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質量發展 廣州亮點
        美麗廣州 宜居花城再盛放
        • 聽全文
        • 2021-09-09 09:47:42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關鍵抓手,闖出一條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提升之路

          近日,新開通的海心橋成為廣州又一地標建筑。作為廣州首座跨江人行橋,每天有無數市民游客預約來此打卡拍照。站在橋上,藍天、碧水交相輝映,秀麗的廣州塔與珠江新城的高樓大廈在珠江兩岸次第排開。不遠處的海心沙島上,白鷺時而水中佇立覓食,時而空中展翼飛舞,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畫卷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

          這正是廣州近年來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大力推進空間格局優化、統籌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生態系統建設和民生福祉改善,讓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青、空氣更清新的一個縮影。

          如今,建設更高品質的美麗廣州,闖出一條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提升之路,正在翻開廣州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一條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的壯大之路 一條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發展之路 一條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城市范例的建設之路

          一條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提升之路 一條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國際大都市的開放之路

          使命擔當:邁進城市發展新境界

          一座城市發展路徑的選擇,總是與其時代進程與歷史方位密切相關。

          縱觀世界文明發展歷史,人類社會經歷了部落文明、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目前正處于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換時期。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因此,對廣州而言,建設更高品質的美麗城鄉,是其實現現代化的題中之義。

          建設更高品質的美麗廣州,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成為全社會共識。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動人色彩。堅持綠色發展,就是堅持保護與發展共存共生,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方能讓廣州的發展活力和動力持續顯現。

        近年來,廣州不斷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城更美、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建設更高品質的美麗廣州,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在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人們從過去追求“生存的空間”,到現在追求“生活的品質”,無論在哪個階段,良好的生態環境都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失去良好的生態環境,其他的追求都是“空中樓閣”。因此,唯有保障“天藍、地綠、水凈”,方能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設更高品質的美麗廣州,是城市吸引力、活力和競爭力的具體體現。

          城市發展已進入全新階段。從過去“人才跟著產業走”,轉變為“人才跟著環境走,產業跟著人才走”。山清水秀的詩意棲居之地是吸引人才、孕育新經濟的載體,也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所在。近年來,成都、杭州等城市就是依靠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完善的公共服務躋身新一線城市。廣州連續獲得最具幸福感城市美譽,人居環境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千年羊城,如今正在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向世界一流城市的目標奮力前行。建設更高品質的美麗廣州,闖出一條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提升之路,是“建設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國際大都市”的題中之義,是“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州參與國際城市競爭的底氣和實力。

          基礎堅實:邁向云山珠水生態城市

          城市發展的本質是人類對自然環境占有和改造的過程,也是人類對自身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的認識與適應過程。隨著全球城市化加速發展和城市病日益突出,探索出可持續發展城市模式,是一個時代命題。

          早在19世紀末,英國城市規劃師霍華德(E.Howard)就針對英國快速城市化所出現的交通擁堵、環境惡化以及農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提出了田園城市理論。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一直是人們對美好人居生活的向往。古往今來,廣州從未停止過對于山水田園的追求。呵護好云山珠水、親近青山綠水,既是現代生活的呼喚,更帶著歷史的足音。

          規劃引領,讓山水生態城市特色更鮮明。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城市的發展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不僅取決于人類對城市的認知和定位,更取決于城市的規劃和建設理念。

          廣州因水得城,依水而建,一條珠江穿城而過,上百條河涌匯入其中。“六脈皆通海,青山半入城”,云山珠水的山水格局一直是廣州獨特的城市氣質,也是城市生態的底色。近年來,廣州通過規劃引領,讓這一特色更加鮮明突出。

          近日,新一輪廣州城市總體規劃之《廣州總體城市設計》專項終期成果通過專家評審,其中明確,廣州將建設活力全球城市;從老百姓最關注的公共空間出發,以人民視角精細化開展城市設計,建設三大城市客廳、多片品質街區;打造180公里長、1公里寬的景觀翠環;貫通珠江兩岸60公里道路,塑造世界級的濱水公共空間。

          廣州將綠道建設作為生態環境改善、城市品質提升的重要抓手,不斷為市民呈現更多綠意與詩意。《廣州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5年)》提出,到2035年全市建成碧道2000公里的目標,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美好愿景;實現“還岸于民”,廣州近年來開展了珠江沿岸優化提升工作,打造世界級精品珠江,讓珠江成為聯系廣州城市發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城市公共開敞空間和重要的標志性景觀。

          在近兩年的《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中,廣州連續兩次提出目標愿景,即建設“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

          一系列城市發展的藍圖,都將生態環境的提升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讓廣州山水城市的生態特征更為鮮明,城市發展的方向更清晰了,在綠色發展的城市競技場上屢創佳績。近年來,廣州已摘取了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例獎、國際花園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多種宜居城市獎項。

          精細治理,不斷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存在著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這對矛盾。堅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僅是對過去粗放式發展方式的糾偏,更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廣州以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改善提升民生福祉。

          城更美。“微改造”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口袋公園見縫插針,遍布廣州大街小巷,空間雖然不大,但庭廊、座椅、健身步道等休閑設施一應俱全,老人孩子在家門口就能散步玩耍;周末,和家人一起到海珠濕地賞花,約三五好友到增江碧道野營,已成為不少市民親近大自然、休閑娛樂的首選。

          天更藍。廣州發電廠的關停,華南最大鋼鐵廠廣鋼的搬遷……種種積極舉措讓廣州PM2.5年均濃度連續4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在國家中心城市中最優。廣州藍、廣州虹不時刷爆朋友圈。

          水更清。水是廣州城市的靈魂,也是生態環境治理中難點。廣州堅定治水決心,湖長制、河長制壓實責任,“一河一策”“一河(湖)一檔”精細治理,打出多級治水、網格化管理組合拳。目前,廣州列入國家監管平臺的147條黑臭水體已全面消除黑臭,車陂涌、雙崗涌、景泰涌、曉港湖整治等入選全國治水典型案例;廣州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連續2年獲得國家督查激勵;廣州治水案例參評“第十二屆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例獎”。

          山更綠。大力推進“還綠于民”綜合整治工作,拆除白云山周邊違建,還綠于民還景于民。“云道”架起一道空中走廊,串聯起自然山水和城市公園;垃圾分類持續推進,城鄉環境不斷優化。

          優美的生態環境,激發了老城市新活力,也為廣州增添了無窮的魅力與吸引力。

          再闖新路:綠色低碳引領高質量發展

          站上新起點、邁步新征程。

          “十四五”規劃為廣州城市發展描繪了美好藍圖,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提升之路,是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要持續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廣州市“十四五”規劃提出大力發展太陽能、天然氣、氫能等低碳能源,并將新能源汽車定為支柱產業,大力推進綠色技術創新,在綠色轉型新賽道上搶占新優勢。保護與發展并重是高質量發展的特征。廣州日前通過了推進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這不僅是對未來生活、生態、生產空間的優化,更是為廣州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強化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功能提供支撐。

          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提升之路,是一條精細治理科學治理之路。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逐步完善,為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具體實踐中,一系列的“廣州經驗”應運而生,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正在轉變為可持續發展的效力。但必須看到,如何合理配置、高效利用自然資源,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協同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如何綜合運用法律法規、標準政策和技術管理手段,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不斷提升城市品質,是對政府決策、監管以及服務能力的考驗,需要持續不斷地提升社會治理能力與治理水平。

          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提升之路,是一條民生為本之路。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和受益者,要充分動員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建立健全多元共治體系,匯聚起生態環境保護的磅礴力量。要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公共產品,大力推廣和發展公共交通,倡導垃圾分類,建設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讓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成為人們的必需品。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需要我們錨定目標,堅持不懈,久久為功。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云山珠水、吉祥花城必將成為美麗中國動人畫卷上的精彩一筆。

          “提升之路”這樣闖出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大力推進空間格局優化

          ●大力推進能源結構調整

          ●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大力推進生活方式轉變

          ●2020年,廣州市共產生危險廢物35大類63.50萬噸,安全無害化處置率100%

          ●截至今年8月底,廣州市老舊小區改造中累計新增口袋公園和社區公共空間477個

          ●白云山周邊白云大道、同泰路、廣州大道完成復綠面積10.76萬平方米

          ●2020年,廣州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并在國家中心城市中最優

          ●PM2.5濃度再創新低,實現連續4年穩定達標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av无码东京热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亚洲不卡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亚洲精品女同中文字幕|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国产黄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