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暖花開的三月,依山傍水的荔湖湖心島上,合景生命健康中心項目的生命健康展廳已對外開放,國際生命科技創新中心酒店和23棟獨棟建筑正如火如荼建設。
這是一個以引進生命健康、醫療器械等現代服務企業為主體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目前中心酒店主體結構已完成了三分之二,23棟獨棟建筑預計今年底竣工,可容納88家優質企業進駐。”項目負責人陳紫薇介紹道。
合景生命健康中心項目的落戶建設,是廣州增城區狠抓招商引資,打造宜業宜居宜養宜游優質生活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增城創新境內外小分隊招商、重大活動平臺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引進了超視堺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廣州國顯(維信諾)第六代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華南總部、平安(增城)科技硅谷、廣州前海人壽醫院等一批龍頭項目,加快構建起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大健康等主導產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招商“走出去” 項目“引進來”
地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有一批優勢品牌企業做支撐。
過去五年,增城區領導和相關部門領導先后帶隊赴境內外開展投資促進和經貿活動超150批次,拜訪了豐田、西門子、本田等一批知名企業,推動了一批重大項目落戶。
增城先后舉辦20多場大型招商推介活動、組織參加50多場次高端招商對接會,大力宣傳增城宜居宜業宜養宜游的環境,挖潛儲備了一批優質項目。
除了向外促增量,增城還努力向內挖存量。通過開展“以商招商”,增城推動江銅、中新汽車、索菲亞、百能等本土企業增資擴產,推動豪進、中譽等本土企業加大投資,擴大業務范圍,提升企業競爭力。
機制“更完善” 隊伍“更專業”
為提高招商引資專業化水平,增城制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區招商引資工作的方案》《增城區貫徹落實廣州市關于進一步完善招商項目質量評估體系工作相關精神的通知》等文件,組建區投資促進和籌建服務中心,規范招商工作流程,構建起了以2個專職招商部門為“主力”、5個行業主管部門為“助攻”、13個鎮街為“后備”的“2+5+13”大招商格局。
不僅如此,增城建立了招商督辦考核機制,將招商引資工作納入鎮街經濟社會發展績效考核;建設招商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招商信息統計的高效化、信息化。
同時,增城積極與社會招商中介機構對接,在項目引薦、大型招商推介活動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廣泛凝聚起全區招商引資的強勁力量。目前,全區備案登記招商中介62家,中介機構推薦的思瑞克斯、維布絡安舍、中鎵科技集團總部等項目已落地建設,累計兌現招商引薦獎勵超193萬元。
聚力“搭平臺” 發展“拓空間”
圍繞提升項目承載力,增城將打造產業平臺作為招商引資的環節之一,積極騰退空間,筑巢引鳳。
國家級增城開發區是增城現代化產業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為充分發揮開發區的“主引擎”作用,近年來,增城實施“一區多園”發展模式,將仙村產業園、中新科技園、寧西產業園等具備良好產業基礎的園區整合并入開發區,實施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基礎優勢、政策優勢和服務優勢共享的政策。
2020年,“一區多園”管理面積擴容到99.9平方公里,開發區核心區實現規上工業產值610億元(不含廣本),年均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194億元,年均增長41%;商品銷售總額2614億元,年均增長38%。
除了大力引進大項目,增城還以“拓園區、拓對象、提效率、造環境”為抓手,加快僑夢苑“一苑多區”建設,著力培育新動能。目前,全區已陸續掛牌9個僑夢苑分園區,認定總面積超過22萬平方米。
富士康科技小鎮、寶盛國際創新中心、珠江國際創新中心等社會資本投資的創新載體也在利好政策支持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吸引了一批優秀高端人才和創新創業項目進駐。
出臺“好政策” 產業“強支撐”
“一個項目落地,除了考慮區位地理優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的扶持政策力度。從2019年以來,增城陸續出臺了包括產業、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力度可謂全國區級一流,這對企業來說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寶盛國際創新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
落戶在增城開發區,這家以生物醫藥和健康醫療為主導產業方向的園區已吸引了歐化藥業、星創視界、迪安診斷、達博生物、羅氏診斷創新(實驗)中心等創新創業企業進駐。
在高質量項目落地的背后,是增城產業政策的有力支撐和營商環境的加快改善。
出臺招商引資獎勵辦法、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扶持辦法、服務企業二十條、外資十條、商務發展資金管理辦法、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扶持辦法 、促進超高清視頻及新型顯示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加快推進企業上市掛牌工作扶持辦法、促進文化旅游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高端服務業政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政策等,增強政策對產業發展的引導作用;實施創新創業領軍團隊(人才)支持計劃、人才獎勵支持辦法、促進僑夢苑創新產業集聚的政策舉措等,提高地區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設立高質量發展基金、鄉村振興基金、文旅產業基金等,為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務……
通過不斷在產業支持、人才服務、科技創新、投融資等方面加強政策供給,越來越多優質品牌企業被吸引而來,為增城的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蓬勃活動和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