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金鏈只剩最后3天!”某生物醫藥企業負責人周總盯著在建廠房心急如焚。傳統模式下,他需先解除土地抵押,再申請在建工程抵押,銀行重新評估流程至少耗時兩周。但當他走進廣州不動產登記中心,48小時后3000萬元救命資金注入賬戶。
面對企業融資鏈條中的“斷點”“堵點”,廣州首創不動產跨形態多業務“合并辦理”模式,打破產權流動的物理疆界,讓沉睡資產煥發新生,重構土地、在建工程、房屋產權的關系圖譜??缧螒B聯辦,土地抵押轉在建工程抵押、在建工程抵押轉現房抵押等關聯業務合并申請,免除“先解押再設押”的過橋資金壓力;價值零損耗,在建工程評估值即時轉化,保障企業融資額度不縮水。某科技園區借助該服務,建設期融資效率提升70%,投產時間提前5個月。
在合并辦理的同時,廣州打破“還清貸款才能交易”的陳規,分三個階段推行“帶押過戶”:從二手房到一手房再到土地。2022年全面開展二手房“帶押過戶”,“轉移登記+抵押權變更”同步辦理,買方貸款直接清償賣方債務,交易周期從1個月起壓縮至3天,已惠及全市數萬家庭。2023年全國首創一手房“帶押過戶”,允許抵押狀態新房直接網簽過戶,購房款自動劃轉至銀行還款專戶,破解開發商融資與銷售矛盾,開發商回款速度迅速提升。2024年開展土地“帶押變更”,實現產權分割與融資的同步。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