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奶企愛競花市標王
海珠花市
越秀西湖花市
到迎春花市“行花街”是廣州市民重要的過年習俗。這幾年,“廣州過年 花城看花”的城市名片在海內外逐步走紅,“行花街”也成為越來越多游客到廣州旅游的熱門選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多方走訪,梳理近年廣州花市招標走勢,探尋背后的經濟門道。
看重宣傳效果
83萬元競得“標王之王”
廣州11區迎春花市明天全面開張迎客。根據公布的各區花市競投情況,全市標王依然花落越秀西湖花市,競拍價為53.8萬元。第二名是海珠花市,標王中標價為20.01萬元。天河花市排名第三,標王價格為13.01萬元。荔灣花市緊隨其后,標王價格為4.208萬元。
今年四個中心區花市的標王,除了越秀西湖花市標王被南沙現代農業產業集團公司首次奪得外,其他三個花市標王均為此前幾年“壟斷”標王的奶企:海珠、天河花市標王同為風行牛奶,荔灣花市為香滿樓牛奶。本地幾家奶企幾乎“壟斷”了近四年中心區花市的標王。2018年,在奶企之間的激烈競爭中,越秀西湖花市標王由廣州本土企業風行牛奶以71.8萬元的價格競得,該價格目前仍是廣州花市最高的“標王價”。為什么奶企都愛扎堆花市競標,不少受訪奶企負責人表示,每年在花市展銷的效果非常顯著,不僅現場產品賣得好,如果競得標王,自家品牌在媒體上也能露露面,宣傳效果物超所值。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標王之王”,就是83萬元競得全國首個花市品牌商標“越秀西湖花市”今年使用權的燕塘乳業。而在去年,燕塘以80萬元競得該商標當年的使用權。廣東燕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事業部副總監盧建峰告訴記者,他們希望通過該合作讓更多人了解花市這一特色民俗,也通過越秀西湖花市平臺將產品更好地進行市場滲透。從2018年起他們就與越秀西湖花市、廣府廟會合作開發廣州特色民俗文創產品,推出新春限定版酸奶,反響非常好。
緊隨城市脈動
逛花市一路向東
作為近五年廣州中心區唯一標王價格持續上漲的花市,海珠花市可謂走勢凌厲。最近四年,海珠花市不僅標王價格一路上漲,從8.18萬元、10.09萬元、11.8萬元提升到20.01萬元,今年比2019年大幅上漲近七成;競投會總收入也在持續增加,2017年至今的四年分別是:157萬元、179萬元、209萬元和271萬元,今年更比去年增加62萬元,增幅近30%。
持續上漲的行情背后,海珠花市吸引力何在?海珠花市牽頭單位海珠區機關事務局局長王小楠告訴記者,海珠花市是全市唯一的江畔花市,區位優勢優越,過去雖然交通不算太方便,但人氣穩居全市前三,而且每年收集的問卷顯示,在多個花市經營的檔主表示海珠花市的營收比較可觀。今年隨著地鐵8號線同福西站開通,海珠花市有了鄰近地鐵口,預計人氣會更高。
投得海珠花市標王的廣州風行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陳真則表示,今年對海珠花市標王是志在必得,因此報出了20萬元的高價,除了旺丁旺財的人氣,他們更看重海珠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電商集聚的新脈動,與企業在傳統上創新,布局互聯網+大力發展O2O平臺的定位十分吻合。
從海珠花市所在的濱江西沿著珠江一路向東就是琶洲,這里是廣州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都有不少市民晚上逛完海珠花市,一路沿著珠江到新中軸線和琶洲欣賞珠江兩岸的美景。“花市出來打車不容易,拿著風車也不好坐公交,最近兩年我們一家人喜歡一路沿著珠江走回家,一個半小時就走到閱江路,從老城區到新琶洲,感覺很奇妙,十里珠江見證了城市騰飛。”市民王姍姍說。
重塑品牌IP
“百年花市”探索盈利新模式
“百年花市”越秀西湖花市,獨具廣州特色的“行花街”民俗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越秀區花市辦副主任陳煜說,2007年“迎春花市”成功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越秀區正在大力推進“行花街”國家級非遺申報工作。近幾年,越秀西湖花市總人流量均超130萬人次,中央和省、市主流媒體多次報道,在網絡新媒體的傳播量超6000萬人次。在高人氣和強傳播力的雙重加持下,通過堅守文化傳統與創新市場化合作形式,越秀西湖花市開始探索盈利新模式。最近三年越秀花市標王價格均超過50萬元,還與企業進行其他形式的商業合作,單一商家的合作價格最高逾百萬元。
為了打造文化花市新模式,擦亮“越秀西湖花市”品牌IP。越秀區連續兩年將“越秀西湖花市商標使用權產品組合”進行拍賣,挖掘全國首個獲準的花市品牌商標——“越秀西湖花市”價值。這個商標的主要包括花市1號檔使用權、在花市景觀和中心花壇品牌露出以及商標一年的使用權。
不少人好奇,位于中國第一商圈天河商圈內,交通便利的天河花市為何熱度不如越秀西湖花市。記者走訪發現有多方面原因:很多市民尤其游客會首選傳統地道的老城迎春花市。天河花市位于體育場內,空間較為寬敞,主要受喜歡便利的市民游客歡迎。此外,多年來天河花市的檔口數量較多,棚頭檔也多,標王效應不是特別凸顯。
創新融合傳統
花市“玩”出科技范兒
海珠花市將傳統與創新融合,專門開辟非遺區傳承歷史文化成就,展現海珠人文歷史沉淀,跟與嶺南大師街大師工作室以及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合力打造海珠花市非遺特色展示區,欖雕、牙雕、玉雕、廣彩、廣繡、陶藝、剪紙等11種非遺文化藝術的傳承人在花市現場一展身手。
既然是在創新風口,今年海珠花市處處體現互聯網+科技元素,騰訊、科大訊飛、小米、YY、唯品會等落戶琶洲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試驗區的互聯網創新企業都首次進入花市,其中科大訊飛與海珠花市聯手打造的AI虛擬主播“小晴”將在海珠花市主屏幕上不間斷播報游覽花市注意事項,除了普通話、粵語,“她”還能說英文、韓文等30多種語言。而騰訊將在海珠花市打造一個20米長的巨型萬花筒,這不僅僅是普通“萬花筒”,而是可以實現AI識花,會根據識別到的花,通體呈現不同的色彩。通過識花機窗口,游客可以將自己采購的花朵放在攝像頭前,AI就能幫你辨別年花品種,生成一段喜慶的花語祝福。歡聚集團YY一件平臺在海珠花市現場打造國風直播間,市民游客都可以上鏡參與直播互動。
此外,海珠花市還推出“新海珠·新花市”線上花市服務平臺,設置花市地圖、花卉科普、花市出行、年花到家、海珠非遺、消費扶貧、G仔帶你逛花市7大板塊,全方位做好服務市民工作。通過2.5D+全景視覺技術給市民呈現一個極具海珠特色的花市地圖。為了方便市民出行,海珠花市還與互聯網出行平臺如祺出行和物流平臺貨拉拉合作,為市民提供點對點的優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