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次數: |
- |
“廣州藍”映照下的廣州珠江新城的高樓大廈
高層發展論壇晚宴呈現粵式美食元素。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迎來新發展機遇,廣州這座“千年商都”如何實現老城市釋放新活力?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9”于3月23日-25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2018年廣州首次登陸這個國家級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展示中國城市風采,24日,廣州再次在這個高規格的盛會上,以城市為舞臺,舉辦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廣州:開放新境界”圓桌會,與參會嘉賓共享廣州如何以開放的姿態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讓與會嘉賓了解廣州發展的新機遇、新面貌,感受廣州的發展新境界。一百多名國內外知名企業高層、國際組織及智庫學者參加了圓桌會,講述了大灣區建設中的“廣州力量”。圓桌會上,匯豐控股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范寧(John Flint)、普華永道全球主席羅浩智(Robert E.Moritz)、瑪氏公司所有人弗蘭克·瑪氏(Frank Mars)、太古集團主席施銘倫(Merlin Swire)、雪松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勁分別進行主題演講,講述了這幾家世界500強企業如何與廣州結緣,也共同展望了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平臺、新機遇之下,各方如何通過深度合作,實現攜手共進。
廣州是全球發展勢頭最迅猛地區之一
作為最早扎根廣州的外資銀行之一,匯豐銀行如今是唯一一家網點遍布廣東省21個地市的外資銀行,在廣州有10000多名員工,廣州已經成為匯豐最大的運營中心之一,也是匯豐全球最大的軟件開發中心之一。“我們聽到了廣州潛在的機遇,十分激動。”昨天的圓桌會發言中,匯豐控股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范寧說,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全球發展勢頭最迅猛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創新中心和企業發展中心,還匯聚了全球頂級人才。
他說,當前中國正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灣區可以稱得上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區域規劃之一,而廣州正處于大灣區的中心地帶。“一路走來,我們在中國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使得我們能夠有力地支持廣州的發展和開放。”范寧說。
“廣州已經成為我們業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看到了廣州的經濟規模和發展潛力,廣州未來對于匯豐更具重要性。”范寧表示,匯豐的發展總是圍繞著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和最具有競爭優勢的地區進行布局,以珠三角為代表的中國市場是集團業務的重中之重。“廣州成為匯豐未來發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范寧表示,非常榮幸能夠參與廣州的發展,同時很榮幸能夠在這里服務當地的企業和人民。匯豐將時刻準備著分享自己的國際經驗和視角,助力廣州進一步發展和開放,并期待能夠與廣州市建立成果豐碩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系。
廣州展現出持續穩定機遇
“我們通過創新、科技、醫療等一系列指數來評估中國哪些城市具有潛力,能夠吸引人們來工作和生活。”近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19》報告。而這份報告的封面,選擇的正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交通通道港珠澳大橋,足以看出普華永道對大灣區展現出巨大機遇的看好。
圓桌會中,普華永道全球主席羅浩智根據這份報告的結果,重點分析了廣州的優勢并講述了對廣州的期待。他說,根據今年的最新結果,廣州總排名從第5位上升到第4位。與其他城市相比,廣州展現了可持續性的穩定發展。而在他看來,廣州在技術成熟度方面排名第二,這對于服務企業、幫助企業實現未來愿景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在交通和城市規劃方面,考慮到廣州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連接度,廣州不僅在今天,在未來也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機遇。互聯互通是大灣區的使命,也是未來幾十年大灣區可以取得的成績。這不僅可以幫助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企業的服務質量,還能夠提高經商便捷度,讓更多人愿意來此生活、工作、經商,利用這里高水平的科技發展,提高人們的技能水平。不僅是今天,廣州也做出了面向未來十年的發展計劃,愿景非常長遠。”
努力成為服務“中國制造”的基石和血脈
雪松控股是廣州本土成長起來的世界500強民營企業,在廣州扎根22年,是廣州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親歷者和奮斗者。
“創業之初,因為廣州是千年不衰的商貿之都,我們乘勢進入大宗商品供應鏈領域,一直深耕至今。”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介紹,如今,廣州早已從傳統貿易城市升級為國際貿易中心,是國際航空、航運和科技創新樞紐,千年商都煥發出新時代的新活力和新動力。尤其是近些年,廣州以大魄力、大格局和大手筆打造全面開放新境界。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和廣州迎來發展躍升的歷史性戰略機遇期。”張勁表示,站在全球發展的角度來看,制造業是國家力量的基礎,而供應鏈正是現代制造業的基石和血液。站在產業發展的角度,我們認為廣州是中國發展供應鏈產業的最佳區域。大灣區聚集了中國80%的供應鏈企業,而廣州則是大灣區最有活力、創造力和吸引力的中心城市之一,擁有大灣區乃至全國最完備的科教文衛、衣食住行等各種資源。
“廣州的大發展給了雪松大空間,廣州的好政策給了雪松好機遇。”張勁說,在廣州大格局下,雪松和供應鏈產業都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發展契機,讓我們有機會、有條件、有信心實現更大的產業抱負,我們立志在廣州成就一個中國的世界級實業企業,成為“中國的嘉能可”。
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共同發展的機會
“太古在廣州發展由來已久。早在1875年,我們就開始提供廣州往返香港的客運班輪服務,并在隨后的1892年在廣州設立了辦事處。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政府積極鼓勵包括太古集團在內的外商來到廣州投資。從可口可樂在改革開放后最早通過廣州進入內地,到太古匯始終扎根廣州城市發展。”短短數語,太古集團主席施銘倫就描繪出太古集團和廣州的百年情緣。
他坦言,中國的改革開放給太古帶來了共同發展的機會。“1995年,我們在黃埔區投入了第一筆投資,并于20世紀90年代在廣州開設了第一家代表處,當時是在天河的CBD地區。”
而在交通運輸方面,太古集團同樣積極參與到大灣區的服務中。他說,2009年國泰航空開通了每天2次飛往香港的航班,讓廣州市民可以除了從廣州“飛全球”,也能從香港飛到其他國際城市,讓人們的選擇更多,方便市民出行。他坦言,這并不是太古集團首次參與到大灣區的服務。百余年前,太古就開始提供連接香港和廣州的蒸汽渡輪服務。“不過那個時候還要提供過夜服務,要11個小時才能到,現在只需要通過40分鐘的火車。”
他認為,現在的交通基礎設施在大灣區蓬勃發展。如果可以再結合人口、商品、貨物的自由流動,大灣區7000萬人民的生活質量無疑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大灣區的發展也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們將持續對廣州和大灣區進行投資,與廣州共同發展。”
與廣州共同推動“可持續消費”
圓桌會上,瑪氏家族第四代管理者弗蘭克·瑪氏講述了瑪氏與中國的“結緣”,以及如今幾乎家喻戶曉的箭牌中國總部項目是如何在兩年前落戶廣州。他說,瑪氏在30年前落戶中國,首先進入中國市場的是箭牌口香糖。“我們的很多產品,包括德芙巧克力、M&M巧克力豆、綠箭口香糖和寵物食品品牌都是中國近14億消費者喜愛的產品。”
廣州是中國的重要城市,不僅是因為它的面積大,而且是瑪氏最大的市場。因此,2年前,瑪氏也將箭牌中國總部設在了廣州。“如果沒有中國政府、廣州市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瑪氏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我們要深深地感恩我們的伙伴關系,也感謝大家長期以來的支持。”
弗蘭克·瑪氏坦言,自創立以來,瑪氏始終遵循著互惠、效率、自主、質量和責任的基本原則。基于互惠的原則,他也希望與廣州共享瑪氏在全球的資源和特長,攜手共同發展。“我們所關心領域中,最重要的是可持續消費。要增加國內消費,貿易是實現這一目標最重要的方法。我們現在需要采取不同于過去的行動,不光保持市場強健,同時需要驅動可持續消費的增長。”在他看來,從農場開始,到制造商、消費者,所有環節的人們都對可持續消費有責任。
“廣州已經成為我們業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看到了廣州的經濟規模和發展潛力,廣州未來對于匯豐更具重要性。”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范寧(John Flint)
“不僅是今天,廣州也做出了面向未來十年的發展計劃,愿景非常長遠。”
——普華永道全球主席羅浩智(Robert E.Moritz)
“廣州早已從傳統貿易城市升級為國際貿易中心,是國際航空、航運和科技創新樞紐,千年商都煥發出新時代的新活力和新動力。尤其是近些年,廣州以大魄力、大格局和大手筆打造全面開放新境界。”
——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
“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政府積極鼓勵包括太古集團在內的外商來到廣州投資。”
——太古集團主席施銘倫(Merlin Swire)
“如果沒有中國政府、廣州市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瑪氏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我們要深深地感恩我們的伙伴關系,也感謝大家長期以來的支持。”
——瑪氏公司所有人弗蘭克·瑪氏(Frank M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