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次數: |
- |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州要“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在營造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上出新出彩”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迅速行動,去年制定出臺《廣州市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啟動實施營商環境1.0改革,主要成效如下:
一是三項國家級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開辦企業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越秀區實現企業開辦最快1天”獲國務院通報表揚;政府投資項目、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分別壓縮至90/50個工作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獲住建部充分肯定;納稅便利化改革推行“云繳稅”,率先全面實現國庫(退稅)業務全流程無紙化。二是三個重點區域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廣州高新區(黃埔區)成功獲批全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信任審批、無費區建設、一窗式政策兌現成效顯著,形成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的“黃埔樣本”;南沙自貿片區對標世界先進水平,實現企業開辦“照、章、金、保、稅”一日辦結,產業項目“交地即開工”,1小時辦結房屋抵押等7項不動產登記手續,口岸便利化改革形成全國領先的“南沙模式”;廣州空港經濟區在全國空港口岸率先開展查驗配套服務費改革試點,實現通關手續全流程線上辦理和貨物全程信息化智能化監督。三是六大改革舉措部分“走在全國前列”。以全面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為突破口優化投資環境,政府核準的投資目錄以外的項目備案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負面清單以外的外商投資備案辦理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推廣“單一窗口”為抓手推動貿易便利化改革,全球進出口商品質量溯源體系在13個APEC成員國貿易體系推廣;以“信用+監管”為核心推動市場監管體制改革,率先實施信用聯合獎懲“一張單”管理,在全國率先應用公共資源交易“信用指數”;以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為關鍵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試點科研經費管理“負面清單”,實施科技創新券跨地區使用;以保護知識產權為重點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探索覆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的“全鏈式”新路徑;以完善人才綠卡制度為著力點優化宜業宜居的人才發展環境,向各區下放人才綠卡行政審批事權,新發放“人才綠卡”1580張。
我市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改革成效獲得國內外專業機構的高度認可,在世界城市組織(GaWC)發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名冊,廣州排名第27位,穩居世界一線城市。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的《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18》八項評價中,我市政務環境和基礎設施兩項排名全國第一。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2018年,我市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25.45%,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000家,新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增長1.2倍,在穗投資世界500強企業達到301家。
在鞏固提升1.0改革成果的基礎上,近期將再出臺《廣州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深入實施營商環境2.0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