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擔新使命、打造新平臺、迎接新機遇,在白鵝潭商務區、荔灣文商旅活力區、海龍圍科創區三大發展平臺帶動下,廣州荔灣高質量發展加速推進,奔跑之勢閃耀著嶄新的活力。
在第八屆廣州國際投資年會荔灣區平行分會上,荔灣區將以“奮進新荔灣,活力白鵝潭”為主題,向全球投資者展現荔灣區出色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營商環境、無限的投資潛力。翔實的《商務樓宇招商圖冊》《村鎮工業集聚區招商圖冊》《產業用地招商圖冊》,將三大平臺的豐富商機和盤托出,投資者所需信息一目了然。
奮楫揚帆,引領潮流之先;干字當頭,打開活力之門。據荔灣區商務和投資促進局介紹,將有14個重點項目在投資年會上集中簽約。圍繞“十四五”新發展階段,荔灣緊緊圍繞“一個定位、兩大引擎、三大平臺”戰略部署,高度契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牢牢把握“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步伐,充分發揮好荔灣產業、服務等方面的優勢,深入對接“港澳所需”“灣區所向”,廣佛高質量融合深入推進。
筑牢平臺:三大平臺齊奮進 活力白鵝潭展新顏
走進白鵝潭商務區,這里的建設熱火朝天,動能澎湃。商務區位于廣州中心城區和珠江前后航道交匯處,面積約36平方公里。無論是十三行時期還是改革開放后,白鵝潭兩岸都是廣州商業發展的重要陣地。如今,白鵝潭保留了中心城區沿江范圍稀缺的可開發產業用地,成為荔灣區未來發展主引擎。
俯瞰荔灣區白鵝潭商務區
白鵝潭商務區不僅是荔灣區升級打造的三大平臺之一,也是廣州市重點培育五大世界級地標商圈之一,建設國際一流商業地標。主要包括白鵝潭核心區、大坦沙、石圍塘、東沙四大片區,重點培育高端服務業、現代商貿業、特色制造業三大支柱產業,推動特色建筑與設計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兩大新興產業,積極構建“3+2”現代產業體系。
白鵝潭商務區積厚成勢,一系列重點項目、重要載體正齊齊發力。立白國際商務中心吸引特斯拉、星巴克、碧桂園等40家重點企業進駐。荔勝廣場吸引新三板廣州服務基地暨風投創投中心進駐并升級為華南基地。
八大重點項目全面提速。廣州國際醫藥港首期項目于2021年7月底正式投產運營,打造成為廣州市建設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醫藥商貿物流基地。廣船一期項目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已完成總建設量的70%。聚龍灣片區于2021年啟動首個項目改造,目前聚龍灣沿江景觀示范段和白鵝潭城市展廳已建成。珠實集團和太古地產擬攜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商業新地標和世界級濱水魅力藝術區。白鵝潭國際金融中心正在推進基坑施工。鵝潭一號總部T1棟主體結構已封頂,計劃2022年底全面封頂。東沙角水產交易園已完成地下室結構約70%。花地灣玉蘭苑項目正處于實施階段。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東)是亞洲最大的呼吸系統疾病診療中心,已進入試運營階段。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主體結構今年5月全面封頂,預計2023年建成。
白鵝潭商務區建設跑出加速度,荔灣另外兩大平臺的建設同樣你追我趕,新的機遇吸引著眾多高端要素向這里匯聚。
海龍圍科創區快馬揚鞭。總面積17平方公里的海龍圍科創區目前已引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產業項目13個,今年將有7個項目封頂、1個項目投產運營。大參林運營中心、僑銀總部大廈、北斗科技產業園3號樓已封頂,廣佛數字創意園二期園區建設穩步實施,愛莎國際學校已完成規劃驗收;嶺南V谷就園區商業載體已與沃爾瑪山姆會員店達成初步意向;珠江鋼琴創夢園新增約14家入駐企業。科創區內2個村鎮工業集聚區申報廣州市村級村鎮工業集聚區更新改造試點。荔灣區將加強制造業布局謀劃,推動形成“硬科技+實體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打造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廣佛科創產業高地。
荔灣文商旅活力區成果豐碩。荔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為全國副省級城市區縣級首個非遺保護中心。李小龍專題展覽館獲評“廣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永慶坊片區吉祥段“老城市新活力”展示館建筑主體已完成。
穩住大盤:
經濟運行穩中增效 投資建設成績亮眼
2022年上半年,荔灣區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工業穩健發展,筑牢經濟穩增長基本盤,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增長4.6%、4.5%,增速排全市第3名。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上半年,荔灣區固定資產投資額221.92億元,同比增長20.3%,增速排名全廣州市第一。48個市“攻城拔寨”項目完成投資115億元,年度投資計劃完成率84.6%,繼續位列全市各區首位。
消費活力不斷激發。2022年6月,在全市率先派發政府層面數字人民幣消費券紅包,與廣州市同頻共振,全面開展“羊城·荔灣歡樂購”消費券促銷活動,荔灣區政府消費券并疊加企業與銀行的配套資金安排共計5000萬元,力掀促進消費新熱潮。截至8月底已拉動消費1.65億元。
產業活力持續提升。現代商貿業高質量發展,推進茶滘里園區建設京東云茶倉,加快西關美食文化體驗館項目建設。高端服務業發展迅速,唯品會電子商務、品唯軟件等企業不斷壯大。特色制造業競爭力取得較大提升,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申報世界500強企業,航橋國際成功進入創新層,新之地環保、云曌醫療等企業計劃啟動掛牌工作。
優化環境:
良好營商環境助力荔灣高質量發展
高鐵、城際、地鐵交匯爆發式增長,荔灣轄內規劃地鐵13條、已開通5條、正在建設4條,將形成2個四線交匯的樞紐綜合體……
快速穿梭的軌道交通,是加速匯聚的發展要素,是荔灣不斷優化提升的發展環境。灣區時代千帆競發,活力荔灣加速突圍: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暢達便捷。目前,荔灣區著力構建“外聯內暢片區活”的道路交通格局,未來幾年,荔灣骨架路網將由“兩半環、三橫、兩縱”提升為“三半環、四橫、四縱”,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工程全面啟動,東沙隧道、如意大道、廣佛大橋、如意大橋東橋等重大交通設施建設有序推進,未來城區承載能力和要素聚集流通能力將更上一個新臺階。
營商環境良好,公共服務高效。近年來,荔灣區全面啟動營商環境5.0改革,推行131項改革事項。舉全區之力推動安商穩商工作制度化,深化首席服務官制度;完善人才服務政策體系,深入實施“荔灣英才”計劃,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環境。
創新資源豐富,發展潛力迸發。荔灣區現有國家級孵化器2家、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孵化器1家,孵化器孵化面積達到28.5萬平方米。鼓勵企業“上云上平臺”,推動花卉、茶葉、中藥材等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線下高新技術企業和科創載體培訓覆蓋250多家次企業、28家次孵化器和6家次眾創空間。
數說
20.3%
2022年上半年,荔灣區固定資產投資額221.92億元,同比增長20.3%,增速排名全廣州市第一。
首位
2022年上半年,荔灣區48個市“攻城拔寨”項目完成投資115億元,年度投資計劃完成率84.6%,繼續位列全市各區首位。
131項
近年來,荔灣區全面啟動營商環境5.0改革,推行131項改革事項。
率先
今年6月,荔灣區在全市率先派發政府層面數字人民幣消費券紅包。截至8月底已拉動消費1.6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