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次數: |
- |
未來跨境通 全程網上辦
南沙區政務服務中心,大灣區版“灣區通辦,政務先行——市民之窗”自助終端服務去年10月啟用。
南沙“人工智能+機器人”(AIR)營業執照智能發照機
“足不入南沙,當天就辦好了營業執照!”“‘跨境通’打通了南沙和港澳及海外的商事登記障礙,使投資貿易變得‘一家親’了!”近日出爐的廣州營商環境2.0版指出,要推動南沙自貿片區爭創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特區和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
南沙如何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和自貿區先行先試優勢,為促進內地對接港澳及國際營商規則探索可復制推廣經驗?近年來,南沙積極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商事服務“香港通”“跨境通”打通了境外投資落戶南沙所需的商事登記、外資備案、籌建落地等環節,在國內率先開辟了一條港澳及海外投資南沙的“一站式”便捷通道。南沙區表示,下一步將全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在CEPA框架下進一步擴大法律、金融、建筑、航運等領域對港澳開放,建設粵港專業服務集聚區,推進與港澳商事制度、行業監管、城市規劃建設等方面標準規范和做事規則有效銜接,爭創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特區。
案例聚焦
港資企業足不入南沙當天落戶
大灣區九城政務服務跨城通辦
“沒想到不用回內地,當天就辦好了南沙的營業執照,真是太方便了!”2018年9月初,郭先生作為代辦人在南沙注冊成立了一家名叫嘉華國際企業管理(廣州)有限公司的企業。不過這家法人股東為港資的企業,從注冊申報到領取營業執照,都是通過香港的銀行網點免費代辦,郭先生本人全程都不用返回內地。這家港資企業通過商事服務“香港通”,嘗到了“足不出港”就可投資落戶南沙的甜頭。
當天拿執照 省時一個月
據介紹,郭先生是在香港的中國工商銀行(亞洲)中環分行遞交了辦理投資南沙所需的申請材料,經銀行與“香港通”合作各方通力配合,南沙區有關部門在收到申請材料的當天就辦好了營業執照。
而商事服務“跨境通”作為商事服務“香港通”的升級,將服務范圍擴展至澳門及海外,使更多投資者感受到了南沙商事服務品牌的便捷?!啊缇惩ā蛲撕M獾侥仙惩顿Y的商事登記障礙,讓我們的投資貿易緊密連接在了一起?!蓖ㄟ^“跨境通”順利落戶南沙的即食野生海產企業負責人杜先生同樣告訴記者,整個落戶過程都不需要奔走兩地。
據介紹,首先,企業通過當地開通“跨境通”服務的銀行合作網點,很方便就能了解到了南沙自貿區的投資環境、稅收政策等資訊。在銀行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落戶企業很快就可準備好開辦公司所要的資料。最后在銀行將資料轉遞到南沙的當天,南沙政府部門就批出了營業執照?!耙郧?,我們要到內地開公司,由于不熟悉情況,通常要委托律師事務所或中介機構辦理,不但時間長,費用也很高。”多家落戶南沙的港澳企業表示,與過去動輒月余才能辦完手續相比,現在到南沙投資更加方便,企業能把省下來的時間花在公司選址、人員招聘等方面,降低開業成本。
據悉,南沙早在2016年4月就啟動了商事服務“香港通”機制,率先將內地商事登記服務延伸至香港。2017年依托合作金融機構的全球性網絡擴大服務區域,向澳門以及亞洲、美國、新西蘭等海外地區拓展,升級成為商事服務“跨境通”。
專業投資咨詢幫企業“引路”
聯合境外銀行免費代辦營業執照只是吸引海外企業投資南沙的第一步,如何讓落戶大灣區的企業賓至如歸?不少企業盛贊南沙的一條龍服務。
“創業初期,在項目籌建及建設、生產經營遇到問題時,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提供‘跨境通’服務的工商銀行、南沙投資咨詢公司的服務專員,他們除了給我們提供政策咨詢,還協助我們聯系政府部門尋求幫助,提醒我們在內地經營要遵守的法律法規和銀行賬戶資金、稅收管理等要求,幫助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適應了環境。”杜先生表示。
據介紹,廣州南沙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是“香港通”“跨境通”機制的合作方之一,一方面充當著聯結銀行金融機構與南沙政府有關部門的橋梁紐帶作用,負責協助完成轉遞申請材料以及辦理營業執照、刻章備案等企業開辦手續,另一方面作為南沙新區招商引資的戰略性國有企業,整合積聚了一大批金融、財稅、法律、工程管理、投資咨詢、項目策研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為落戶的海外企業客戶提供籌建、財稅代理、許可審批代辦、物流報關、供應鏈管理等服務。
杜先生經營的是一家科技即食野生海產企業,為保留海鮮的營養和風味,高效、有保障、可信賴的冷鏈非常重要。初來乍到,企業摸不著路,南沙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和南沙區政府部門就做起了“引路人”:梳理區內物流、倉庫企業名單,篩選出合適的企業名單提供給企業參考。在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企業很快找到了理想的冷鏈合作商,少走了彎路,業務也很快走上了正軌,杜先生不由地贊嘆:“落戶南沙真的是找對地方了!”
150項便民服務灣區9城通辦
“粵港澳大灣區版的‘市民之窗’在南沙就可以打印江門的房產證明,真是太方便了,不用我再跑去老家江門一趟?!比涨?,在南沙生活的黃小姐因事需要打印她在老家江門名下的房產證明。原本她想著回江門打印,奈何工作太忙拖了好久,最近到政務中心辦事,了解到現在“市民之窗”可以打印江門的個人房產證明,黃小姐免去了奔波之苦。
這是南沙上線“市民之窗”帶來便利的一個縮影。記者獲悉,在南沙區政務服務中心,大灣區版“灣區通辦,政務先行——市民之窗”自助終端服務去年10月啟用,截至目前,粵港澳大灣區9市已有62個部門的150多項便民服務進駐“市民之窗”平臺,包括住房、社保、教育、衛生等民生事項,商事自助登記等企業事項,交通違章處理等公安事項,形成政務自助服務的應用廣場。
“現在市民可以異地打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個人所得稅證明、個人房產證明、參保證明等,也可通過市民之窗平臺查詢、繳款。”南沙區政務辦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將加大力度深入推進自助服務建設,加快增加全區市民之窗服務終端數量,同時在平臺上納入更多便民服務功能,未來還將探索與香港、澳門進行銜接,逐步實現“灣區內全通辦”。
南沙形成415項改革創新成果
商事服務“跨境通”、大灣區政務跨城通辦是南沙自貿區積極探索制度和體制機制創新的縮影。數據顯示,南沙自貿區設立以來,已累計形成415項改革創新成果,其中36項在全國復制推廣,90項在全省復制推廣,171項在全市推廣實施。
下一步,南沙將全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推動與港澳產業合作、規則銜接、政策融通、人員往來。同時,依托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三大片區,規劃建設粵港產業深度合作園,加快推進慶盛樞紐綜合體、粵港澳現代服務業總部基地、國際醫療健康城、國際教育園區等項目建設,推動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年底前開工。
此外,南沙還將探索建設粵澳合作葡語國家產業園。將依托華南技術轉移中心、霍英東研究院等平臺,加強與港澳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的合作,建立港澳青年創業就業試驗區,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新高地。實施港澳居民及境外人才個人所得稅補差,推動在南沙工作生活并符合條件的港澳居民率先享有市民待遇。探索設立港澳臺人員社會事務管理服務機構,提升社會服務水平。
基層思考
南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監管創新處相關負責人李旻桃
對標國際營商規則優化拓展“跨境通”
辦事通 服務通 規則通
現在,企業落戶南沙1天內可領取營業執照,實現“無人審批”“秒速”出照,2天內完成刻章備案和銀行開戶,在企業開辦便利度方面與世界先進地區相比差距越來越小,部分指標接近甚至比肩世界先進水平。
可以預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后,“香港通”“跨境通”必將服務越來越多的港澳及海外地區企業,讓更多企業搭上大灣區投資快車。
不過,對標國際營商規則任重道遠,“跨境通”優化拓展仍有空間。商事服務“香港通”“跨境通”目前未能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申請材料、營業執照仍要通過合作銀行機構、南沙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通過國際快遞、人員攜帶等方式轉遞,營業執照雖然1天就能發出,但寄送到申請人手中卻要一周左右。此外,由于內地與港澳、海外屬于不同的法律體系,以港澳企業為例,香港、澳門企業在南沙辦理營業執照,需要提供經過公證的商業登記證、公司董事會決議等一系列文件,費時費力,也會產生不小的費用。
為破解這一難題,南沙區市場監管部門在積極努力。南沙自貿片區在2017年7月出臺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先行先試若干規定》,率先在內地實行境外投資者“主體資格證明”承諾制,允許港澳、外國投資者對提交公證認證復印件的真實性作出承諾后予以登記,免予提交“主體資格證明”原件,這一改革為每位投資者節省了約6800港元開具公證認證文件的費用。
接下來,南沙將積極探索推動粵港澳三地商事登記制度業務合作,將傳統的紙質文書轉遞改為信息數據傳遞,實行電子簽名互認,促進信息交流互融互通,最終實現港澳投資者可隨時隨地“足不出戶”網上自助辦理南沙商事登記,相關文書只需要提供電子版即可,真正實現全程網上辦理。
可以預見,屆時,“香港通”“跨境通”的服務效率和企業辦事體驗將大幅提升,成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促進規則銜接、推動生產要素流動和人員往來便利化的一個重大亮點,從真正意義上突破粵港澳行政邊界的剛性約束。
專家點評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于剛強
打破慣性思維約束推進跨境合作
引進來看到“家”留得住
目前,南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落戶,尤其是許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500強企業,比如中交、海爾、京東等紛紛落戶南沙,對于強化南沙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香港通”敢于打破慣性思維約束,積極推進跨境合作,對于實實在在深化粵港澳合作,是一個有力明證,也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模式示范,這些探索經驗可以為中國各自貿區創新跨境合作提供重要參考。
不過,企業要引進來,還要留得住。當前南沙吸引企業落戶有諸多競爭優勢,但是與舊金山、紐約、東京等灣區重鎮相比,南沙仍受制于交通便利度的限制,以及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的約束,或許會影響企業的選址決策。高端人才更加注重生活品質,對于教育、醫療資源也更看重。比如對于三四十歲的企業骨干人才來說,更看重孩子的教育問題;對四五十歲的企業決策層來說,除了教育,還更看重醫療資源。如果配套跟不上,部分企業可能會落戶后另擇地址辦公,這樣或許會讓“新城”變“空城”,人氣不足,制約發展。
建議南沙加快筑巢引鳳,將巢筑得更加溫暖,讓企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目前南沙正在加快基礎設施以及公共資源建設速度,要把資源往交通、教育、醫療等重要節點上傾斜,要讓優秀人才在南沙看得到“家”,看得到孩子未來,才能讓企業留得住腳,吸引更多的人才與企業落戶南沙。
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四大灣區之一?;浉郯拇鬄硡^的合作,需要大膽突破粵港澳行政體制的剛性約束,創新三者合作體制、機制與手段。南沙的創新性改革是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一次重要嘗試,再加上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戰略地位、政策環境、營商環境等競爭優勢,南沙必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