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有專科、專屬、專類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區11個 保存木本花卉植物961種
近日,廣州木本花卉專類植物展示園(以下簡稱“專類園”)揭牌成立。作為“1+3+N”城園融合體系的一部分,該園是首個華南國家植物園城園融合體系專類植物展示園,依托單位為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占地面積340畝。
目前,專類園園區建有精品植物保育區、野牡丹科植物保育區、杜鵑花科植物保育區、蘇木科植物保育區等專科、專屬、專類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區11個,建成國內首個野牡丹科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建成國內首個簕杜鵑木棉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保存木本花卉植物96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5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12種。
廣州木本花卉專類植物展示園保存了木本花卉植物961種
記者了解到,近一年來,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與華南國家植物園積極開展聯合引種,對標華南國家植物園城園融合體系建設要求,高標準完成了植物資源引種登錄和掛牌工作,系統梳理植物科學和歷史文化知識,制作科普解說牌,圍繞遷地保護示范、生態文明教育等主題舉辦多次科普活動,達到城園融合體系專類植物園建設要求。
記者了解到,專類園持續加強植物資源保育,近期華南國家植物園與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共同開展遷地保育,雙方聯合赴西藏、云南等地開展植物資源科考和引種,廣州市新增保育植物約2500種,制訂科學的評價體系,開展木本花卉篩選工作,并進行推廣應用。
聯合科考小組在赴秦嶺地區開展植物資源野外科考工作中,重點考察了甘肅桃、旋蒴苣苔、長柱金絲桃等100余種野生植物,采集植物標本80余號,繁殖材料100余份,詳細記錄了采集材料的形態特征和生長環境等信息。此外,還聯合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共同前往西藏林芝開展以“加強榕屬植物及其傳粉昆蟲資源多樣性調查”為目標的野外科學考察工作,收集了包括墨脫榕、云南榕在內的10余種榕屬植物,上百份繁殖材料,采集植物葉片標本200余份和榕小蜂80余份。
據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技術員張繼方介紹,專類園培育了國內首個野牡丹新品種“天驕”,從此打開了野牡丹新品種培育的大門,截至目前培育野牡丹新品種8個。此外,還首次突破大花榮耀木、粉花蒂牡花等繁殖難點,實現了其產業化生產。“我們主要選取適應華南地區氣候的特色植物,對具有應用價值的植物進行引種馴化、開發推廣、繁育技術等研究。”
接下來,專類園將持續加強科學研究,系統開展種質創新、繁育技術等研究,以高水平科技助力綠美廣州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