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質量發展 廣州亮點
        海交會二十五年:為國招賢納士 創新星火燎原
        • 聽全文
        • 2023-12-22 10:13:35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百余年前,容閎等中國青年負笈海外、學貫中西,拉開了“索我理想之中華”的近代留學序幕。25年前,蓬勃發展、求才若渴的中國與夢想歸國立業的留學人員相互奔赴,改革開放排頭兵再探新路,一場“智力廣交會”、中國第一個海外人才引進平臺會在廣州應運而生。

          從1998年到2023年,從303人到逾50000人,從聚焦廣州到服務全國、面向全球,從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留交會)升級為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海交會),成就中國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力最強的海外人才創新創業交流平臺……透過這25年,我們看見中國吸引力與日俱增,看見招賢納士的“南大門”越開越大。

          “從海交會獲得‘第一桶金’”的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向總書記講述留學創業故事”的邁普醫學董事長袁玉宇、“做中國人的質譜儀”的禾信儀器董事長周振……透過這25年,我們看見海外學子報國的滾燙赤誠,看見海交會舞臺的星光熠熠。

          這個12月,廣州再次張開寬闊的臂膀,擁抱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人員“歸巢”、海外人才“筑夢”。引才引智盛會,創新創業浪潮,海交會將繼續廣聚天下英才,以發展之中國為世界提供新機遇,以創新之灣區為人才提供新舞臺。

        2020海交會

          25年前,開創“智力廣交會”,院士巨頭“第一站”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習近平總書記說。

          有數據顯示,70%以上的國家重點項目學科帶頭人,40%的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第一完成人,70%以上的教育部直屬高校校長、大部分三甲醫院院長,都是留學回國人員。

        第五屆留交會留學人員代表座談會

          “廣州是最先認識到‘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地方。”25年前,在中山大學教授顏光美與多位留學回國人才倡議下,第一屆留交會召開,開創了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大規模吸引本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的先河。首屆到會的雖然只有303人,發出的信號卻引起了海內外強烈反響。

          “走,回國去!”從海交會(留交會)出發,從廣州出發,過去二十多年,來自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5萬多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通過大會平臺踏上回國創新創業和追尋科研夢想的旅程。

        首屆留交會

          他們是最頂尖的科學家——

          結構生物學家顏寧2006年參加第九屆留交會,2007年回國,受聘于母校清華大學,就在上個月(今年11月),45歲的她當選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是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的五位女性科學家之一。海交會(留交會)組織多種國際化、綜合性的科技人才交流盛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香港科學院院長、香港大學第十四任校長、高等教育及基因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徐立之等數十位院士曾參會,匯聚海內外專家學者,加速前沿技術和科學理念傳播。

          他們是最頂尖的科技企業家——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通過第二屆留交會獲得了第一筆重要投資,百度迅速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獨立搜索引擎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近年更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科技“領頭雁”。

          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鄧中翰于1998年參加首屆留交會并于次年回國創業,成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中首家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

          華大基因創始人汪建參加完首屆留交會后,創立了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翻開了中國基因組科學輝煌的一頁。

          禾信儀器創始人周振早在留學海外時就立志“做中國人的質譜儀”,通過海交會橋梁他落戶廣州開發區,并將其發展成為全國領先的質譜儀器企業。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公司產品時,他自豪地匯報道,“公司生產的單顆粒氣溶膠在線質譜儀,是我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尖端科學儀器。”

          25年間,千方百計創條件,澆灌創新創業夢

          在時代大潮中贏得主動,讓人才活力競相迸發,基礎在“引”,根本在“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使留學人員回到祖國有用武之地,留在國外有報國之門。”25年的大會發展史,也是“千方百計創造條件”的探索史。

          千方百計挖掘優秀項目——精心組織一系列人才交流對接活動,包括“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科技難題招賢活動、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科技成果對接會等,旨在營造供需雙方充分交流的氛圍,以取得更大實效。征集國內技術發展難題,以項目形式向海外人才尋求解決方案,共同攻關。挖掘了更多海外創新源泉,更創新性地為海外人才、技術、項目搭建與國內政策、環境、資本的對接平臺。

          千方百計提供金融支持——組織攜帶項目的海外人才與國內省市、企事業單位、風投、創投機構等進行洽談交流,并跟蹤對接成效。與海交會同期舉辦科技金融服務周,持續提供多元化投融資綜合服務,切實解決海交會項目落地痛點,推動“人才、科技、產業、資本”等各類創新要素向科技企業流動和集聚,助力企業發展。近年來廣州設立的科技創新母基金、產投母基金、創投母基金總額達2000多億元,設立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以風險共擔方式引導合作銀行提供科技信貸已超900億元,持續為優質科技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千方百計打破時空限制——2020年,面對疫情特殊情況,海交會首次采用“線下主陣地+線上廣傳播+海外分會場”辦會模式。并就此啟動了海外人才項目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務平臺,搭建集政策推送、人崗匹配、項目對接、數據分析為一體的線上服務體系,打造“永不落幕”的海交會。

          千方百計構造創業環境——2021年,廣州國際企業孵化器等首批15家海交會留學人員創業服務合作園區獲得授牌,這些園區發揮其國際特色優勢,聯動海外資源塑造國際交往新空間,為留學人員打造創新創業的“筑夢地”“梧桐園”。

          千方百計助力海歸圓夢——2022年,海交會發布“不打烊”人才服務清單,包括政府資源對接、崗位精準推薦、創業孵化服務、科研平臺服務等,細致到人才及家屬住房、醫療、交通、教育等具體生活條件,為有意向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海外博士、博士后人才提供“VIP專屬服務”。

          “海交會提供的,也正是海外人才創新創業所急需的。”廣州安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韓超說。2015年他參與了第十七屆留交會,“相當于透過一個窗口,了解國內高端人才的狀況與各市場發展水平”,由此萌發創業夢想。

          兩年后,韓超從法國索邦大學博士畢業回到廣州,在第十九屆海交會上獲得了“紅棉天使”3000萬元的融資,由此創立廣州安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通過血液實現對癌癥的早期檢測和精準醫學檢測。創業初期,他遇到人才管理、運營資金、實驗室建設等難題,也在廣州提供的人才補貼、科技信貸等政策支持下逐步破解。

          “科技型中小企業需要長期、大量的研發投入,有海交會的支持,海外人才更敢于做‘從0到1’的創新、更原創性的創新。”韓超告訴記者,安方生物產業化成果“液體活檢核心納米器件以及自動化系統”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公司成功研制的循環腫瘤細胞多維檢測系統與熒光掃描分析系統,相繼獲得同類首個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二類注冊證與三類分類界定,目前已相繼投入市場。

          海納百川,筑巢引鳳。如今的海交會,不僅是每逢年終歲尾海外人才在廣州的“大聚會”,還是一個助推高層次人才落地、高水平項目落地的全時空平臺。“中國海外留學人員交流第一品牌”覆蓋面、影響力與日俱增。

          25年后,大會活動再添亮點,奏響引才引智強音

          2023年,是海交會創辦25周年。“我們要認真籌劃好2023海交會,對抓住海外人才來華(歸國)窗口期,以更高站位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舉措高質量落實推進國家海外引才工作部署有著重要意義。”海交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3海交會以“聚全球,創未來”為主題,于12月22—23日在廣州舉行,活動包括開幕式及主論壇、專業論壇、“以賽聚智”項目路演、人才招聘活動,并設置4大主題展區和海外分會場。

          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集成電路、科技金融、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本屆海交會上,專業論壇和項目路演將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廣聚天下英才、碰撞思維火花;“花城之夜”交流會、青年科技人才招聘會、海歸人才招聘會……別出心裁的專題活動和豐富的招聘會讓海外人才“一站式”網羅國內發展機會。

          成就海外人才創業夢,廣州有底氣——執行單位廣州科技金融集團介紹,本屆海交會將借力廣州產投集團500億元創新投資母基金和100億元人才與科技成果轉化直投基金,以“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創新”為投資導向,以市場化的方式遴選具備投資價值和成長潛力的項目,為灣區引才引智、助人才創業創新。

          實現海外人才科研夢,灣區有天地——“廣深港”科技集群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四年居第2位;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第一;在“2023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榜單中,廣州排名躍升至全球第8位。

          數字爬坡躍升,奇跡仍在演繹。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海交會,將為新時代人才強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寫下更輝煌的篇章。

          海交會尋跡

          1998年:

          首屆留交會舉辦

          首屆中國(廣州)留學人員科技交流會在廣州召開,303位留學人員參加了會議,留交會從此誕生,搭建了中國第一個海外人才引進平臺。

          1999年:

          升格為國家級平臺

          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等國家部委相繼加入作為主辦單位,同時大會提出“面向海內外,服務全中國”的宗旨,留交會從此升格為國家級留學人員交流平臺。

          2006年:

          “春暉杯”落戶

          舉辦教育部首屆 “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此后作為 “春暉杯”大賽的永久頒獎基地,每年舉辦項目展示、項目路演、頒獎大會、創新創業訓練營等系列活動,成為“春暉杯”入圍項目回國對接系列活動的第一站。

          2008年:

          超半數為博士

          參會留學人員博士比例首次超過50%;留交會工作寫入《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2011年:

          服務海外人才

          參會人員從單一留學人員擴大到以留學人員為主體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3+N”辦會模式,即以人才交流、創新論壇、成果展示和多項推介會相結合。

          2016年:

          更名為“海交會”

          大會創新升級,擴大海外引智范圍,創新辦會手段,提高辦會水平和實效,“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更名為“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

          2020年:

          以市場為主體

          海交會首次通過“市場主體、政府引導”的辦會機制,并推動傳統辦會方式的數字化轉型,共有5000余名海外人才參會,總參會人次達3.5萬。

          2021年:

          首次云端啟動

          2021年,海交會首次“云端啟動”,通過延展會期持續開展各項招才引智活動,取得良好成效。大會線上線下累計覆蓋超過1000萬人次,“中國海外留學人員交流第一品牌”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2023年:

          創辦二十五周年

          2023年是海交會(留交會)創辦25周年,自創辦以來已累計吸引來自全球140多個國家(地區)高層次人才5萬人參會,被譽為“中國海外留學人員交流第一品牌”。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91亚洲自偷在线观看国产馆|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啊|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亚洲色欲色欲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