴口罩,不能聚集,防疫的要求大家一定要謹記,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防疫要求。
二是從安全角度來講,特別是這段期間區域解封了大家很高興,可能會以喝點酒的方式慶祝,這個可以理解。這里特別要提醒的是要注意交通安全,千萬不要酒后駕車,以身試法。目前全市都在開展交通安全大整治,在全市范圍開展酒后駕車、疲勞駕車、無證駕車的專項查處,希望大家互相提醒,自覺遵守法規,讓我們共同努力,為維護廣州交通秩序平安、安全,大家一起努力。
謝謝!
龔艷華:
各位媒體朋友,今天的發布會市衛健委副主任陳斌女士通報了我市疫情防控最新情況,同時也通報了荔灣區芳村片區核酸檢測情況和外環境檢測情況,目前都是陰性。同時,也分享了接下來芳村片區依然保護好市民生命安全,做好醫療保障,同時也給廣大市民朋友的接種工作進行了安排。林雋副區長介紹了芳村片區接下來的相關部署,保障市民出行、生活、物資等各個方面的保障。同時,市公安局張文揚主任也介紹了公安戰線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警力來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來自基層一線的疾控中心副主任蔡明偉先生介紹了他們作為基層一線的醫療流調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的體會。
剛剛在發布會現場廣州市衛健委陳斌副主任、荔灣區常務副區長林雋先生、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張文揚先生、荔灣區疾控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蔡明偉先生說得最多的就是感謝,感謝這座城市給疫情防控的大力支持,感謝廣大市民朋友,感謝廣大醫務工作者,也感謝來自重點區域群眾給予的支持和配合。同時,更多表達了對媒體朋友的感謝,感謝媒體朋友35天日夜的陪伴和堅守,和我們一起傳達最權威的聲音,及時傳播黨委政府的聲音,及時安撫百姓心靈。
同時,在這里感謝今天出席發布會的發言人,并對新聞發布會工作支持的臺前幕后所有工作人員,是你們及時傳遞了黨委政府最及時、權威的聲音,也為媒體朋友們提供了最權威的信息。在35天的疫情防控中,陳斌副主任出席發布會34次,林雋副區長出席發布會8次,公安戰線出席發布會將近有8~10次。一次次的發布會都表明了他們的態度,他們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努力和堅守。同時,作為新聞中心特別是新聞發布工作者,感謝來自全市一線的各位工作人員,在我們的發布會現場或者媒體報道中,了解到廣州是一個大愛的城市,我們見過渾身濕透的“最美背影”,也見過“從河里被撈起來”、有87歲高齡的“紅馬甲”、更見過風雨中拉緊警戒線的民警、也見過“云端”舉行的浪漫婚禮、更見過相約“這婚我們改日再結”的“兄弟”、同時也見過變身高考考點的隔離病房、更見過只有一個學生的考場、也見過日行兩三萬步、口干腳痛是常態的“三人小組”、更見過在三輪車上頂風冒雨的黨旗、也見過在夜色里深情“比心”的樓宇、更見過深夜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的街坊。謝謝你。謝謝驟雨中奔跑的你。謝謝凌晨馳援的你。更謝謝深夜奔波的你。謝謝你,謝謝廣州,謝謝所有奮戰在一線工作人員。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