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燃數字引擎 開啟未來之城
近日,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2020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排行榜”,廣州擁有7家百強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三。廣州第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互聯網巨頭帶來的“流量經濟”功不可沒。今年1月~9月,廣州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收3595億元,同比增長12.0%,酷狗音樂、虎牙直播、優視中國(UC)等互聯網在線服務企業均同比增長15%以上。
廣州從來都是流量豐盈之地。全球正興起的數字革命下,下一輪城市競爭的核心不僅在于流量多寡,更在于從流量中挖掘數據資源的價值。全球數字經濟發展仍然處于“起跑階段”,廣州正在著力做強城市更新、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雙引擎,并舉全市之力打造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廣州不僅富有遠見且腳踏實地,在數據開放共享、數字基礎設施、數據驅動轉型等方面實現全方位領跑。
數據開放共享:廣州數字政務指數全國第一
大數據的價值不在于大,而在于流動互通。打通激活政府數據不僅可使企業、民眾享受到數字紅利,也將催生一系列新業態和新模式。
作為全國“互聯網+政務服務”示范工程試點城市之一,廣州一直是數據開放共享的先行者。自2019年出臺《廣州市“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工作推進方案》以來,廣州專門設立廣州市數字政府運營中心負責“數字政府”建設工作,推動智慧政務大數據建設。
如今,廣州已建成全市統一的政務信息數據庫,可實現省市區數據共享。創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服務模式,實現依申請和公共服務事項100%可網上辦理。
以往在檔案袋里沉睡的政府數據資源已經成為助推經濟發展轉型的重要資源。如今依托“一網通”平臺,廣州開辦企業最快0.5天即可辦結。
根據騰訊發布的《數字中國指數報告2019》,廣州數字政務指數位于全國第一。在今年7月,上海社科院發布了《2020全球重要城市開放數據指數》。指數顯示,在全球城市中廣州在“開放質量層”排名第四,在“用戶參與層”排名第三,最終綜合排名在第八位。
數字基礎設施:廣州5G基站數量全省第一
如果數據收集成本太高,其價值會大打折扣。正因為5G基站、云計算等數字基礎設施,數據生成、儲存和傳輸的成本顯著下降。
截至9月末,廣州新基建在建項目194個,計劃總投資1665億元,增速比上半年增長2.0%。前三季度實際完成投資額107.4億元,增速比上半年增長4.1%,其中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占新型基礎設施的22.3%、融合基礎設施投資占新型基礎設施的32.6%、創新基礎設施占45.1%。作為全國首批5G建設試點城市之一,目前廣州建成3.6萬個5G基站,居全省第一。
完備的數字基礎設施讓廣州得以加速孕育更多頭部數字科技企業。總部位于廣州的文遠知行是一家智能出行公司,該公司CEO韓旭說, 5G之于無人駕駛就如路燈一樣,照亮未知狀況,讓無人駕駛在復雜的路況中應對自如,把安全性提到更高的等級。
目前,廣州超算中心正支持廣州圖普科技、三維家、凡拓、歐科、賽業等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新興獨角獸企業的迅速發展,并為廣州市智能新零售、智能家居設計等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數據驅動轉型:40%規上企業“上云上平臺”
“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的兩面。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研究,47個國家產業數字化占數字經濟比重平均為83.9%,產業數字化在各國數字經濟中將持續占據主導地位。產業數字化可以使各行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實現數字化聯接,提高要素流動與配置效率。
通過手機掃碼收集人臉信息
戴上AR眼鏡體驗虛擬現實游戲
廣州柴油機廠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柴油機制造企業。因為進出口貿易的增加,大型郵輪、貨輪的柴油機面臨安全性、可靠性的挑戰。通過與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公司樹根互聯的合作,將柴油機上監控系統的運行參數上傳至云端,如今工作人員可以用電腦或手機實時獲取每一臺柴油機的功率、實時運行的轉速、定位等參數,可降低約30%的設備管理成本,縮短20%左右的設備管理反應時間。
近年來,廣州實現數據驅動轉型的企業不斷涌現。目前,全市規模以上企業“上云上平臺”比例達40%。廣州現有128家工業互聯網平臺商和解決方案服務商入選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數量居全省第一,牽頭推進的省產業集群數字化試點數量也居全省第一。
近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深化工業互聯網賦能改造提升五大傳統特色產業集群的若干措施》。廣州市將聚焦紡織服裝、美妝日化、箱包皮具、珠寶首飾、食品飲料五大優勢產業集群,到2022年,形成5個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打造100家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建成1個“定制之都”消費體驗中心,帶動1萬家企業上云上平臺,培養10萬名數字化轉型產業人才。
未來廣州會有更多產業會因數字化轉型迎來新生,廣州的實體經濟也會愈發壯大堅韌。
數字流量
截至9月末,廣州新基建在建項目194個,計劃總投資1665億元,增速比上半年增長2.0%。
目前,廣州建成3.6萬個5G基站,數量居全省第一。
廣州市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國家頂級節點(廣州)接入二級節點24個,占全國32.4%,標識注冊量和累計解析量均居全國五個頂級節點首位,覆蓋17個行業774家企業。
廣州超算中心是全世界用戶數量最多、應用領域最廣的超算中心之一,全年系統可用率超過99.99%,資源利用率平均達到75%,用戶量目前超過4000家。
全市規模以上企業“上云上平臺”比例達40%。
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麗娟:
廣州要率先建設一批應用場景示范基地
如今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熟,全球將迎來新一輪的數字革命和發展機遇。
未來,廣州要更好地發展數字經濟可以從以下五方面入手。
在城市治理數字化方面,廣州的現代城區與城中村共生,擁有豐富的城市治理應用場景,廣州需要積極探索智慧城市數字應用,先行示范形成城市治理數字化的“廣州經驗”。
在打造營商環境方面,廣州要繼續推動包括數據在內的要素流動、共享,為市場主體提供高效高質的服務。
在推動數字產業化方面,廣州可圍繞5G、人工智能、車聯網、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率先建設一批應用場景示范基地,以應用促進產業的發展。
在賦能產業轉型方面,廣州則可以依托交通樞紐地位及商貿服務優勢產業,打造數字貿易,探索成立數字交易中心,同時依托大量商業場所發展數字消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培育消費新增長點。
在培育數字經濟人才隊伍方面,廣州要全面推廣產教融合,開展校企合作,以訂單式需求,鼓勵實體經濟企業與各高校、專業技術學院等聯合培養數字經濟人才,同時完善招才引智政策體系,鼓勵實體企業積極培養和儲備數字軟件、大數據等交叉領域數字經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