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城區,位于廣州市東部,珠江三角洲東北角,是廣州東部中心重要承載區。
眾山環抱,一江穿城。增城被譽為“珠三角翡翠綠洲”,自然稟賦和歷史文化內涵豐厚,嶺南水鄉景色宜人。
如今,增城立足自身優勢,把握時代機遇,以創新為韁、以產業為鞍,以蓬勃姿態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眼下,2025年“羊城八景”評選活動正如火如荼進行,增城區推選八大景點(區)參評,共繪羊城新景!
景點(區)介紹
命名推薦:仙姑家廟
何仙姑景區

何仙姑景區位于增城區小樓鎮小樓圩,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是增城八景之一,由何仙姑家廟、瓦上仙桃、仙姑井、何仙姑寶塔、鐘樓、何仙姑商業街、千年仙藤園、仙桃園等名勝景點組成。
何仙姑是道教八仙中唯一的女仙,根據《辭海》等書籍資料記載,何仙姑的家鄉是增城區小樓鎮,同時全國唯一的何仙姑家廟(以家為廟)也坐落小樓鎮,何仙姑文化是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范圍內增城傳統本土文化的重要象征。
如今,小樓鎮以自然生態為基底,推進何仙姑文化要素產業化,打造大灣區首個沉浸式仙道文化融合生態度假的旅游目的地。
命名推薦:棲云絲苗
丹邱村、白水山、朱村絲苗米稻田公園、七彩澳游世界、星羅紀大森林

棲云絲苗包含丹邱村、白水山、朱村絲苗米稻田公園、七彩澳游世界、星羅紀大森林五大景區景點。
“白水丹邱”是增城古八景之一。丹邱村位于朱村街北部,坐落于白水山麓,毗鄰七彩澳游世界景區,是廣東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村。
白水山是絲苗米發源地,建于1999年,天然的植物寶庫,森林覆蓋率高達94.68%,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朱村絲苗米稻田公園,已建成規模3500畝的5G智慧稻場,核心區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輻射帶動3萬畝以上,是粵港澳大灣區罕見的連片生態良田景觀。
七彩澳游世界,是以袋鼠為IP,集游樂+教育+康養于一體的親子生態文化旅游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星羅紀大森林景區位于白水山另一側,是一家以生態觀光旅游為主的國家3A級景區,更是自然與人文共鳴的奇幻山谷。
命名推薦:白水仙瀑
白水仙瀑景區(白水寨旅游區)

白水仙瀑景區坐落于增城區派潭鎮,是國家4A級風景區,有廣東“山水名片”之稱。428.5米的中國大陸落差最大瀑布聞名遐邇,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瑰麗翡翠”。
為使游客在登山觀瀑過程中獲得最舒適的游覽體驗,園區內規劃了多條登山路線。從“天南第一梯”至頂峰的9999級石階被譽為廣東最長的登山步道,沿途的“會仙橋”“雙龍匯”“神龜游”等仙瀑十景更是以雄奇、秀美而著稱。2005年,經廣東省政府批準,白水寨成功設立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如今已成為大灣區頗具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
命名推薦:南樵古韻
南香山森林公園、蓮花書院、百花古寺

南香山歷史悠久,與西樵山、羅浮山鼎足而立,合稱“廣東三樵”。南香山森林公園地處廣州東部樞紐核心區、面積1051公頃,是東江乃至珠江航船的天然航標,是廣州東部樞紐區域內著名的生態地標,發揮著無可替代的生態屏障作用。
南香山森林公園區域內包含蓮花書院和百花古寺兩大核心文化景點。
蓮花書院為明代大儒湛若水所建,體現明代儒學教育傳統,為全國唯一經考古發掘且保存完整的湛若水書院遺址,依山勢呈五級平臺布局,兼具歷史與學術價值。
百花古寺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廣州最早佛教寺院,以“先有百花,后有增城”的歷史地位聞名,佛教淵源長,傳承東漢佛教文化,設有戒律學院、禪修學院等,融合儒釋道精髓。
命名推薦:正果老街
正果老街景區

正果老街景區位于增城區正果鎮的核心區域,是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的重要節點之一。
2019年,正果老街成功入選廣州市五大特色美食街區。2021年,正果老街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24年,正果鎮獲評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鎮。
2024年10月“魚躍龍門 修成正果”品牌IP大賽圓滿完成,活動進一步擦亮“修成正果”文化品牌,推動形成正果老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篇章。
命名推薦:荔湖夜月
荔湖公園、荔堤

荔湖夜月,以荔湖公園、荔堤為代表,荔湖公園湖水清透、水天一色,環島與環湖碧道、荔堤燈光璀璨,湖光山水交相輝映,在夜晚呈現出多層次的水面景觀,融合周邊城市中心的繁榮之光,流光溢彩中不乏溫馨暖意,是夜幕降臨下荔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未來,荔湖街將繼續立足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以荔湖夜色為著力點,發力培育兼具文化特色、年輕化、沉浸式、互動強的夜間文旅新業態,豐富新消費供給,實現文旅資源流、人流、經濟流的匯聚,推動荔湖經濟高質量發展。
命名推薦:增江畫廊
荔韻公園、鶴之洲濕地公園、圣皇洲島、雁塔、風塔雙塔、1978電影小鎮

增江畫廊位于增城區,全長約40公里,依托增江河道綜合整治工程而建,是國家水利風景區。景區面積達35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0.5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高達95%,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標準,呈現出“河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美景。
增江畫廊的歷史人文底蘊深厚,是嶺南文化、廣府文化、民俗文化和名人文化的匯聚之地。隔江對峙的雁塔和風塔,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是“雙塔鎖江”的標志性景觀;1978電影小鎮(國家AAA級景區)由原糖紙廠改造而成,保留了舊廠房的記憶元素,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聚集地;何仙姑家廟、倉沮圣廟、正果老街和正果寺等歷史古跡,承載著增城的千年歷史和人文精神。
命名推薦:掛綠鳳鳴
掛綠母樹、鳳凰山公園

掛綠鳳鳴位于增城區荔城街核心商圈,其中掛綠母樹和鳳凰山公園是景區最具代表性的兩大景點,分別以獨特的荔枝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觀吸引著眾多游客。
2002年,10顆掛綠老樹的荔枝果被拍賣,其中重量為18.8克的第一號“掛綠”以55.5萬元的天價售出,創下吉尼斯紀錄。2012年,“增城掛綠”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18年,“增城掛綠荔枝”評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掛綠荔枝品牌價值超億元,帶動全區荔枝產業升級。
鳳凰山公園在掛綠母樹附近,里面有著被稱為增城八景之一的鳳臺攬勝。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