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旺煙火氣 激發消費力
餐飲業是廣州的“金字招牌”,是千年商都的煙火氣。
8月22日下午,作為美食之都的廣州,召開了一場特殊的餐飲業發展座談會。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共同出席,16家餐飲企業代表提出意見建議,市直相關部門現場一一作出回應。這場關鍵時刻召開的座談會,不僅體現了廣州優越的營商環境,展現了廣州發展的信心,也彰顯了廣州持續升騰的發展活力。
為什么是餐飲業?哪些企業參加?發展的信心來自哪里?規格如此之高、范圍如此之廣的座談會釋放了什么信號?我們從四個維度進行解讀。

廣州美食云集的大型商場暑假期間人氣“爆棚”。
為何召開座談會?
餐飲業一頭連著民生,一頭系著經濟,是促消費的重要領域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
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5年經濟工作作出系統部署,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九項重點任務之首。而餐飲業一頭連著民生,一頭系著經濟,是促消費的重要領域。
廣州不僅是國際化大都市,也是美食之都。放眼廣州,既有門庭若市的百年老字號,也有爭相打卡的新晉網紅店;有深夜食堂帶來的溫暖守候,也不乏文旅、藝術跨界融合的沉浸式餐飲體驗,既滿足了市民“一日三餐”的基本需求,也提升了多元化、國際化的城市品質,帶來了人氣和流量。
8月22日,廣州市召開餐飲業發展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重要論述和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面對面聽取餐飲企業意見建議,研究推動全市餐飲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發現,去年以來,廣州相繼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重點外資企業圓桌會等,但單獨召開某個行業領域的企業家座談會比較少見。特別是此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共同出席的餐飲業發展座談會,足見座談會的規格之高、分量之重、含金量之足。
“這是我們企業創辦27年以來,參加的最高規格的座談會,讓我們對在廣州發展信心倍增。”與會的食尚國味集團創始人、陶陶居品牌主理人尹江波發出感慨。食尚國味集團創始于1998年10月,經過27年的發展,目前已涵蓋餐飲、茶業、醫療、生物科技等多個領域,旗下擁有山東老家、陶陶居、燕語茶業、東源藥業、致構醫學、蔚析生物等多個企業實體。

廣州老字號陶陶居
當前,餐飲業正在經歷深刻的行業整體變革,既蘊含巨大的機遇,也隱藏不少挑戰。在這個關鍵節點,廣州以如此高規格的形式召開餐飲業發展座談會,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餐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激發消費活力的具體行動。
哪些企業參加?
既有國有企業,也有民營餐飲;既有連鎖品牌餐廳,也有現制飲品企業
這場座談會的特殊意義不僅在于規格高,更在于參會餐飲企業分布之廣。
記者發現,參加座談會的企業,既有國有企業嶺南集團、廣州酒家,也有食尚國味、拉丁餐廳、百勝餐飲、九毛九集團、中膳集團等大型民營餐飲企業,有椰林海鮮、滋粥樓、遇見小面、九龍冰室、多喝湯等耳熟能詳的連鎖品牌,也有撻檸、緹里咖啡等現制飲品企業,還有悅順大排檔、二礦農莊等單店“大排檔”,折射的是廣州對各類市場主體的尊重與關懷。
座談會上,與會企業既表達了對未來的信心,也展現出各自面對發展機遇和挑戰的“十八般武藝”。
嶺南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雷宣云表示,將加大促銷力度,加強餐飲產品創新,拓展餐飲消費新場景新賽道,加強與社會餐飲的合作。同時,持續抓好假日主題營銷,持續推出新產品新服務,加快品牌餐廳連鎖化發展,發力餐飲數智化轉型。
廣州酒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偉兵表示,將緊抓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酒家創立90周年、粵菜博物館落成開放、文昌總店改造復業和陶陶居創立145周年等重大節點,策劃開展系列品牌營銷活動,重點推廣“十五運會”系列主題菜式、“荔枝酥”城市手信產品,打造“賽事引流、文化賦能、產品變現”的閉環,在提升品牌影響力的同時有效拉動業績增長。

大廚傾心打造舌尖上的全運盛宴。
而作為“最接地氣”的“大排檔”代表,位于荔灣區的悅順大排檔和位于白云區的二礦農莊,在座談會上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悅順大排檔負責人梁繼明表示,一方面,保留“大排檔基因”,維持親民價格、熱鬧氛圍,讓老街坊能隨時找到熟悉的味道;另一方面,嘗試擁抱新趨勢,優化店內環境,利用線上平臺推廣,把“老廣風味”送到更多年輕人、游客眼前。
二礦農莊原為煤礦舊廠房,占地6000平方米,2024年1月由廣州二礦餐飲有限公司改造而成。“作為扎根白云區的本土企業,我們深刻感受到廣州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紅利,希望未來能夠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二礦農莊總經理龍禮沛說。
政策如何發力?
除了持續的政策支持,還有真金白銀的惠企措施
廣東一直非常重視餐飲業發展,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支持廣州舉辦各類美食節活動、謀劃建設國際美食城。
作為美食之都,廣州也一直把“食在廣州”作為這座城市最鮮明的標識之一。出臺《廣州市餐飲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5年)》,提出“強文”“強鏈”“強企”“強技”“引流”和“共建世界美食之都”等六大高質量發展行動,明確了廣州餐飲業的發展目標和方向。
同時,出臺《廣州市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圍繞提質傳統服務、挖掘升級消費、創新消費模式、打造特色空間、優化消費環境、強化政策支撐等六大方面,提出23條具體舉措、107項工作任務,搭建全市“一盤棋”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總體架構,為餐飲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市商務局撥付企業獎勵資金、市市場監管局有序實施餐飲服務連鎖企業食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除了持續的政策支持,還有真金白銀的惠企措施。去年以來,廣州為企業兌現獎勵資金超1億元,發放政府餐飲消費券1億元,創新推出“羊城消費新八景”“廣州精品美食周”系列活動,全方位激發餐飲消費活力。
遇見小面董事長宋奇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于2014年在廣州創立了遇見小面品牌,如今門店遍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多個城市,是全國第一大的川渝風味面館及第四大的中式面館,擬赴香港上市。“廣州非常好的營商環境和包容度,讓遇見小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宋奇坦言。
營商環境不僅體現在政策支持,也體現在完備的產業鏈。廣州擁有完整的餐飲產業鏈,江南果菜、黃沙水產、一德路海味干貨等專業市場在全國都有影響力,從開店到經營、設計到科技、食材到人才、工業到商業,餐飲發展所需的資源要素一應俱全,各類餐飲品牌應有盡有,為各類餐飲企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信心源自哪里?
來自優渥的營商環境支撐,也來自“潑天流量”的托舉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要破題,就必須提振信心,才能真正激活“一池春水”。
對于廣州而言,推動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不僅來自優渥的營商環境支撐,也來自“潑天流量”的托舉。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州接待游客總量達1.13億人次,同比增長6.3%。其中,入境過夜游客達260.5萬人次,同比增長14.4%。
“潑天流量”背后都是實實在在的消費力。今年上半年,文旅消費總額1621.8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入境文旅消費18.8億美元,同比增長16.8%。
近年來,廣州這座榮獲“中華美食之都”與“國際美食之都”雙料稱號的城市,也是全國唯一加入“世界美食城市聯盟”的城市,餐飲業發展勢頭更加強勁。
越秀北京路美食區、海珠廣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區、天河CBD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截至2024年底,廣州餐飲商事登記市場主體總數達24.8萬家,網點密度居全國之首,形成了“遍地有美食、街巷藏風味”的消費格局。去年全市餐飲營業額超千億元,增速領跑一線城市;今年1—7月,餐飲業營業額達776.12億元,持續實現正增長,整體保持穩健。
廣州的餐飲文化博采眾長,豐富多元,全市超過24萬家餐飲門店當中,粵菜門店數量全國第一,同時國內各大菜系及各國特色菜肴也在廣州蓬勃發展,與這座城市包容開放、生猛鮮活的特質高度契合。
餐飲業作為永恒的朝陽產業,不僅緊密關聯著經濟發展與就業保障,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廣州自古就是萬國美食博覽館,“食在廣州”享譽海內外,各類菜系、技法在這里碰撞交流。從南越王宮的青銅燒烤爐到珠江新城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廣州用兩千年將山海滋味煉成世界語言。
推動餐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視、政策的大力支持、企業的創新發展,唯此才能讓城市煙火氣持續升騰、讓經濟發展活力持續迸發。站在新的起點,十五運會體育盛事的腳步越來越近,廣州餐飲企業也正以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廣迎八方客,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舒心”,以餐飲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食客在廣州品嘗特色早茶。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