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次數: |
- |
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并在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城市群的建設中,為廣州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李德紘
在大會演講中,新加坡國家工程院院士、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德紘將人工智能帶來的科技浪潮與城市活力聯系在一起,認為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并在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城市群的建設中,為廣州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李德紘表示,在塑造城市活力的發展進程當中,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他認為,新加坡是發展智慧城市一個非常成功的典范:“粵港澳大灣區在作為一個整體的發展中,包括智能電網、智慧空間的應用、智能檢測、智能交通等方面,有許多可以借鑒的地方。”
李德紘認為,當今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新型城市基礎設施:“我們今天討論老城市新活力,途徑之一就是通過人工智能,把活力注入到一個城市。”他表示,廣州是一座具有2200年歷史的老城市,“但我來到廣州工作生活之后,發現這個城市不僅有溫度,而且充滿了活力。”他認為,這種活力的體現不僅是彎道超車,需要有戰略性的做法支撐,甚至可以在筆直的賽道上產生更多的爆發力,持續取得更大的領先。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真正賦予一座城市活力?李德紘展望,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在虛擬空間里再造一個城市,實現城市的映射、鏡像、仿真、輔助與實驗,完成數字孿生城市的建造,“從這個角度來講,人工智能已經構成城市當中新型的基礎設施,這也將會助力傳統的基礎設施來賦予城市新的活力。”
“借由我們收集的高精度數據,我們提供智能算法來為生活的各方面做出非常精細、完整的規劃。”同時李德紘認為,當下超大城市和城市群建設,人工智能在其中提供的機遇巨大:“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的概念已經普遍為政府和市民所認可和接受。面對出行難的問題,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打造一個宜居的城市,甚至是超大城市的生活圈?我們提出城市交通大腦的智慧系統,利用智能交通的方式助力城市群改善其本身面對的擁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