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城市更新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專題新聞發布會(2021年總第52場)
        主題:廣州市城市更新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專題新聞發布會(2021年總第52場)  
        時間:2021年4月27日上午10:00  
        地點:廣州市新聞中心  
        主持人:廣州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與新聞發布處副處長林彥華
        邀請嘉賓: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鄧堪強,廣東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教授、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蔡云楠,越秀地產副總經理、越秀地產城市更新集團副董事長、總裁周波。
        相關新聞

        文字實錄

          主題:廣州市城市更新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專題新聞發布會(2021年總第52場)

          時間:2021年4月27日上午10:00

          地點:廣州市新聞中心

          廣州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與新聞發布處副處長林彥華: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

          歡迎出席廣州市政府新聞辦的新聞發布會,今天將圍繞廣州城市更新產城融合職住平衡進行發布。

          今年兩會,城市更新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為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廣州正開展大規模城市更新行動。這是城市發展進入存量規劃時代的必然選擇,也是廣州促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主引擎。

          今天,我們邀請到相關負責同志為我們介紹相關情況,他們是: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鄧堪強,廣東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教授、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蔡云楠,越秀地產副總經理、越秀地產城市更新集團副董事長、總裁周波。

          首先,有請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鄧堪強介紹廣州市開展城市更新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情況。

        1.jpg

          鄧堪強: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謝廣大媒體朋友一直以來對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工作的關注和支持。為推進高質量城市更新,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打造宜居宜業的國際化大都市,近期,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依托本輪城市更新深化工作,圍繞產城融合職住平衡開展深入研究,通過數據監測、評價反饋、案例分析、成效預測,建立宏觀監測、中觀管理、微觀管控的多維度職住平衡指標體系,多舉措促進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發展目標,為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規劃引領和資源保障,助力營造包容開放共享的高品質城市環境。下面,我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簡要介紹廣州市推動城市更新,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有關工作情況。

          第一,把握新形勢,全面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提出,廣東要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廣州市作為廣東省省會城市,充分發揮好主力軍和“排頭兵”角色,以城市更新為抓手,努力打造“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文化傳承、生態宜居、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的創新創業宜居示范城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發展,提出了目標要求和行動準則,廣州市把共享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共享發展理念引領我市城市更新工作,保障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人民共享。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城市行動,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準確研判我國城市發展新形勢,對進一步提升城市發展質量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為“十四五”乃至今后一個時期做好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任務。

          城市更新作為廣州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之一,既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又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引領下,通過系統推進城市更新,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形成以調整重構為主、結構性拓展為輔的空間發展模式,為推動城市內涵集約式高質量發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解決城市突出問題和短板、提升城市品質提供了有效路徑。

          第二,直面新問題,精準把脈超大城市病。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發展迅猛。作為擁有2000多年歷史和2000多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廣州城市規模不斷擴張,城市化水平顯著提高,由此所導致的城市病,也給城市治理和城市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戰。2019年底,經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廣州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指出,2005年至2017年,廣州市平均通勤距離增長了58%,通勤耗時增加了47%。2020年百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顯示,廣州平均通勤距離約8.7公里,平均通勤時間約38分鐘,中心城區內部交通出行強度及交通流動性高。研究預測,如按目前的增長態勢,預計2035年廣州市平均通勤距離將超過12公里,在維持既有運作水平下,平均出行耗時將達到56分鐘,屆時平均通勤時耗將超過45分鐘容忍閾值。

          近年來,隨著我市人口持續凈流入,商品住房價格上漲較快,住房供需不平衡、結構不合理、保障不充分等問題日益突出,亟需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住房供應,擴大保障范圍,不斷提升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努力讓全體市民住有所居。

          過去以市場為主導、過度房地產化的城市更新,未能解決產業空間供應不足、分布不均,低成本住房配建短缺、類型單一,公服配套區域短板、標準較低等問題,無法滿足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要求。2020年8月底,中共廣州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廣州市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及相關配套指引(合稱城市更新“1+1+N”政策文件),于2020年9月印發實施,為我市新一輪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提供頂層設計,通過城市更新,一并破解廣州在快速發展中面臨的大城市病等系列問題。

          第三,踐行新理念,科學建立多維度指標體系。

          職住平衡作為現代城市規劃的一種價值理念,雖有普遍共識,但暫無公認的統一評價標準。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以城市更新為契機,從軌道交通覆蓋、用地布局優化、公服均等化、低成本住房保障多維度出發,構建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指標體系,一方面為進一步優化完善城市更新政策和行政管理方式、科學編制各層級規劃提供依據,另一方面明確開發企業責任和目標,為推進更新項目實施和成效評判提供標準。指標體系涵蓋市域、行政區、商圈就業中心30分鐘通勤圈三個層級,每層級5項,共計15項指標,充分發揮宏觀監測、中觀管理、微觀管控的作用。特別是微觀層級的交通需供指數、軌道可達指數、公服配套指數、職住平衡指數、低成本住房指數5項市民可切身感知的指標,落實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體現服務均等化,全面考慮不同階層、不同年齡市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尤其是更加關注低收入人群、青少年和老人等,營造有溫度的和諧共享美好家園。

          第四,構建新格局,享受5040職住平衡新生活。

          面向存量時代的新城市發展需求,以打造50%以上適齡就業人口30分鐘通勤,40%以上居民享受低成本住房的城市新格局為立足點,促進廣州在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3年推進83條、5年推進183條(含3年83條)城中村改造,以及開展環市東商圈片區、聚龍灣片區等舊城品質提升,通過連片規劃、完善配套,產城融合、提質增效,職住平衡、包容共享,傳承文脈、協同互進等措施,著力解決經濟發展動能不足、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供給不足、低成本住房保障不足、城市活力不足、保護發展脫節等深層次矛盾,探索城市高質量發展、人民高品質生活的特色化城市更新路徑,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全流程中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

          ——全市軌道覆蓋率提升至55%,產居比提高至25%。

          我們根據多維度職住平衡指標體系,對城市更新改造成效進行了科學合理預測,計劃至2030年,全市交通設施按規劃建成、城市更新5年計劃項目全部完成后,廣州市軌道覆蓋率由39%提升至55%,產居比由15%提高至25%,超過新加坡、東京現狀水平(23%、24%)。

          ——交通需供指數達到0.88,軌道可達指數達到0.73,公服配套指數達到4.65,職住平衡指數達到0.41,低成本住房指數達到0.40。

          目前,我市正在推進萬博-里仁洞、琶洲西、聚龍灣、環市東等重點項目。其中,萬博—里仁洞片區位于番禺區戰略發展平臺,通過城市更新全面提升商業商務區能級,提供中小戶型住宅,滿足各群體住房需求,建設成為多元包容的活力城區,構建番禺公共門戶。琶洲西區規劃構建高端高質量互聯網創新集聚區,貫徹集約節約、混合開發的用地理念,提高市政交通、公共服務設施覆蓋,打造有文化底蘊、保持全天候人氣的總部商務區。聚龍灣片區是首批以市屬國企改造帶動舊廠、舊城、舊村連片改造的更新項目,通過“政府主導、國企參與、市場運作”等模式,試點探索以市屬國企為主體的“規劃—實施—運營”全周期開發路徑。環市東片區總體定位為“廣州中央活力區”,通過“留、改、拆”有機混合改造,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品質,通過增加產業空間載體,煥發老城市新活力。

          我們針對以上四個典型片區進行研究分析,預測更新改造完成后,交通需供指數由0.70提升至0.88,軌道可達指數由0.46提升至0.73,公服配套指數由3.13提升至4.65,職住平衡指數由0.07提升至0.41,低成本住房指數達到0.40。

          ——50%以上的適齡就業人口可保障30分鐘通勤,在城市更新中40%以上的居民可享受低成本住房。

          本輪城市更新是優化調整產城融合、職住平衡以及全方位提供均等化服務的關鍵階段和歷史機遇。研究結果表明,城市更新5年計劃完成后,我市交通及公服設施服務水平將顯著提升,職住平衡和低成本住房供應均得到明顯改善。

          一是職住平衡指數平均達到0.41,即典型商圈平均可滿足30分鐘通勤圈內41%適齡就業人口的就業需求,另考慮30分鐘通勤圈內其他分散就業崗位可滿足10%以上適齡就業人口的就業需求,即50%以上的適齡就業人口可保障30分鐘通勤,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數。

          二是低成本住房指數平均達到0.40,即城市更新中40%以上的居民可享受低成本住房,滿足新市民、產業人才、低收入人群等的多層次住房需求,實現住房供給均等化。

          三是城市更新提供的住房面積總量中40%為低成本住房。融資住房中,中小戶型住房面積占比一般不低于30%,村民復建安置住房中,用于租賃用途面積占比可達50%,即改造后可提供的低成本住房(含融資中小戶型住房、復建租賃住房等)約占住房面積總量的40%,充分體現我市城市更新包容、共享、可持續的發展理念。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年。我們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的殷殷囑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規劃和自然資源系統敢于擔當、敢于作為,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思想理念,從城市結構優化、產業發展、住房保障、公服供給、文化傳承等多方面深化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持續提升廣州城市能級和綜合競爭力,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林彥華:

          感謝鄧局的介紹。

          現在進入媒體提問的環節,請記者提問之前先通報您所代表的媒體機構,謝謝。

          廣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我的問題想問一下鄧局,我們看到廣州正在以深化城市更新為突破口,實現廣州的“四個出新出彩”。您剛才介紹那么多的指標、指數,能否再給我們歸納一下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平衡里面有怎樣的舉措?

          鄧堪強:

          城市更新推動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總體來說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優化城市用地布局。以城市更新為契機,結合產城融合的要求,合理劃定面向城市規劃建設的管理圈層,通過合理配置城市更新單元產業建設量占總建設量的比例,吸引高端產業向中心城區聚集,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和人口布局,緩解交通壓力,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發展目標。

          二是提升軌道交通覆蓋率。通過城市更新與軌道交通協調發展,3年推進的83條城中村軌道車站1公里內全覆蓋;5年推進的183條(含3年計劃的83條)城中村軌道車站1公里內覆蓋181條、3公里內覆蓋2條,強化居住和就業兩端的軌道站點覆蓋率,進一步縮短通勤時間,提高交通出行效率,實現快速化的遠距離出行。

          三是加大低成本住房供應。廣州市正在加緊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供應體系,城市更新提供的住房面積總量中40%為中小戶型、低成本住房,是重要保障渠道,可滿足新市民、產業人才、低收入人群等的多層次住房需求,職住平衡水平將會進一步提升。

          南方都市報記者:

          有一個問題想提問蔡院長,這次廣州提出要通過城市更新實現職住平衡,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和世界其他城市相比有什么特色?在預期能否實現所設定的目標呢?

        2.jpg

          蔡云楠:

          廣州經過40年的高速發展,城市建設水平不斷提高,但也面臨著超大城市發展的必經考驗——城市規模不斷擴張導致的出行距離和時耗持續增長。廣州在目前這個時期采用以“調整重構為主、結構性拓展為輔”的空間發展模式,以存量空間資源再利用為主線,充分運用城市更新這個綜合的政策手段去破解“職住平衡”這個世界難題,通過采用“四位一體、多措并舉”的綜合措施,從“空間結構、交通運輸、公共服務設施、政策制度保障”四方面打造“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文化傳承、生態宜居、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的創新創業宜居示范城市,是符合廣州目前的發展階段和未來趨勢的。

          首先,在空間結構層面,通過職住比、產居比等指標,優化調整不同資源要素在大都市區中的科學布局,促進產城融合,推動“人、城、產、交通”的一體化發展。第二,在交通層面,通過通勤距離、通勤時間、軌道覆蓋率等指標,引導政策性住房優先布局在交通和就業比較方便的地區,切實降低通勤時耗。第三,在公共服務層面,以公服覆蓋率、市民滿意度為指標,補齊公共設施短板,推動公服均等化,提升居民幸福感。第四,是在政策層面,通過職住平衡指數、交通需供指數、軌道可達指數、低成本住房指數、公服配套指數一系列指標管控,有效提升人居舒適度。

          同時,將這些指標落實分解到“全市域、行政區、商圈就業中心”3個宏觀、中觀和微觀的空間層次中,并通過“宏觀監測、中觀管理、微觀管控”來體現城市更新“頂層設計-規劃審批-實施管理”的政策體系中,從而具體指導、具體改造項目的實施,解決當前產業空間供給不足、分布不均,低成本住房配建短缺、類型單一、公服配套區域標準較低等一系列問題。

          和世界其他大城市相比,廣州市采取“四位一體、多措并舉”的措施,具有綜合性、系統性和先進性,將有助于營造健康、高品質、可持續的城市生活環境,同時極大地減少交通出行碳排放,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同時,廣州市堅持國土空間規劃引領,將城市更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張藍圖干到底”的指示精神,形成以存量資源再利用為主線的空間發展模式,建立總體規劃定目標定重點,專項規劃建路徑建機制,詳細規劃控指標定功能的城市更新規劃管控機制,為加快推動城市更新項目落地實施提供系統性全方位的規劃支撐。我們經過理論和數據模型測算,在城市更新5年計劃項目全部實施完成、交通設施按規劃建設實施后,可形成5040職住平衡新格局,實現產城融合水平不斷提升等設定目標。

          高質量的城市更新行動不僅是防范和治理“大城市病”的需要,也是城市向更高效率、更宜居、更和諧的大都市區發展的重要路徑。當前廣州在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抓住歷史機遇,在國土空間規劃的引領下,通過實施高質量城市更新行動,構建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指標體系,將使廣州市更具整體性、系統性、宜居性、包容性和生長性,有助于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讓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羊城晚報記者:

          想問越秀地產的周總,在本輪深化城市更新工作中,越秀地產是如何促進產城融合和職住平衡的?

        3.jpg

          周波:

          自城市更新“1+1+N”政策文件印發實施以來,越秀地產進一步踐行國企擔當,落實高品質產業空間、保障低成本住房供給、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傳承歷史文化,助力實現城市運營賦能區域升級,具體有以下五個方面推進:

          一是越秀地產深耕我市城市更新領域,勇于開拓創新,先后參與了番禺區里仁洞、南沙區東流村、越秀區南洋電器廠及周邊、黃埔區港灣一村二村等多個城市更新項目。其中,里仁洞村城市更新單元于2020年10月26日獲市政府批復后,我司全力推動項目實施改造,打造體現廣州魅力的舊村改造示范區,實力展現越秀速度;南洋電器廠及周邊更新改造項目開創“舊廠+舊城”“全面改造+微改造”的新路徑,為全市舊城改造提供可復制、可操作、可推廣的經驗。

          二是越秀地產堅持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新發展理念,在推進城市更新項目中嚴格落實城市更新“1+1+N”政策文件要求。里仁洞舊村改造項目產業建設量達到132.92萬平方米,依托地區時尚產業和電子商務發展基礎,融合大萬博商務區互聯網經濟發展,構建打造智能科技創新平臺;南洋電器廠及周邊改造項目融資產業建設量占比達74%,打造現代服務業總部園區、智能制造總部基地,共建產業和金融服務平臺,高標準推動大灣區科技、金融、智能制造產業發展。以上兩個項目將不少于6%的產業建設量用于產業配套公服設施,包括展示廳、共享會客廳、劇院、畫廊等,進一步提高產業片區服務水平和功能品質,吸引優質企業進駐。

          三是越秀地產關注多層次人群的住房需求。在低成本住房保障方面,里仁洞舊村改造項目融資及復建住宅提供一定比例的小戶型住房,南洋電器廠及周邊改造項目配置了6000平方米的政府統籌住房,均用于滿足新市民、產業人才和低收入人群等的住房需求,在開發建設階段將優先建設、優先投入使用,體現包容共享的城市發展理念。

          四是越秀地產高標準落實公建配套。里仁洞舊村改造項目在改造范圍內共配建公服設施312處,達到住宅總建設量的16.47%,新建10.17公頃的優質中學、6.59公頃的500床園林式綜合三甲醫院以及區級文化活動中心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南洋電器廠及周邊改造項目配建公服設施面積達到住宅總建設量的14%,包括幼兒園、星光老年之家、文化中心、居民健身場所等,通過城市更新完善區域配套、補強公共服務設施短板。

          五是越秀地產對歷史文化保護高度重視。里仁洞舊村改造項目原址修繕保護4處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落實5處復建宗祠、廟宇選址,打造嶺南特色文化社區;在南洋電器廠及周邊改造項目推進過程中,通過原址保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血淚灑黃華”碑,并將保護范圍劃為公園綠地,以及將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普濟院舊址原址保護并活化利用為幼兒園使用,延續城市記憶,傳承歷史文脈。

          接下來,越秀地產會持續發力、攻堅克難,堅決履行國企社會責任,彰顯國企使命擔當,努力打造城市更新精品項目,形成“廣州樣板”,為推進廣州市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謝謝!

          林彥華:

          謝謝周總的回應,媒體提問的環節到此結束。媒體記者如需了解更多情況,可以與我們工作人員進行聯系。

          城市更新將帶動“城市空間、城市功能和城市質量”的提升,最終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發展,讓千年羊城煥發新活力。今天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往期回顧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日韩成人亚洲丁香婷婷|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亚洲 |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18亚洲男同志videos网站|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12p| 亚洲综合图片小说区热久久|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高潮αv|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