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去年中國與新加坡簽署進一步升級《自由貿易協定》議定書、今年2月中新兩國互免簽證等一系列重要利好出臺,廣州與新加坡的經貿合作機遇也迎來新的篇章。
在3月12日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新加坡分會場上,兩地政府部門、科技創新企業代表、商協會70余人出席活動,圍繞攜手共建穗新發展新格局主題,共敘發展新機遇。活動由廣州市商務局、廣州開發區管委會、黃埔區政府主辦,廣州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和中新廣州知識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承辦。
穗新兩地經貿合作空間持續擴大
廣州市政府秘書長、廣州市商務局局長洪謙通過視頻致辭,向新加坡企業發出投資邀請,期待共同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和健康產業及其他新興產業。在2023年,廣州GDP達到3萬億元,總量在中國位居第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商品進出口總值連續3年雙雙超過1萬億元。累計有5萬多家外資企業,345家世界500強企業。2023年新增外資企業超過6600家,同比增長90%,再創歷史新高。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副司長陳淑瑜在現場致辭表示,作為省會城市的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節點。而中新廣州知識城是新加坡與廣州雙方推動深層次合作的重要載體,是新加坡企業到廣東創業的跳板,也是創新和產業發展的一座燈塔。根據在去年新粵合作理事會的三方簽署 (中新廣州知識城管理委員會,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和中新廣州知識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新加坡企業能利用專項措施來落戶中新廣州知識城,參與廣州乃至大灣區的發展。
一直以來,廣州與新加坡地緣相近,同為“一帶一路”上的重點城市,經貿合作基礎扎實。截至2023年12月,新加坡在廣州累計投資企業991家。
據了解,廣州作為跨國企業長期在中國布局和扎根發展的重要城市,為持續優化外資營商環境,在今年年初正式印發了《廣州市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若干措施》,從高質量吸引和利用外資、保障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加大外商投資支持力度、創新外商投資促進機制四個方面提出12條政策措施,持續增強外商投資的信心和預期。
中新廣州知識城戰略平臺優勢持續加強
隨著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實施方案》,今年廣州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提出要推動中新廣州知識城成為廣州活力創新軸的重要節點……中新廣州知識城持續釋放更強吸引力,成為新加坡企業乃至全球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路徑。
“通商中國”長期致力于推動新加坡與中國經貿文化交流合作,其總裁何致軒近期到訪廣州,發現不少廣州企業正在增資擴容,傳遞出多個正面積極的信號。而中新廣州知識城發展迅速,憑借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緣優勢正成為中新戰略合作的橋頭堡。
何致軒在會上表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逐步向知識型經濟轉型,廣州及中新廣州知識城將受益于此發展趨勢。通商中國將一如既往,努力促動更多新加坡企業和人才到廣州和中新廣州知識城投資興業。”
中新廣州知識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德隆在會上介紹了園內產業政策及知識城內的星展銀行、恩士迅、來恩生物和管輔能源科技等重點企業的發展情況。新加坡廣東商會會長李瑞武分享了幫助廣州企業在新加坡發展的情況。百吉生物醫藥、Star3D Material Development Co.負責人分享了企業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蓬勃發展的故事。與會嘉賓均表達出對投資廣州的興趣和熱情。
中新廣州知識城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三城一島”戰略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實際利用外資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都位居全國經開區第一位。2023年,全區新設外資企業超250家,同比增長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