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項考核指標全部階段性達到考核要求
2020年是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前4月,廣州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考核指標全部階段性達到考核要求,實現良好開局。
今年將從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三個方面,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廣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去年,廣州空氣PM2.5年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連續三年穩定達標,在全國9個中心城市中最優;9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Ⅳ類,被生態環境部定為水環境質量改善兩個先進城市之一。
去年,廣州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取得突破進展。
強化統籌謀劃,印發實施廣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戰指導意見、年度作戰方案和冬春季節強化方案。夯實燃煤鍋爐整治成效,推進移動源污染控制,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專項執法。督促落實《廣州市水污染防治強化方案》。對水質達標滯后的考核斷面責任區委區政府進行督導,開展重點斷面、跨市河流水質加密監測和重點流域156條一級支流水質排名。強化“散亂污”場所清理整治行動,完成年度清理整治任務。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完成1370家企業基礎信息調查和風險篩查工作。
今年,廣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哪些重點和發力點?首先,將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制體系,推動重新制定《廣州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強化環保規劃引領,編好廣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
其次,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改善空氣環境方面,實施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深化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來源解析;強化移動源污染控制,持續推進巡游出租車、物流配送車電動化,推動老舊車提前淘汰,加大柴油貨車、船舶、施工機械等污染防治的工作力度。實現煤炭消費負增長,督促嚴格落實揚塵治理“6個100%”要求,強化灑水保潔,督促渣土車輛全封閉運輸。強化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在改善水環境方面,加大東江北干流、珠江后航道、石井河、蕉門水道、白坭河、珠江前航道水環境治理力度,確保大墩、蕉門國考斷面、東朗、石井河口、大坳省考斷面和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獵德斷面水質達到考核要求。在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方面,逐步建立長效機制,做好污染地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管理工作,完成指標現狀的初步統計。
其三,切實做好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全力配合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工作,對督察反饋問題和案件再逐一全面核查,確保整改到位、嚴防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