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通過知識產權貫標企業數量居全國城市首位
5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發布,廣州市推進質量工作成效突出,被國家予以督查激勵。近年來廣州市大力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創造了質量工作領域多個“全省第一”“全國第一”。廣州市推進質量工作的主要舉措是什么,成績和亮點又有哪些呢?
舉措:聚焦出新出彩推進質量強市
作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廣州為全國質量工作創新發展貢獻了“廣州方案”。
一是圍繞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廣州市城市能級。緊密對接國家戰略,緊緊扭住粵港澳大灣區這個“綱”,高標準推動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聯合香港品質保證局打造“灣區制造”質量品牌,樹立在質量管理、產品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全國和行業質量標桿?,F有國家級、省級標準化示范試點121個,居于全省首位?,F有各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委會(TC/SC)109個,居于全省首位。中成藥質量評價重點實驗室獲批粵港澳大灣區中藥領域唯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發行全國首單純專利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39個部門簽署《關于對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主體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穗深簽署《全面加強知識產權戰略合作協議》。截至2019年底,廣州市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貫標的數量達到4639家,居全國城市首位,占全?。?3279家)的35%,占全國(42512家)的11%。
二是圍繞高水平治理,著力提升營商環境建設。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解決企業反映的難點堵點問題,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探索推進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實施商事登記與“四品一械”證照聯辦,推動“準入”即“準營”。牽頭7部門聯合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的意見》,推進“一網通辦”“一窗通取”模式,將開辦企業的“多環節”減壓為“一環節”、最快0.5天辦結,在國內最快,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半p隨機、一公開”監管率先實現行政執法部門全覆蓋,實現聯合抽查常態化和抽查檢查結果跨部門互認應用,市場監管總局將廣州確定為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試點地區。
三是圍繞高品質生活,著力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切實防范安全風險隱患。截至2019年底,全市99%的食品生產企業納入食品生產全過程動態監管平臺,完成食品抽檢9萬多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達98.18%,餐飲單位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率達98%以上,學校食堂、中央廚房、集體配餐單位“明廚亮灶”實現100%全覆蓋。排查特種設備風險隱患3萬余宗,跟蹤處理率100%。全國首創電梯安全事務社區治理、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托管管家模式。
數據:全市擁有36家國家質檢中心和73家省級質檢中心
廣州市質量工作考核連續3年排名全省第一,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的制度、模型和方法。全國率先創新開展優質產品質量國際比對研究提升行動,建立“政、產、學、研、檢、用”六方聯合工作機制。廣州市企業累計自我公開標準已達到3.44萬項,涵蓋9.14萬種產品,位于全省首位。廣州市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參與制定相關標準432項,累計1097項,約占全國總數的10%,居于全省首位。全市檢驗檢測機構數量740家,占全省機構數20%,擁有36家國家質檢中心和73家省級質檢中心,均居全省首位。全國首創“人工智能+機器人”商事登記和商事制度確認制改革。全國首創“電梯事務社區治理”“電梯托管管家”模式。發行全國首單純專利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專利行政執法連續3年排名全國城市第一。全市通過貫標的企業達4639家居全國城市首位。
亮點:產品質量國際比對提升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市場監管、科技、工信等部門協同作用,以產業集群為基礎,選取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社會高度關注的定制家居、演藝燈光、硅酮結構密封膠、奶瓶奶嘴、洗滌用品、塑膠跑道等6類重點產品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在全國率先構建“政產學研檢用六方聯合”的產品質量國際比對提升機制,形成了對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具有示范作用的質量提升工作“廣州經驗”。
一是對標先進,標準引領,下好質量提升“先手棋”。先后52次組織企業業務骨干、標準化行業專家、技術專家共256人次研究比對國內質量標準與國外先進標準的差異,開展標準關鍵技術指標和試驗方法比對驗證。比對了35個國家標準和101個行業標準與日本、韓國、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31個國家和地區相關標準的差異,制定發布了一批國際先進團體標準,不僅規范了實物產品,還規范了服務,規范了上下游全產業鏈。其中《定制家居產品 人造板定制衣柜》團體標準國際首次采用密閉箱法進行有毒有害物質測試;國際首次提出三甲胺含量分級要求和成品衣柜氣味分級方法;國內首次綜合性規定TVOC、甲醛等有害物質限量。演藝燈光團體標準不僅在電氣安全要求方面高于國家強制性標準,而且提高了對電磁兼容、光學性能、噪聲性能及可靠性等方面要求,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可直接對標國際標準。
二是開展實物質量比對,優化性能指標。聯合相關行業協會和專業標委會,對349家生產企業開展實地調查和走訪調研,組織骨干企業與國內外行業龍頭標桿企業進行實物質量比對研究;聯合高等院校、國內外知名企業,研究制定解決制約質量提升瓶頸問題的有效措施,組織開展產學研技術攻關;抽取472批次產品開展實物比對檢驗與測試,從實物質量方面查找產品存在的問題,制定質量提升解決方案,促進行業質量整體水平顯著提升。演藝燈光產品電磁兼容達到國際品牌質量水平,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國際大型會議和央視春晚等大型晚會提供舞臺燈具;硅酮結構密封膠產品性能明顯改進,占全國市場份額提升至70%左右,而且暢銷世界。
三是推行認證,培育品牌,打好質量提升“組合拳”。加強與香港品質保證局的合作,面向優勢企業培育“灣區制造”區域性全球化標志品牌。與國際一流認證機構TUV南德意志大中華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率先開創“定制家居”國內外聯合認證工作的先河?;I建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平臺,構建“平臺建設+質量認證+申報專利+知識產權保護”多管齊下的工作模式,提升產品質量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全國十大定制家居品牌中,廣州獨占6個(其中歐派、索菲亞、好萊客、尚品宅配4家企業為上市公司),廣州衣柜市場份額占全國中高檔衣柜行業的80%以上,定制家居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7%,廣州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授予首批“全球定制之都”。
四是政企聯合,部門聯動,構建“政產學研檢用”六方聯動機制。市質量強市辦制定質量提升行動方案,聯合科技、工信、住建和商務等部門,同向發力,協同推進。聯合高等院校針對難點問題開展理論研究和質量攻關,攻克質量瓶頸問題。發揮研究機構技術攻關作用,開展比對測試。通過翔實的數據統計和分析,研究優化質量關鍵指標的技術路線圖,制定質量提升解決方案。在方案制定、樣品采購、標準收集、檢測比對、技術服務等方面,充分發揮質檢機構的技術支撐作用,促進1000多家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降低質量損失率。以消費者使用為導向,通過增加用戶驗證,開展問卷調查、質量滿意度調查,強化問題和需求導向,將質量比對研究與應用推廣有機銜接,提升市民質量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