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下午,由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主辦的互聯網政務應用安全分論壇舉行,主題為“聚焦互聯網政務應用安全,促進數字經濟繁榮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企業代表等一道分享先進理論、技術與應用場景,共話筑牢政務數據“防護墻”。
隨著“人機物網”多元融合不斷深化,多重安全威脅交織已經成為網絡空間新域新質安全問題。如何才能尋找出一條有效的應對路徑?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指出,網絡安全威脅愈發嚴重的根本原因在于,網絡空間所有運用存儲程序控制機理的數字元素無一例外地存在內生安全共性問題,因此社會數字化轉型需要更安全的數字產品而不是更多的網絡安全產品。
他認為,無論是數字產品本身還是“看家護院”的網絡安全產品,都無法保證自身不存在安全漏洞后門,而現有附加式網絡安全防御范式依賴的是“亡羊補牢”的反脆弱性方法論,存在先天性缺陷,這樣的網絡安全困局促使人們思考數字生態系統底層驅動范式轉型,即轉向設計安全。
何為“設計安全”?鄔江興解釋:“將網絡安全融入技術和產品的設計與制造中,不是讓兩個工程組設計兩個系統,用一個保護另外一個,而是按要求設計一個單一的系統,在其中融入安全的能力。這一轉型的理想目標是在從設計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中都考慮到網絡安全,使系統具備網絡彈性。”
廣州實踐:統一安全運營改革初見成效
面對問題和挑戰,廣州首創數字政府統一安全運營模式。2023年5月20日,廣州數字安全運營中心正式揭牌,為全市520家市直單位,約2000個系統、10萬IP資產提供統一的高水平安全服務。“廣州市統一安全運營改革初見成效,管理、技術、運營三大體系已基本成型。”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市管一級調研員宮照勇在論壇上表示。
經過一年多的運營,廣州打造了一體化安全管理新矩陣,構建了互聯互通、數據共享、一體運營的安全技術體系,建立起風險評估、威脅檢測、事件研判、應急響應、攻防演練、安全重保等六大常態化運營機制,廣州市安全運營水平逐步從穩健級向完善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