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日,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暨福布斯中國創投高峰論壇舉行。本屆年會在史上規模最大的廣交會期間舉辦,廣交會展館所在的海珠區又傳來好消息——4月14日,首批入境旅客抵達琶洲港澳口岸,標志著廣州中心城區唯一的水上跨境口岸開啟試航。
今年以來,海珠區經濟發展保持強勁勢頭。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以下簡稱“琶洲試驗區”)6個新開工項目實現動工,動工率已接近五成;在騰訊、唯品會等招商企業帶動下,一季度海珠區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延續雙位數的高速增長;2022年海珠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8.02億元,增長14.8%……海珠正奮力打造廣州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海珠筑巢引鳳,連通大灣區,廣交天下客
培育數智經濟:琶洲打造廣州數字經濟產業的龍頭集聚區
“一日攬金近22億!海珠琶洲眼片區首批產業用地項目招商落地!”2023年3月24日,唯品會、大參林分別拍得琶洲中二區地塊建設唯品會時尚中心、大參林互聯網醫療國際創新總部。上述兩大項目在未來5年有望在海珠區實現營收超400億元。2022年四季度以來,中南鋼鐵總部、中國電信南方科創中心、唯品會時尚中心、大參林互聯網醫療國際創新總部、愛帛全國總部5個產業用地項目招商落地,出讓土地建設面積35萬平方米,總投資額超120億元,未來5年為海珠區貢獻營收超2000億元,納稅超30億元。
上述優質項目的落地,既是琶洲試驗區高速發展的縮影,也是海珠區產業先行招商理念的又一生動體現。海珠區聚焦琶洲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產業主題,產業用地招商落地了騰訊、阿里巴巴、唯品會等31個龍頭企業建設34個總部用地項目,涉及消費及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互聯網游戲、數字傳媒、數字新零售、數字航運等領域,重點項目總投資規模超1000億元。依托“邊來總部、邊建總部、邊育產業”的三邊工作機制,琶洲試驗區總部用地項目近三年營收、稅收年復合增長率分別接近50%、30%,涌現出10家超億元稅收貢獻的企業集團,琶洲已成為廣州數字經濟產業的龍頭集聚區、市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與定海神針。
在騰訊等產業用地項目帶領下,琶洲總部經濟氛圍愈加濃厚,抖音集團、三七互娛等數字經濟龍頭項目,歐萊雅、藥師幫、奇安信等細分領域領先企業相繼落地,數字經濟集聚海珠發展的態勢愈加明顯。數字經濟的代表性行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已經成長為全區六大支柱產業、GDP比重占比最大重點行業。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收571.2億元,同比增速22.5%,增速穩居全市前三,擁有行業營收超億元腰部企業59家。
點亮樓宇經濟:推動成為全市中心區經濟增長新亮點
如果說蓬勃發展的數智經濟助力琶洲試驗區成為廣州數字經濟產業的龍頭集聚區;那么,近年來持續點亮的樓宇經濟,則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先看幾組數據——
《2022年灣區·廣州樓宇經濟發展報告》指出,海珠區億元稅收樓宇全市占比22.5%,排名全市第二;2020-2021全市每棟樓宇進駐納稅500萬元以上企業數量平均2-3家,海珠區平均3家,也是連續兩年僅有2個保持均值穩定的區之一。
2022年四季度,海珠區1萬平方米以上商務樓宇共102棟,辦公面積總存量590.08萬平方米。琶洲試驗區商務樓宇凈吸納量達到12.95萬平方米,領先全市,占全市全年凈吸納量的68%,成為全市核心商圈中唯一凈吸納量保持正向增長的片區。
琶洲試驗區商務樓宇進駐企業中,TMT占比65%、消費品制造業占比17%、金融業8%、房地產建筑占比7%、其他行業占比3%,其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TMT占比接近全市平均占比37%的2倍。
市場用腳投票證明“科技創新到琶洲”成為趨勢。究其原因,是海珠區以“四個建立”創新舉措推動樓宇經濟全面提質增效。其一,建立樓宇經濟專屬服務官。海珠區梳理出招商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的102棟商務樓宇并指定專人跟進,目前各街道及相關職能部門共報送樓宇專屬服務官60余人。其二,建立樓宇經濟指標體系。圍繞建立樓宇經濟信息庫等三大目標,將樓宇經濟任務細化成可量化可考核的具體參數并納入區經濟專班績效考核范疇。其三,建立常態化“穩存促增”機制。以“四個一批”為抓手,全力“穩存量、抓增量”,推動樓宇經濟提質增效。其四,建立項目分類服務機制。針對掃樓暖企中發現的項目,對照“三率”要求(注冊率、納統率、納稅率)實行分類管理。
闊步向前
搶抓開放機遇:
推動大灣區一體化建設取得新成效
廣交會正在海珠如火如荼舉行,直通港澳的廣州中心城區唯一的水上跨境口岸也在琶洲順利起航……口岸的開通和廣交會的舉辦,可謂海珠區搶抓對外開放機遇的最佳注解。
海珠全力搶抓對外開放機遇離不開優越的營商環境,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離不開腳踏實地的產業招商?!爱a業鏈招商,講究的是差異化競爭。”海珠區投資促進局負責人就曾多次在招商交流會上提到,海珠區聚焦服務,根植“有事服務、無事不擾”的理念,組建成立首席教育、醫療、商事、稅務等服務官,為企業提供了從落戶到成長、從發展到壯大的個性化+全流程+有溫度的“滴灌式”精準服務。據統計,近年來海珠區累計為企業關鍵人才協調子女學位指標超150個,協調辦理重點企業人才綠卡100余張,為人才落實優診陪診超300人次。首創“夢想·家”人才安居服務計劃,累計為313家企業解決人才安居房4951套,惠及5336人。
在大參林集團互聯網醫療總監陳暉看來,選擇在海珠布局互聯網醫療服務等業務板塊,看中的正是琶洲優越的地理位置、互聯網產業基礎以及成熟的首席服務官服務體系。不僅給項目推進提供得天獨厚的“地利”環境,同時也為引進人才和暢通產業鏈上下游提供無可替代的“人和”優勢。
基醫云是一家總部設在琶洲的醫療云計算“專精特新”企業,公司聯合創始人馬現廠坦言,不論是對稅收優惠政策的解讀和指引,還是為公司關鍵人才協調入學事宜,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海珠區提供的一站式服務“免去我們的后顧之憂”。
海珠區以差異化的“滴灌式”精準服務打造優渥的營商環境,引來一眾優質企業紛紛落戶琶洲選擇海珠,而紛至沓來的企業又為海珠區提供前行和發展原動力。
海珠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近年來一直位居前列,2022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8.02億元,增長14.8%。
2023年一季度,海珠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延續雙位數的高速增長,增速排名穩居全市前列,有效帶動海珠區營利性服務業增速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