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質量發展 廣州亮點
        廣州向“蔚藍”要“綠色動能”
        • 2025-06-22 09:30:39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布局海洋能全領域開發 培育壯大海洋新能源產業

          海洋占有地球七成表面積,海洋能占了七成以上的全世界可再生能源儲量,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寶庫!從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南鯤”號投入試運行,到“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建成入列,再到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風電平臺“明陽天成號”在廣州南沙正式完成安裝……在全球海洋經濟與能源變革的浪潮中,廣州緊扣在天然氣水合物、波浪能、溫差能等海洋新能源開發方面的突出優勢,以及在裝備制造方面較強的產業基礎,著力培育壯大海洋新能源產業,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930fd72b0379cb149170.jpeg

        搭載海洋溫差能發電裝置的“海洋地質二號”船。

          大力推進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

          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作為一種高效的清潔能源,儲量巨大,如果能夠高效開發利用將優化我國的能源結構,實現碳減排。

          “我國海域水合物資源調查研究從1998年當‘小學生’開始,在學習中增長悟性,在實踐中鍛煉能力,在實干中積累經驗,直至今天我們獲取了各種賦存形式的水合物,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已成為同領域的領跑者。”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首席科學家張光學如是說。

          廣州在推進天然氣水合物產業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匯聚了國內外著名的天然氣水合物調查研究機構,在引領天然氣水合物產業發展上具有區位優勢、人才隊伍優勢、科技創新優勢和產業化基礎。其中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是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試采的主力軍,也是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技術研發與裝備研制的核心單位,分別于2017年和2020年成功實施了我國海域首次和第二次天然氣水合物試采。

          2024年11月17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在廣州正式入列,標志著我國在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夢想”號建成后將為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采產業化提供重要裝備保障,進一步提高我國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有力支撐我國實施大洋鉆探國際大科學計劃。“目前我們正在全力推進天然氣水合物第三次勘查試采工作,力爭2025年底前實現生產性試采,2030年進行產業化示范開采。”該負責人介紹。

          針對天然氣水合物這一重要的“藍色能源”,廣州正以前瞻性眼光提前布局。加快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作為我國首個深海資源領域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引領世界可燃冰產業化的發展,搶占海洋能源科技戰略制高點。未來,廣州將推動各類創新資源、產業資源向天然氣水合物研發和商業化體系集聚,促進天然氣水合物研發成果轉化應用和在穗產業化,“將強化實驗分析裝備、鉆采裝備、生產與加工裝備、水下作業裝備、深水資源開發通用設備及零部件等核心鉆采裝備制造,同時規劃布局天然氣水合物總部基地和產業園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市海洋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潮汐能、波浪能、溫差能利用前景廣闊

          除了海底涌動著的天然氣水合物,海面上也蘊含了多種能源,包括潮汐能、鹽差能、波浪能、溫差能等。

          2023年8月,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牽頭研發的20kW海洋漂浮式溫差能發電裝置成功完成海試,標志著我國在海洋溫差能利用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可以把海洋看成一個大型的太陽能集熱器,表層海水的溫度和深層海水的溫度有一個溫度差。”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高級工程師、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中心工程開發部主任寧波解釋說:“在夏季,赤道附近的表層海水溫度在30攝氏度左右,水下800—900米的海水溫度則穩定在5—6攝氏度,這個溫差就可以用來發電。”

          在寧波看來,海洋溫差能利用前景非常廣闊,“不僅非常穩定,有效發電時間還很長,而且是一種清潔能源,在‘雙碳’目標下,我國對于海洋溫差能發電技術的研究與投入力度正在逐步加大,預計未來3—5年會有更大的發展。”

          而廣州完善的產業配套為海洋溫差能的發展提供強大助力。成功完成海試的這套溫差能發電裝置國產化率達到100%,寧波表示,廣州南沙具有以美的為龍頭的空調制冷企業集群,以廣汽為中心的電氣儀表供應商,以黃閣鎮為核心的機械制造能力,以及以黃埔文沖和廣船國際為代表的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相關的人才、設備等資源豐富,區域優勢明顯,非常有利于發展海洋溫差能產業。

          不僅如此,廣州在波浪能設備的研發制造上也走在前列。2023年6月,由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南方電網等單位研發的“南鯤”號波浪能發電裝置,在廣東珠海投入試運行,標志著我國兆瓦級波浪能發電技術正式進入工程應用階段。整個裝置平面面積超過3500平方米,重量達到6000噸,每天最多可發電2.4萬度,相當于3500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量。“南鯤”號也被稱為海上移動充電寶,能為遠離大陸的島礁提供穩定能源,支持海水養殖、旅游開發,甚至機場和港口建設。

          科技前沿突破 為海洋物聯網供能開辟新方向

          在海洋新能源領域的發展中,科技研發始終是貫穿其中的核心脈絡。2023年10月,廣州藍色能源研究院在黃埔區成立,該研究院專注于海洋藍色能源、微納傳感技術及產業孵化。其研發的面向海洋物聯網的新型供能系統——摩擦納米發電機是一種創新的機電轉換技術,利用接觸起電和靜電感應的耦合效應,將機械能高效轉化為電能,適合收集海洋環境中豐富的低頻、隨機機械能,如海浪、海流及海洋生物活動產生的能量,為海洋物聯網供能開辟了新方向。

          “浮子型波浪能摩擦納米發電機可有效收集水面及水下不同深度的波浪能并轉化為電能,滿足多種海洋儀器和傳感裝置供電需求”,藍色能源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洪占勇介紹說:“目前項目處于中試階段,產品已完成樣機驗證,產業化條件基本成熟。而且該納米發電機結構簡單、可靠性強,制作材料為大規模工業化原料,成本低于其他發電技術,且體積小、不占用陸地面積,發電不受晝夜和天氣影響。”

          從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前沿突破,到全力推動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再到海洋能全領域開發的系統布局,廣州這座千年商都正以向海圖強的氣魄,將藍色能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為世界海洋新能源產業發展貢獻更多“廣州智慧”與“廣州力量”。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亚洲成年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另类少妇17p|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