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0日,第八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增城區平行分會暨市區合作交流活動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嶺南八月,佳果飄香,賓朋云集,共赴盛會。8月30日,主題為“海納百川增機遇,智造新城再出發”的第八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增城區平行分會暨市區合作交流活動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序幕。
廣州市副市長江智濤,市商務局局長洪謙,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陳德俊,增城區委書記趙國生、區長霍陽、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賢青、區政協主席丘岳峰,以及廣汽集團、越秀集團、廣州港集團、廣藥集團、廣州地鐵集團等26家市屬國企及世界500強行業領軍企業代表共140余名嘉賓參加。
會上,增城區政府分別與市國資委、26家市屬國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市屬國企與增城區企業簽訂10份具體項目意向合作書。通過搭建高效對接平臺,推動跨層級、跨區域合作深入發展,開啟了“市區國資聯動,攜手助力增城打造廣州東部智造新高地”的合作新篇章。
增城招商引資態勢良好,民間投資迸發出強勁活力。在本次活動上,投資50億元的萬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基地項目、投資42億元的新型先進化合物半導體全產業鏈項目、投資40億元的智光數字能源技術產業園等12個重點項目簽約落戶增城。簽約項目涵蓋制造業、半導體、新一代信息技術、能源及環保裝備、服務業、智能制造等領域,為增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注入澎湃動力。
趙國生在致辭時表示,近年來,增城牢牢把握“雙區建設”“雙城聯動”以及前海、橫琴平臺和《南沙方案》落地實施等發展機遇,堅持產業立區強區,逐步構建起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大格局基本形成,優質教育醫療配套不斷完善;聚焦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用心用力用情為企業排憂解難,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當前,增城正依托廣州東部樞紐規劃、增城開發區擴容提質以及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廣州科教城建設等契機,進一步優化發展空間。希望通過與市國資委共同搭臺,充分發揮國企央企的產業與平臺優勢和增城的區位、空間及營商環境優勢,吸引更多的優秀企業前來增城投資興業,共同推動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級別的大合作。
陳德俊表示,市屬國企和增城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和廣闊的合作前景。接下來,市國資委、市屬國企將充分發揮“公轉”作用,通過與增城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在加大相互產品和服務的使用、夯實“產業鏈”、延伸“資本鏈”、城市更新改造等方面共同強化市區產業協同,促進要素流動,充分發揮國資國企“產業鏈”+“資本鏈”的引領帶動作用,合力打造產業生態圈,共同服務全市發展大局。
霍陽在作增城營商環境現場推介時表示,增城具備“區位好、山水好、人文好、產業基礎好、發展平臺好、招商政策好、營商環境好”七大優勢,是名副其實的“七好之區、機遇之城”。今后增城將繼續樹牢“人人都是營商環境、處處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是營商環境”理念,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產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籌建工作機制,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為企業提供“媽媽式”服務,全力支持各類企業發展壯大。
市區合作牽手
26家市屬國企與增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作為A+H股整體上市的市屬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汽車集團,廣汽集團先后在增城建成以廣汽本田、五羊本田為龍頭的集整車和摩托車制造、零部件、物流配套于一體的大型產業綜合基地,并帶動40多家零部件、物流供應商在增城區投資建廠,為增城汽車產業鏈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活動上,以廣汽集團為代表的26家市屬國企與增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釋放出市區合作牽手共促高質量發展的重磅信號。“廣汽集團將自覺發揮市屬國企的‘公轉’作用,堅定攜手增城、服務增城、貢獻增城,促進增城區鞏固提升先進制造業能級,共同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貢獻新的力量。”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劉偉表示。
同樣看好增城發展前景的還有廣州市首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廣州無線電集團。2021年底,該集團下屬上市公司與增城區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計劃于2025年投資建成無人信息產業基地項目,打造集研發、智造、測試、仿真訓練為一體的無人信息產業基地以及具備航空飛行培訓能力的專業培訓基地。
“增城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核心區域、交通樞紐、創新高地和先進制造業重要增長極,是廣州未來最具發展潛力和空間的區域之一。”廣州無線電集團投資發展部部長、平云資本總經理鐘勇表示,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加強政企合作,以“實業+資本”雙輪驅動,基于“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理念,通過“價值共創、價值共享”,積極融入增城區發展大局,為傳統商圈提質擴容,發展新業態,助力增城經濟高質量發展。
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在促投資、穩增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國家級重大項目——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落地增城,一年多以來,依托該項目率先打造市屬國際班列運營平臺累計開通班列227列,出口貨值7.87億美元,通達10國17城,初步形成國內國際大循環、大流通的物流格局,推動廣貨走向全球。
廣州交投集團副總經理李更新表示,“十四五”期間,集團將加強與增城合作,爭取開行班列超1000列,發揮“廣貨廣出”放射型戰略經濟走廊功能,打造增城外貿出口的新通道。同時,加快推進11個“攻城拔寨”項目,在增城區將重點建設增天、從埔、增莞番等3條高速,將增城打造成為珠江東西兩岸核心要素資源的黃金通道走廊,強化增城在大灣區中貫通南北、承東啟西的區位價值角色。
聚力招商引資
前7月簽約項目預計總產值超2600億元
今年以來,增城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扣市委市政府“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戰略部署,牢固樹立“抓發展就要抓招商、抓發展必須抓招商”的鮮明導向,營造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濃厚氛圍。今年前7月,增城區新接洽投資額億元以上招商項目316個、新簽約項目118個、簽約項目總投資額超1900億元,簽約項目預計總產值超2600億元,注冊項目104個,其中新簽約先進制造業項目60個,新簽約投資規模超10億元的項目37個,同比增速保持雙位數增長,招商引資“基本盤”穩中向好。今年前7月,增城引進制造業項目占引進項目總數52.7%,項目協議投資額占總額79.34%;其中,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等高技術產業項目占引進制造業項目76.92%,投資總額占引進制造業項目投資總額79.2%。
耀眼的投資成績,是增城全力以赴開展招商引資的具體體現。目前,增城已構建形成國企(央企)、民企協同的投資格局。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增城引進項目118個,其中民營項目96個,占引進項目總數的92%,投資總額占所有項目總投資的91.52%,平均投資規模超20億元。截至7月底,與央企相關的在洽談、合作項目有7個,其中華電福新已投產,中企云商軌道交通、廣弘等項目成功落戶,華體集團已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中,中企云商軌道交通項目的投資方為中企云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大型央企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鐵物”)一級子公司,承擔中鐵物對外投資職能。中鐵物是中國鐵路“總后勤部”,承擔我國軌道交通運維等工作,在2021年中國500強中排名254位。
增城區積極完善招商工作機制,基本形成全區“一盤棋”大招商格局。今年以來,增城區制定印發《增城區2022年產業招商工作任務書》《增城區2022年產業招商工作任務考核方案》《廣州市增城區招商引資工作流程指引(試行)》等全區招商引資工作機制配套文件,提升招商引資工作實效。組織召開增城區2022年招商引資工作大會,及時分解目標任務并在會上下達任務書至各鎮街和各部門,壓緊壓實責任,有力調動各單位積極性,推動全區46個招商任務主體落實“管行業就要管招商、管項目就要管招商”職責,全區大招商格局基本形成。
民間投資活躍
“芯”“顯”“車”產業布局再添新動能
作為廣州東部先進制造業基地,增城堅持產業立區、制造業強區,增城產業基礎扎實:坐擁廣本增城工廠、北汽兩大汽車整車企業以及15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先后引進廣州市改革開放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超視界8K項目、投資112億元的維信諾模組項目。與此同時,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培育,休閑服裝、食品飲料、智能家居等產業轉型升級。
增城區一以貫之聚焦實體經濟,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創新與產業協同發展,重點培育“芯”“顯”“車”三大特色產業。
“增城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扎實、承載空間儲備量大,能很好支撐智能傳感器這樣的重大產業項目的發展需要。同時,營商環境好,生活教育醫療等配套設施齊備,交通四通八達。”知名半導體公司董事長孫臻表示,希望與增城實現優勢疊加,合作共贏,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推動智能傳感器國產化進程,形成產業集群,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高地。當天活動現場,某化合物半導體全產業鏈項目、某柔性半導體先進封裝測試項目等一批重點半導體項目也分別與增城簽約,增城正加快布局相關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鏈上發力構筑產業鏈“生態圈”。
聚焦汽車產業強鏈補鏈,投資50億元的萬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基地項目也在增城落子布局,未來將導入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汽車電子及相關配套產業,推動增城汽車產業與創新協同發展。
新型顯示產業領域,依托超視界、維信諾等龍頭項目,TCL科技產業園、清溢光電等項目也紛至沓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森林”更加枝繁葉茂。
此外,以江銅集團精密銅導體生產及研發項目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以智光數字能源技術產業園為代表的能源及環保裝備產業、以稻香田園康養谷項目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多元化產業項目的進駐,為增城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優化營商環境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媽媽式”服務
增城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長期以來,增城是廣州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直接享受“雙區”建設、“雙城”聯動政策疊加紅利。區域內交通優勢明顯,擁有廣州東部樞紐、增城站、廣州東部公鐵聯運等三大交通樞紐,以及4條國鐵、4條地鐵、3條城際、6條高速公路,30分鐘可達廣州中心城區,40分鐘內坐擁廣州、深圳兩大空港和黃埔、新沙兩大海港資源,1小時左右可達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環境宜居宜養,森林覆蓋率50.02%,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96%,擁有白水寨國家4A級景區,荔湖、綠道、碧道等旅游資源豐富,被譽為珠三角的“翡翠綠洲”;生活配套完善,擁有新塘和荔城兩大商圈,建有萬達廣場、永旺夢樂城、東匯城等大型商貿綜合體和長風凱萊等13家高端酒店。可就近享受華師附中、廣州二中等名校和市婦兒醫療中心、南方醫院等高端醫療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各項政策利好的加持,增城的營商環境優勢更加凸顯。在廣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引領輻射和支持指導下,增城既享有國家級開發區的政策優惠,又具有靈活高效的行政審批權限,制定了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科技創新等扶持政策,區內還設有企業服務局和一站式政務服務中心,對入駐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媽媽式”服務。
搶抓“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等重大發展機遇,近年來,增城更是將自身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發展大局中去謀劃推動自身發展,依托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僑夢苑、全國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等“國字號”引擎強勢發力,在深刻變革的發展形勢中找準定位,堅定朝著建設現代化中等規模生態城區的目標砥礪前行。
接下來,增城將堅持高質量發展,持續依托重大平臺建設加強規劃、聚焦三大主導產業狠抓招商、完善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布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向著“智造新城”的新目標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