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質量發展 廣州亮點
        廣州站上更高起點
        • 聽全文
        • 2020-12-14 09:32:40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進入新發展階段 構建新發展格局 貫徹新發展理念

          經濟總量穩步擴大。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為1.73萬億元,之后每年邁上1-2個千億元臺階, 2019年為23628.60億元,占廣東省的四分之一。今年前三季度為17475.86億元。

          居民收入穩步增加。2019年,廣州城市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65052元和28868元,2016年-2019年均分別名義增長8.6%和10.5%,其間居民消費價格(CPI)穩定在3%以下。

          產業結構調整優化。2019年,第三產業占比由2015年的65.51%提高到71.62%,服務業總量規模位居全國第三。

          新產業不斷壯大。互聯網及相關行業營業收入從2016年剛突破百億元擴大至2019年的千億元級,年均增長52.7%。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截至2019年末,各類市場主體205.68萬戶,比2015年末增加72.97萬戶,2016年-2019年均增長15.1%,各年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基礎設施等級提升。投資持續增長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由2015年的24.8%提升至2019年的31.7%。

          2019年,已開通運營地鐵線路15條(段)和1條有軌電車線路,運營線路長度達523公里,比2015年實現倍增;全年地鐵客運量達33.10億人次,比2015年增長37.5%,客運強度全國第一。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將開啟。

          回望“十三五”,廣州堅持新發展理念,經濟穩中求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全面完成。過去四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8%,高于同期全國平均增速,是全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新動能持續壯大,八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7.4%,對經濟增長發揮重要支撐作用,加速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為經濟發展書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展望“十四五”,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引領著廣州經濟航船破浪遠行,進入新發展階段。乘勢而上,廣州將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從廣州塔遙望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片區。

          更高起點開創新局

          買菜,家樓下就有兩個菜市場;購物,家對面就是大型商場;散步,家門口就是依河而建的公園;健身,步行十分鐘即到南沙體育館……在南沙蕉門河社區,人們已經開始享受便捷的“15分鐘生活圈”。

          生活過得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十三五”以來,一系列發展改革舉措精準出擊,向著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標加速前進。經濟穩中求進為廣州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駕護航。

          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廣東視察,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著眼“兩個大局”,親自為新發展階段廣東工作定位領航,是做好新發展階段廣州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和動力源泉。

          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州保持戰略定力、乘風破浪,朝著既定目標任務奮勇前行,在不平凡的2020年走出一條“前慢后快”的反轉曲線。

          “十三五”期間,廣州經濟總量一步一個臺階,步履鏗鏘。2016年-2019年分別跨上1.8萬億元、1.9萬億元、2.1萬億元和2.3萬億元臺階,2019年為23628.60億元,占廣東省的四分之一。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廣州三次產業結構為1.06∶27.32∶71.62,其中第三產業占比由2015年的65.51%提高到71.62%,服務業總量規模位居全國第三;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自2016年以來年均達74.3%。

          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在深化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中,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為67.3%,較2017年提高2.7個百分點。其中商圈經濟、夜間經濟、直播帶貨、線上經濟等新消費不斷壯大;現代物流體系效果凸顯,跨境電商進口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而專業服務業質量亦持續提升,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增加值達到千億級,2019年營收增速(18.5%)居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首位,在疫情影響下,1-8月仍保持逆勢增長13.7%。

          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穩步提升。作為綜合性門戶城市,世界級鐵路樞紐能級越來越強,高鐵班次數量全國第一,廣州南站旅客到發量居全國首位,地鐵運營里程515公里,居全國第三;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卓有成就,南沙港區近幾年來的集裝箱吞吐量以平均每年超100萬標準箱的速度增長,外貿集裝箱量平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助推廣州港成為世界第五大港口;國際航空樞紐能級再上新臺階,國內民航機場史上規模最大改擴建項目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年,1-10月旅客吞吐量約3389萬人次,在單個機場中位居全國機場第一名;國際信息樞紐能級踏上新征程,實施數字新基建三年行動計劃,首批254個重大數字新基建項目總投資額超2600億元,加快建設5G商用試點城市,建成5G基站3.4萬座、用戶超400萬戶,部署華南唯一的國際IPv6根服務器(全球25臺)。

          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廣州的城市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2019年均分別名義增長8.6%和10.5%,其間居民消費價格(CPI)穩定在3%以下,居民收入跑贏物價,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回望過去的五年,廣州著力高質量發展,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塑造發展新優勢。

          更大魄力出新出彩

          深海航行,廣州靠什么應對驚濤駭浪,還交出這樣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在這背后,是新舊動能切換無縫銜接,是深化改革開放勇立潮頭,是結構調整產業優化不止步……

          作為千載商埠,充分發揮開放前沿的深厚底蘊,廣州拿出了國家中心城市的格局和胸懷,展現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省會城市的風范和擔當,“四個出新出彩”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伴隨著深化改革開放,“十三五”是活力煥發的五年。廣州抓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之“綱”,發揮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功能,推動基礎設施“硬聯通”,制度機制“軟聯通”,科技創新“智聯通”,產業協同“鏈聯通”,交往交融“心聯通”。竭盡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之“能”,廣州與深圳“比翼雙飛”,助推“雙區”高質量建設。不僅如此,廣州還增強“一核一帶一區”核心引擎之“力”,極點帶動高質量區域協調發展。

          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十三五”是動力澎湃的五年。廣州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第三產業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貢獻率在2016年首超七成;新舊動能切換,生物醫藥與健康、節能和新能源、軌道交通、高端中介服務、文化創意與設計、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與機器人、新材料與精細化工八大新興產業脫穎而出,制造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去年先進制造業占規上制造業增加值比重為64.5%;“5G+北斗”產業競爭力國際領先,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比重從2017年不足20%提升至2019年的24%;截至2019年,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萬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9283家,連續兩年居全國城市第一。

          在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中以數字經濟賦能,把握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新機遇,發揮信息產業等數字經濟先發優勢,出臺“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城市22條”等政策措施,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駛入建設“快車道”的琶洲更是群星璀璨。不久前,國家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落戶,2020世界5G大會匯聚業界大咖在珠江江畔論劍……這里將被打造為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唯品會已率先建成并全面進駐辦公運營;今年1月-9月,33個總部項目實現投資102.0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99.4%;接下來,阿里等5個項目還將入駐辦公,明年國美、小米等14個項目竣工運營。

          縱觀變化,以龍頭帶動產業,產業上下游齊聚的景象越來越多,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依托全球領先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頂級節點、通用軟硬件適配中心,實施“智造、定制、上云、賦能”計劃,提升汽車、電子、石化、電力等傳統支柱產業,推動紡織服裝、皮具家具等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工業技改投資持續高位增長,近兩年均在11%以上。汽車產業就是一個鮮活的案例。8月24日《廣州市促進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出爐,為打造世界級汽車集群基地指明方向;由連續8年蟬聯世界500強的廣汽集團領銜,文遠知行、小馬智行、景騏、裹動智駕、深蘭科技等測試主體參與廣州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將探索建設全國領先的5G車聯網標準體系和智能網聯汽車封閉測試區。

          更深層次推進改革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要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才能更好地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廣州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先后實施營商環境1.0、2.0、3.0改革,營商環境水平實現“三級跳”。今年10月《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新鮮出爐,標志著廣州有了首部指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地方性法規。因為優良的營商環境,廣州先后吸引中電科、國智恒北斗、創維智能產業創新基地、恒瑞醫藥產業化基地、恒大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維信諾第6代AMOLED模組等一批帶動力強、產業鏈長、產業規模大的優質項目落戶。截至目前,在穗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累計309家、投資項目1166個。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更有發言權。“廣州吸引我們的是營商環境和數字化轉型的產業基礎。”在剛剛閉幕的杭州推介會上,杭州安恒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周俊這樣描繪廣州印象,并決定將廣東總部基地“落子”白云區,從而輻射華南地區。眾多重大生產力項目布局建設風雨無阻亦是答案。本月底,維信諾將進入試產,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百濟神州、粵芯芯片等一大批好項目投產,廣汽豐田四期、華為“鯤鵬+昇騰”生態創新中心、百度阿波羅自動駕駛基地、小鵬汽車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加速。數據顯示,2019年廣州工業投入首次突破千億元。

          一個又一個項目的落地,均緣起廣州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有的看中廣州的產業集群基礎,有的看中廣州的服務政策頂呱呱。作為廣東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的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一枚印章管審批”讓人印象深刻;曾經被視作“萬里長征”的建設項目施工許可,廣州恒大足球場、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施工建設項目實現了“拿地即開工”的廣州速度……

          近幾年來,廣州圍繞“招商、營商、經商;任務、業務、服務”做好高質量文章,服務好市場和企業效果顯著。去年年底中國社科院等機構就發布《中國營商環境與民營企業家評價調查報告》,在全國主要城市營商環境綜合評分排名中,廣州排名第一。

          面向下一個五年,在新的起點上謀劃和推進改革,方向更明確,路徑更清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全面深化改革,正積聚起推動發展的強大動能。

          改革又一程,揚帆再出發,廣州靠什么乘風破浪?唯有勇立潮頭,改革創新方能激發磅礴偉力。高端要素加快集聚、八大新興產業發展迅猛,加上南沙自貿區、中新廣州知識城兩大國家級戰略平臺加持,廣州抓住機遇、突出重點,乘勢而上、起而行之,以“四個出新出彩”引領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 夜夜亚洲天天久久| 亚洲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男人天堂2018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黄黄黄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