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一線觀察
        聽全文  發布時間:2024-04-09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次數:-

        “新新”向榮 共創未來

          時代考卷,常答常新。

          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向縱深發展,“新質生產力”已成為當下各地謀篇布局的高頻詞,一場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深刻變革正在廣州推進,新質生產力不斷“上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在這里,每一家企業都在奮力拼搏,每一條賽道都充滿機遇?!八幕辟x能專項行動如火如荼開展,超過一百家企業將迎來“四化”改造升級的歷史機遇;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梯度培育機制不斷優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攀登的步伐鏗鏘有力。

          在這場高質量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廣州立足“昨天”的堅實基礎,不斷拓展“今天”的新賽道,把握“明天”的科技脈搏,鍛造“后天”的新動能。新賽道與舊賽道“兩道并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兩業融合”,行業龍頭與專精特新企業“兩端協同”。

          廣州,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也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無限的潛力,吸引著全球投資者的目光,向世界展示著一個嶄新的、更加美好的開放之城、創新之城、機遇之城。

        陽光灑滿珠江兩岸

          因地制宜 因時制宜

          傳統產業增“智”向“數”逐“綠”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過程,也是對既有傳統產業從有到優的重塑過程。

          廣州傳統產業覆蓋廣泛,門類齊全,積累深厚,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廣州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用新技術、新模式,為傳統產業注入新動能,推進傳統產業華麗轉身。

          在美的南沙工廠,裝配生產線安裝風輪時,一排排數百斤重的機械臂通過自主旋轉校準,實現卡口對接;在寶潔廣州黃埔工廠, AI、GPT等智能管理技術和智能質量管理設備,取代傳統的人工抽樣檢測,成為了生產線上的“守門員”;在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總裝車間,智能輔助系統參與設計,工業機器人與產業工人協同作業,一臺新能源汽車的下線時間,從60秒縮短到53秒……在高效、智能、數字化等關鍵詞賦能下,越來越多的廣州制造業車間收獲了代表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頂尖水平的“燈塔工廠”稱號。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智能生產線

          2024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開展“四化”賦能專項行動,推動100家企業“四化”改造升級,促進紡織服裝、皮具箱包、美妝日化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燈塔工廠”只是制造業競逐數智大潮中激起的浪花,放眼望去,珠江兩岸的生產車間早已經涌動起數字化、智能化的潮聲回響:在紡織行業,互太(番禺)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生產效率提高10%以上,生產成本降低5%以上,僅廢水處理綜合成本每年就可節省超1000萬元;美妝產業方面,借助大數據對全球不同地區消費者消費習慣和膚質的精準測算,廣州萊倩化妝品公司每年能多吸引近500個新客戶;定制家具領域,全球訂單正24小時源源不斷傳送到歐派AI工廠“智能大腦”進行審圖,憑借全流程協同、自動化與智能化的創新營銷和制造模式,讓消費者從下單到收貨,最快一周左右就能實現……這些生動的例子,一起構成了廣州傳統產業在順應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的趨勢中,實現生產組織模式的變革和效率提升、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嶄新畫卷。

          數智浪潮生生不息,在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傳統產業綠色降碳的趨勢同樣方興未艾。

          “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這是1923年法國建筑大師柯布西耶曾有的設想。如今,這一想象正在廣州變成現實。

          在逕下村,塔吊將一塊從工廠車間直接運來的房屋模塊構件穩穩地放在農宅地基,不用模板、不用綁鋼筋,只需灌漿錨固組裝,一棟安全耐久的模塊化新型農宅就建成了。工期節約40%、人工節省60%、建筑垃圾排放減少70%。

          廣州的建筑工業化除了做到“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還能讓房子變成“大型充電寶”。

          逕下村新型農宅項目融合采用“光儲直柔”新能源系統和被動式建筑節能技術,實現了建筑的超低能耗。綠色建筑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建科技副總經理、總建筑師樊則森介紹,一方面,在建筑屋頂鋪設光伏,將屋頂變為發電設施,給電動汽車供電;另一方面,將電動汽車電池作為儲能系統,用電動車的富余電能再向建筑供電。300平方米的新型農宅月均發電可達870千瓦時,光照充足時完全可以實現用電自給自足。

          村民住上可以發電儲能新房子的日子越來越近,而一場關于能源的低碳綠色工程,也在廣州上演。據介紹,全球領先的工業氣體和工程公司林德公司,計劃與廣石化等企業合作,在廣州進行氣體管道管網改造,為廣石化提供可靠的工業氣體供應。林德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西南區負責人易岷介紹:“通過管道改造,在生產要素沒有任何增加,而且實現節能減排的情況下,項目對廣石化的工業氣體供應能力從1.2萬立方米/小時,擴大到4.1萬立方米/小時,是一個典型的新質生產力項目?!?/span>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廣州積極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探索適應時代潮流的發展之路。在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引領下,廣州傳統產業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

          以新引質 攀高而行

          新技術“點石成金”催生新產業新動能

          在藍天和地面之間,一個萬億級產業正在崛起,來自廣州的“天空之隊”正蓄勢領飛——

          3月29日,隨著一架無人機將血液標本用7分鐘時間送達5公里外的醫院檢驗科,廣州首條常態化“低空生命線”正式開通。

          3月8日,廣州小鵬匯天、億航智能和廣汽三家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制造企業,聯袂上海峰飛齊聚珠江新城CBD,飛行汽車首次飛越廣州CBD。

          2月春耕時,位于廣州市黃埔區的極飛“超級農場”開始使用農業無人機進行水稻撒播,此前新疆的“超級棉田”通過應用廣州極飛科技“無人機+智慧農業”方案,實現了“兩個人管理3000畝棉田”。

          今年1月,全球首個取得適航證的“空中的士”、國產自主研發的億航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成功搭載乘客在廣州完成全球商業首飛演示,讓出門“打飛的”的夢想照進現實。

          當前,低空經濟已成為全球城市競相搶跑的“黃金賽道”。作為開拓萬億級規?!靶滤{?!钡膽鹇孕孕屡d產業,它正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具有明顯的新質生產力特征。幾家大放異彩的龍頭企業均誕生在廣州,并非偶然。

          “廣州是億航智能誕生、發展和成長的福地,也是億航智能全球首個空中交通試點城市?!眱|航智能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胡華智表示,“過去十年,企業的發展得到了廣州市各級單位的全力幫助和支持,在圍繞無人駕駛航空器載人及載物方向的產品研發、應用場景打造、商業模式建立等方面取得了眾多領先全球的行業里程碑。”

          事實上,億航智能是廣州在多年積累基礎上全面發力低空經濟的縮影。記者了解到,在制造端,廣州既在差異化賽道上擁有小鵬匯天、億航智能、廣汽三家長期致力于電動垂直起降和飛行汽車研發制造企業,也在無人機領域擁有電子五所、極飛科技、華科爾等多家企業機構,涵蓋研發制造、檢測認證、飛行運營和服務保障全產業鏈。在運營端,白云機場FBO已成為全球領先商務航空基地,已聚集十多家專業商務航空公司。

          目前,廣州市委市政府正在全面布局產業發展,推動出臺《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規劃》《廣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針對低空出行商業化基礎設施不足等瓶頸問題,全力推進廣州低空數字空域和智聯網建設。隨著國家三部委出臺的《南沙意見》賦予廣州南沙“參與制定并推動實施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技術標準”“研究建設區域無人體系管控調度系統”等新使命,這座“天空之城”雛形漸顯。

          把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到產業發展中,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和豐富產業資源優勢,突出改革創新充分釋放政策紅利,推動新技術“點石成金”……從另一個角度看,低空經濟是透視廣州加快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窗口。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向新的質量形態躍升,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去年,廣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近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30%,“車顯芯藥”大項目加快建設,“專精特新”“獨角獸”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廣汽埃安入選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車“燈塔工廠”,粵芯成為大灣區首家量產十二英寸晶圓制造企業。

          向“新”而行,向“高”而攀,廣州點燃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引擎”,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培養“金手指” 打通“快車道”

          以深化改革構建新型生產關系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發展的命題,也是改革的命題,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

          完善“企業出題、科技界答題”的科研成果供給機制,通過市場化決策“領投”科研項目,建設研究院培養“技術經理人”……近年來,廣州致力于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指揮戰斗”,從機制變革到實踐創新,建立以企業為主體、需求為牽引,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

          去年印發的《廣州市壯大科技創新主體促進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提出,支持“鏈主”企業、龍頭企業和領軍企業牽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的創新聯合體。不僅如此,市科技局發布的該重點研發計劃的申報指南,改變了過去請專家列明詳細研發方向的方式,把“指揮棒”交給“鏈主”,讓企業成為科技創新“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廣州實驗室副主任、生物島實驗室主任徐濤看來,人才是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關鍵。

          今年1月20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首臺國產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在廣州發布,其背后,是科學家聯手工程師、學界聯合業界的“組隊攻堅”。早在2016年,徐濤聯合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孫飛啟動透射電鏡有關研究,2020年,一支體系完整的透射電鏡研制工程技術團隊“集結”在廣州,既有來自國內外學界的科研人才,也有在產業界深耕掃描電子顯微鏡多年的領軍人物。

          在人力資源紅利減少、人才資源紅利增加的當下,廣州正加大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廣州新增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平臺86家、國家級領軍人才48名,新增6位兩院院士(含外籍)為歷年之最;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388.82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40.63萬人。

          值得關注的是,華南理工大學獲批建設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獲“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時任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總工程師蘇權科以“工程師序列”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越來越多一專多能、善于解決復雜問題的工程師正從廣州出發,奔赴國家所需之處。與此同時,廣州實施基礎研究人才“啟航”“續航”“領航”計劃,連續5年計劃總投入約10億元,首批支持超1800名青年人才在穗開展原始創新。

          “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企業家,培育具有‘院士基因’的青年科學家和‘企業家基因’的創業者,推動人才蓄水池‘由淺到深’?!痹谌懈哔|量發展大會上,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表示,新的一年,廣州將緊緊抓住新質生產力這個核心,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核心能力,讓更多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讓科技創新的“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增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好用 |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JLZZJLZZ少妇|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裸男gv网站|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免费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最大免费视频网|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