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青年“金點子”成為高質量提案
日前,在廣州政協文史展示中心,一場充滿青春氣息的交流活動正在進行,廣州市政協提案委和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相關負責人正在向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的師生們介紹“青年百姓提案”專項活動。“以前覺得‘高大上’的提案原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身邊事還是關于廣州發展的想法,都能通過‘青年百姓提案’平臺發聲,當課堂里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概念變成手中可提交、可追蹤的提案,理論就‘活’了。”有學生代表感慨地說。
日前,廣州市政協辦公廳與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廣州市青年聯合會、廣州市學生聯合會聯合印發了《“我為廣州‘十五五’規劃建言”——“青年百姓提案”征集活動方案》,面向大、中學生,社會職業青年,正式啟動2025年度“青年百姓提案”征集工作。
青年是城市發展的活力源泉。近年來,廣州重點圍繞“青年成長發展”和“城市高質量發展”兩個方面,發動青年建言獻策,提升青年參與城市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2023年起,市政協辦公廳啟動“青年百姓提案”專項活動,動員全市青年使用“百姓提案”征集小程序,使其心聲和建議通過政協提案辦理的方式,轉化為城市發展的“金點子”。
“一對一”輔導打磨 培育青年建議
據了解,為了把青年的“金點子”轉化為高質量的提案,團市委掛牌成立了“青年百姓提案”工作聯絡站,組建了“青年百姓提案”遴選委員會,邀請政協委員“一對一”輔導打磨,把青年建議培育成為正式提案,經審查立案后由政府部門承辦,確保青年的意見建議能夠落地見效。
“海歸”方恒亮是最早提交“青年百姓提案”的青年之一。他結合個人親身經歷和工作實踐,提出了“加快海歸青年社會融入,助力廣州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在指尖輕觸‘百姓提案’小程序界面時,我觸摸到了數字時代的參政議政新窗口,這也使我增強了聯系青年、幫助青年的主動意識。”方恒亮認為,“青年百姓提案”活動的開展,可以不斷提升青年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同時也能使城市治理更精準地回應青年發展的需求。
廣州對青年發展更友好,青年對廣州的發展更有為。目前,市政協已收集83件質量較好的“青年百姓提案”,由市政協委員逐步分批認領培育。
市政協委員劉朝華認領培育的《關于深化穗澳交流,打造兩地青年常態化交流平臺的提案》,推動完善了穗澳青年服務聯絡機制,助力打造了一批穗澳青年交流活動品牌,為澳門青年融入廣州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市政協的支持下,我與‘青年百姓提案’人、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及一線工作人員共同探討可行性與推進措施。”劉朝華說。
青年建言獻策 賦能城市發展
“青年百姓提案”專項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團組織紛紛主動對接、形成合力。番禺區拓展“政務曉屋”、委員工作站等平臺功能作為“青年百姓提案”工作載體,南沙區組織“青年百姓提案”分享會,黃埔區依托“靠埔青年青春圓桌會”議事平臺,鼓勵青年聚焦身邊事、身邊物提出青年聲音,助力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這座城市讓“青年百姓提案”在青年友好型城市的氛圍中“向上扎根”。
一件件“青年百姓提案”,為城市發展注入青年的智慧與熱情。5月4日是五四青年節,廣大青年正以參與者的姿態,與廣州這座城市的發展同頻共振。每一次深入的調研、每一場熱烈的討論、每一份反復打磨的提案,都在塑造著青年與城市的聯結。青年與廣州,正以提案為媒,在這場雙向奔赴中,寫下屬于新時代的“花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