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秀,千年商都的核心區。
炎炎八月,夜間經濟消費活動正如火如荼進行,越秀區又迎來了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越秀)園區啟動建設,授牌首批10個產業園,以及三峽珠江發電有限公司再投項目、新疆中泰集團大灣區銷售總部、美的集團廣州市場運營中心項目等12個總部項目集體簽約等重磅消息……輪番登場的利好消息是越秀經濟的韌性與活力的最好展現。
今年投資年會上,越秀區分論壇的主題再次點出“融合”二字。作為廣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越秀區當前正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機遇,促進“老”與“新”融合,厚植越秀“老”底蘊,布局“新”動能,營造更好的投資環境,挖掘更多的投資潛力以及投資機會。
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鏈群 形成產業升級新支點
2022年投資年會上,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越秀)園區啟動建設,授牌首批10個產業園,加之不久前粵港澳大灣區(越秀)臨床前動物實驗服務中心揭牌,市高新技術企業協會生物醫藥行業專委會服務窗口上線等,頻傳的喜訊讓轄內生命健康企業為之振奮。
越秀經濟充滿韌性與活力,圖為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區,越秀區是全市生命健康資源最為集中的區域,總面積33.8平方公里,聚集了400多家醫療機構,平均每平方公里擁有超過10家醫療衛生機構;15家三甲醫院,占全市近四成,三甲醫院集聚程度位居全國前列……為了將醫療成果專業化、產品化,越秀正在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發揮廣州健康醫療中心在全市健康產業空間布局“一核引領”的核心示范優勢,圍繞臨床試驗與成果轉化兩條主線,打造廣州市創新藥物臨床試驗服務中心、中山大學知識產權轉移轉化中心等6個重大平臺,引進標點信息、太美科技、拓普基因等生命健康領域優質企業近50家,建成掛牌中華廣場、中旅商業城、江灣新城等10個生命健康產業特色園區(樓宇),重點建設生命健康超算廣州中心越秀分中心、數字醫療創新中心等重點項目。
除了生命健康產業,超高清視頻產業和現代金融業也是越秀區當前產業升級的新支點。轄內的花果山超高清視頻產業特色小鎮是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的永久會址,已成功舉辦了三屆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當前正圍繞已落戶的雷曼科技、索尼影像技術學院等62家行業龍頭及協會建立全鏈條產業生態。
再看現代金融業,越秀區內的長堤大馬路和海珠廣場文化金融商務區如今已聚集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深交所廣州服務基地、上海保險交易所南方服務中心等一大批金融機構,吸引了大豐銀行、北京人壽等58家持牌金融機構、近500億元民間資本入駐,金融業年增加值突破800億元,占到廣州金融業增加值比重33%。
當下,越秀正在“老”的基礎上布局“新”動能,正在培育形成現代金融、生命健康、超高清視頻等一批千億級產業鏈群,這些產業升級的新支點必將塑造出一片新的投資熱土。
建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范區”項目庫
作為廣州的中心城區,用“寸土寸金”來形容越秀最貼切不過。過去一年,越秀全區實現GDP3629.48億元,同比增長6.1%,總量保持全市前三。全市土地面積占比不足1/200的越秀區貢獻出全市近1/7的GDP,這一成績讓人驚羨。
為了突破空間限制,實現高質量發展,越秀區將重組空間格局,秉持“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堅定不移走“集約化、內涵式”發展新路,讓每一寸土地發揮最大效應。據越秀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越秀區正在全力打造越秀創建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范區”項目庫,首批入庫25個項目。
中部北京路步行街片區根植于千年城脈、廣州商貿業的發源地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源地的歷史人文資源,融合新業態進行升級改造。片區依托大小馬站書院街、高第街等一批高質量文商旅項目,升級傳統產業,引進新興業態。
千余個品牌、近60家老字號匯聚在北京路
往東,借助廣州市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契機,越秀區推動環市東、中華廣場兩大商圈有機串聯發展。今年7月至8月,越秀區以北京路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為核心,聯動海珠廣場、沿江路、環市東、中華廣場、東山口、二沙島等商圈,開展了超過100場促消費活動。此外,越秀區還通過燈光、音樂以及露營空間等推動商圈深層次聯動,聚攏消費者,活躍商圈經濟。
往西,越秀區最新透露了廣州火車站片區的升級改造方案——廣州火車站片區將升級為國際高鐵樞紐,串聯“花果山—流花—廣州站—瑤臺”238公頃范圍,打造會展服務、總部經濟、旗艦商業、科創時尚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簇群。這一規劃方案必將為越秀區凝聚最強勁的發展新動能。
“加減乘除”法
服務23萬市場主體
23萬市場主體,其中有86家世界和中國500強的區域總部;11個國家級產業平臺;65棟稅收超億元樓宇……一串串數字展現了千年商都核心區的經濟韌性和發展活力。長期以來,越秀區始終堅持以“大服務”提升行動為引領,創新出臺種種措施當好企業的貼心“服務員”,將“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理念貫穿各個領域。
5月,越秀區政務私聊機器人“艾小越”上線,打通了與16個部門75個平臺的數據接口,精準鏈接“網上辦”“掌上辦”,100%接入“粵省事”“粵商通”“穗好辦”“越秀人家”“越秀商家”等主流平臺服務,“一門戶”集成,直達辦事端口,直接服務企業與居民。
6月,越秀區產融服務平臺上線,這是廣州民間金融街十年建街的又一階段性成果。平臺依托越秀區內豐富的金融資源,引入銀行、金融創投機構、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以需求為導向,以科技手段賦能,助力中小企業破解融資難題。試運行一個多月,便吸引了超8000家企業注冊,放款規模超3000萬元。
7月,全市首個信用建設領域吉祥物“信羊羊”首次亮相,這意味著越秀區信用建設邁上新臺階。近年來,越秀區秉持“信用興區”發展理念,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其中首推的“信用管家”服務讓全區37棟樓宇、約1萬家企業受惠。37棟樓宇形成了全國首個商務樓宇“信用走廊”,還獲評第三屆“新華信用杯”全國優秀信用案例。
此外,今年以來,在省市相繼出臺的企業紓困政策的基礎上,越秀區跟進制定區“雙統籌38條”,累計減稅降費超20億元,減免房租6000萬元。
接下來,越秀區將繼續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的“加減乘除”法——升級營商環境5.0改革,為企業“加”油;降低準入門檻、減少辦理事項、縮短辦理時間,為23萬市場主體“減”負;增強區域金融資源配置優勢,推進“科技企業培育百千萬工程”、“越秀引才”計劃,健全“創、投、貸、融”科創企業一條龍服務,助力企業“乘”勢而上;深化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破“除”審批辦理藩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