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次數: |
- |
2018年,廣州市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和省的工作部署,推進利用外資工作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政策措施》(粵府〔2017〕125號)和《廣東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粵府〔2018〕78號,以下統稱“外資十條”)印發后,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積極部署貫徹落實,各職能部門、各區政府相應推出了措施和安排,出臺配套政策,在促進利用外資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8年,我市新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5376家,同比增長118.6%;合同外資398.35億美元,同比增長197.5%;實際使用外資66.98億美元,同比增長6.5%。在穗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累計301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穗投資項目累計1017個。根據“外資十條”的獎勵辦法,我市超視堺國際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等8家外商投資企業共獲得省2018年促進經濟發展專項資金2.21億元,獲獎企業數和獎勵金額均排全省首位,分別占全省的38.1%和56.0%。
在過去一年里,我市貫徹落實“外資十條”,積極有效利用外資,主要做法如下:
一、強化統籌協調,構筑落實“外資十條”配套政策體系
我市專門組織了多場“外資十條”政策宣講會,并通過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QQ群等多種途徑,向外商投資企業、商協會、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招商中介公司等詳細解讀“外資十條”和專項資金項目庫申報指南。我市各職能部門、各區政府相應出臺了一批促進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相關政策措施并落實執行,主要包括“1+1+N”重點產業促進政策體系、《廣州市促進先進制造業利用外資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廣州市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暫行辦法》、《廣州市促進企業加快落戶若干辦法(試行)》等,在全市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政策環境,提高了對外資項目落戶的吸引力。
二、聚焦先進制造業,推動利用外資大幅增長
我市大力推動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推動產業體系向高端化、集聚化、高附加值發展。一是建立市區兩級指標庫、重點制造業項目庫和企業庫,聯合開展靶向招商、敲門招商、重點招商和補鏈招商。二是充分利用在美國硅谷、以色列特拉維夫等海外辦事處的前端優勢,加強廣州與在先進制造業領域領先的國家對接。三是建立完善重點外資制造業企業服務制度,推動重點外資制造業企業(項目)早出資、早竣工、早投產、穩經營、促銷售、增效益。四是鼓勵外資制造業項目集約用地。積極協調商務部,推動樂金顯示8.5代OLED增資項目在沒有新增用地的情況下新增投資總額高達460億元,達產后年產值超200億元,引導本田汽車重組項目盤活原有的廣汽本田出口加工基地,釋放出年產5萬輛汽車的閑置產能,總產值將增加約100億元。2018年全市制造業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35家,同比增長33.7%;實際使用外資28.44億美元,同比增長226.2%,規模占全市的42.5%。其中,醫藥制造業(增長111.1倍)、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47.2%)等先進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呈現較大增長。
三、優化外資服務,促進現有外資增資擴股
我市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優化現有外商企業備案報告程序,實行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健全事中事后監管服務體系,提升投資便利化和自由化水平。市區聯動、部門聯動,主動介入和積極跟進企業增資擴產,為重點企業的并購、增資、重組、改制、上市等重大事項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務。深入全市外資企業和重點項目宣傳外資扶持政策,舉辦日資企業投資與營商環境交流會等活動促進政企對接,幫助企業解決存在問題,為企業在穗發展營造良好預期。外商對投資廣州的信心不斷增強,紛紛踴躍增資擴股,2018年全市共有599家外商投資企業增資,同比增長52.0%;涉及合同外資合計61.62億美元,同比增長7.2%,占全市合同外資總額的15.5%。其中,外方增資外商投資制造業企業達到133家,同比增長27.9%;涉及合同外資18.16億美元,同比增長47.5%
2019年,我市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央“穩外資”的決策部署,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戰略機遇,繼續貫徹落實好“外資十條”,積極促進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為全省的利用外資工作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