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牽頭的電能質量國際標準獲批立項 向世界分享“廣州經驗”
短短10毫秒的電壓暫降,就可能導致企業近百萬元的經濟損失。隨著廣州產業轉型升級的進程加速,“用上電”已經不能滿足高新技術企業的需求,還要“用好電”。可靠穩定的電力供應,還關乎居住在城中村的數百萬常住人口,能否舒心嘆空調,和朋友開心打邊爐。
近年來,廣州政企協同提升電能質量,用戶平均停電時間、綜合電壓合格率、第三方用戶滿意度等指標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作為國內最早開展電能質量系統性研究的城市,廣州研發的治理產品不僅在本地成功應用,還推廣到國內多個城市。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牽頭編制的電能質量國際標準獲批立項,讓“廣州經驗”走向世界。
芯片企業抵御電壓暫降,避免生產中斷
近年來,廣州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一系列重大項目相繼落戶投產,產業升級對電能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高質量的電能,關系到高端制造業、精密儀器研發以及智能化生產的產品工藝和質量,關乎廣州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位于廣州中新知識城的粵芯半導體,在2019年投產之初,每年因電壓暫降導致芯片生產遭受損失的事件達10起以上,年均經濟損失數百萬元。
“所謂電壓暫降,是指電壓受到雷擊、外力破壞電力線路、用戶內部或周邊故障等影響,短暫下降到正常值的90%以下、10%以上,時間超過10毫秒。”廣州供電局電力科學研究院創新研發工程師徐碩介紹,“半導體等高新技術企業一些重要設備對電壓要求極高,電壓下降5%就有可能導致停機。”
在為粵芯半導體“體檢”的過程中,廣州供電局發現,電壓暫降事件七成是外因、三成是內因。為此,該局在治理成本和保護覆蓋面之間尋找平衡,制訂電壓暫降治理方案,指導粵芯半導體落實防治措施,成功抵御了后續全部40余次電壓暫降帶來的危害,避免了因連續生產中斷導致的經濟損失。
從典型個案到系統治理,廣州供電局“雙管齊下”,加強政企聯動,持續推進企業電能質量提升。在2017年成立的市電力行政執法支隊基礎上,廣州供電局積極構建電力行政執法政企聯動管控模式,做好外部供電線路及設備隱患排查治理,降低外力破壞等外因產生的風險。截至目前,全市共協調處置各類電力執法案件累計366起,挽回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0萬元。
針對用戶安全用電等內因,廣州供電局在電力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開展電能質量監測和調控,積極配合用戶進行問題核查,為半導體、汽車、化工、機場、地鐵等多行業提供技術指導服務,避免因此導致的安全生產事故和經濟損失,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
城中村低電壓問題治理,提升住戶幸福感
廣州約三分之一常住人口居住在城中村,本已密集的握手樓,內部再改造成多個單間出租,每個房間都配置空調,一到夏季用電量陡增,電力供需矛盾突出。
“城中村的低電壓,一個原因是用電負荷太重,但苦于沒有足夠空間建設變壓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另一個原因是三相電流不平衡。”廣州供電局電科院創新研發工程師周凱介紹,“三相電可以理解為一個區域內的電力分成三路輸送到居民用戶,有時用戶都接到其中一路,導致這部分居民的電壓特別低,其他兩路又很正常。”
廣州供電局研發的臺區電壓質量柔性調節裝置,專門用于解決三相電不平衡的問題。“它能夠動態調整三條線的負荷,彼此分擔,保持平衡。”周凱說,“這個裝置具有功率密度高、體積小、安裝方式靈活、適應濕熱環境等優點,可以直接掛在電線桿上,不受選址困擾,容易落地實施。”
廣州供電局研發的臺區電能質量綜合治理裝置。
荔灣區某城中村的一個片區,曾備受低電壓的困擾,測試工況下的最低電壓僅為110伏,影響居民正常用電。此外,片區還存在嚴重三相電流不平衡問題,最大電流不平衡度達到62%。廣州供電局在附近就地安裝了兩臺裝置進行調節,三相負荷不平衡情況得到極大改善,末端電壓最低值由原來的110伏提升至208伏,居民家中空調、電磁爐等大功率家用電器均正常穩定工作,片區內居民日常用電質量明顯提升。
小試牛刀,收效顯著。廣州供電局進一步擴大裝置的覆蓋面,經過治理的區域,在夏季用電高峰期,居民家中電壓始終平穩,“舒心嘆空調,開心打邊爐”,清涼度夏的用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設備憑借其小巧、適應性強等賣點,不僅在廣州應用,還銷往東莞、河源、南京、昆明等城市,用于解決他們的低電壓問題,效果得到了充分肯定。”周凱說。
制定電能質量國際標準,輸出“廣州經驗”
2023年,廣州綜合電壓合格率99.9998%,第三方客戶滿意度89分,均達到世界一流標準;供電服務滿意度在省、市公共服務調查中實現十五連冠和二十三連冠。廣州電力營商環境不斷提升的背后,是廣州供電局在國內率先開展電能質量系統性研究的深厚積淀。
廣州供電局技術人員在用戶現場開展電能質量診斷評估。
目前,廣州供電局已建成集雷擊跳閘等擾動信息、營銷用戶信息與指標監測信息為一體的電能質量大數據平臺,成為國內唯一一個開展用戶側監測且接入了用戶電壓暫降數據和治理數據的電能質量監測主站。同時,廣州供電局還建有電能質量治理技術實驗室,成為目前該領域國內功能最齊全、實用化程度最高的實驗室。
廣州供電局的研究成果作為國家標準,逐漸推廣應用到全行業,為國內其他城市的電能質量提升貢獻了“廣州力量”。近10年來,廣州供電局累計參編電能質量相關技術標準18項,其中,牽頭編制電壓暫降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2項。國家標準暫降評估方法已在各省級電科院監測主站應用,成為各單位評估電能暫降水平的權威依據。行業標準規范了電壓暫降治理設備的性能指標及檢測要求,推動了電壓暫降治理行業的發展和科技進步。
在此基礎上,廣州供電局還研制了電能質量監測與治理裝置4大類8項產品。其中,“優電寶”成功應用于粵芯半導體、廣汽本田、北汽、萬力輪胎等高端制造業用戶,成功抵御歷次深度電壓暫降影響。2020年至今,各類電能質量產品成果轉化合同額超5000萬元。廣州供電局的中低壓變流產品打造及成果轉化初見成效,轉化規模和用戶效益國內領先。
廣州供電局的電能質量管理經驗,如今領跑全國,走向世界。9月27日,該局牽頭申請的國際標準《電能質量管理 公用電力系統事件影響域評估》通過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會議表決,正式獲得立項批準。總部位于日內瓦的IEC,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國際性電工標準化機構。本次獲立項批準的標準是中國首次牽頭的電壓暫降領域國際標準,主要用于評估電壓暫降等事件對敏感用戶的影響,將為綜合治理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