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次數: |
- |
廣州企業亮相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開講”
昨天(3月25日),剛剛結束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行程后,廣州代表團今天又將馬不停蹄地趕到海南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并舉辦廣州故事會和廣州市午餐會暨廣州城市形象國際傳播推介會。一周之內,廣州接連亮相兩大高水平國際會議。
“開放”二字,成為本次論壇最熱門的關鍵詞之一。論壇內,中外學者講述開放的中國如何迎接全球資源的流入;中國的企業家以開放的姿態訴說他們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故事;而像庫克這樣的世界500強企業CEO們,則認為開放的中國正在推動全球經濟繁榮。在這個國家級交流合作平臺上,廣州透過“開放新境界”的主題,講述如何通過開放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此外,記者了解到,廣藥集團、廣汽集團、雪松控股等一批來自廣州的企業也參加了年會,并在論壇進行主題發言,以企業發展歷程展示廣州的開放活力。
世界渴望了解廣州機遇
今年論壇期間,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董事長羅睿蘭、美國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美國貝萊德集團首席執行官勞倫斯·芬克、布瑞爾資本創始人吉慕·布瑞爾等近百名世界500強企業和全球行業領先企業的董事長或首席執行官都匯聚于此,涵蓋能源礦產、金融保險、航空航天、信息通訊、裝備制造、生物制藥和咨詢服務等十多個行業。
對于他們而言,最為關心的正是中國如何將“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和《外商投資法》的通過,讓這些時刻洞悉世界經濟走勢的企業家們,也看到了新的機遇。他們渴望以論壇為契機,更進一步了解開放的廣州。不少企業家都提及,希望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大灣區建設中。
在這樣的背景下,廣州市領導回顧了廣州的城市發展史,告訴企業家們,廣州的發展史其實也是一部對外開放的歷史。正因為開放,才使得廣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長盛不衰。展望未來,站在新起點上,廣州將牢牢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發揮千載商埠、開放前沿的深厚底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
而廣州的世界500強“老朋友”們,如普華永道、匯豐銀行等企業,講述了他們與廣州相識、相知、合作的“廣州步伐”。這樣的景象,不僅僅在會場內上演。在論壇間隙,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DavidAikman)就告訴記者,他希望世界經濟論壇能夠繼續與廣州展開深度合作,除了共同辦會外,還可以在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領域尋找合作機會。
廣州企業論壇開講共享協作
本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廣州企業不僅僅參會,更是站在論壇的講壇上分享觀點。他們在廣州的發展歷程,也成為“開放中國”“開放廣州”的絕佳案例。
在一場以“競爭中立與深化企業改革”為主題的分論壇中,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以《持續深化國企改革主動適應競爭中立》為題,就對汽車產業“競爭中立”的認識,以及廣汽主動適應“競爭中立”的實踐進行分享。他坦言,中國汽車產業政策,正在加速進入全面市場化階段。伴隨著中國汽車產銷量連續十年位居全球第一,產業政策已經趨向成熟,汽車產業參與者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商直接投資從1978年近乎為零增長到2018年的1349.7億美元。其中,汽車產業占據了極大的份額。此外,中國汽車行業營商環境法治化程度正不斷提升,營造出公平透明便利、更有吸引力的法治環境,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面對一個開放的市場,這家從廣州走出的世界500強車企也談及如何主動適應“競爭中立”,即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實行規則中立、稅收中立、債務中立,對所有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他說,為塑造以市場為導向的核心競爭力,廣汽集團先后與本田、豐田合資合作,以適應市場的投入、快產出和滾動式發展,為消費者提供價格合理的優質產品和服務。同時,大力推動自主創新,目前廣汽自主品牌研發投入比例超過8%,近年來累計研發投入210億元,研發人才隊伍超過4200人。在2018J.D.Power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中,廣汽傳祺連續第六年獲得中國自主品牌第一名。目前,以硅谷、洛杉磯、底特律、上海、廣州五地構成的廣汽全球研發網正式形成。作為從廣州起步的車企“老大哥”,廣汽也將借助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性機遇,積極加大開放合作力度,以地處大灣區的“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產業園”為核心,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論壇上,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則圍繞“撥開用藥難迷霧”話題,建議粵港澳三地積極探索建立藥品注冊審評的“互認機制”,加快建立健全中藥國際標準體系,試點藥品等醫藥產品檢測機構檢測結果互認以及三地醫師藥師資格互認,實現大灣區醫藥健康產業協同發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健康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