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文旅資訊 > 文體活動

        廣東省檔案館精選全運會檔案面向公眾開放

        • 2025-08-01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218件檔案講述全運記憶

          7月31日,廣東省檔案館對在廣東舉辦的六運會、九運會11000多件館藏檔案進行了梳理篩選,精選出兩屆全運會中體現廣東創新精神的檔案史料,值此十五運會開幕式倒計時100天之際,正式向社會開放。

          此次開放緊緊圍繞“改革·開放·創新·融合”主題,從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化運作、文化符號塑造、粵港澳交流合作、群眾參與、科技賦能等六個方面,對兩屆全運會檔案中的創新舉措和特色亮點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總結和展示,以館藏檔案見證粵港澳三地聯合辦賽的精彩風貌。此次共開放檔案218件,包括文書、照片和實物檔案,是廣東省檔案館全運會檔案首次成規模、成體系向社會開放利用。

          開創“以賽促城”“以會拓城”范例

          兩屆全運會對廣州城市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場館的建設,有效拓展改善了城市布局,開創了“以賽促城”“以會拓城”的成功范例。

          作為六運會場地的天河體育中心是?改革開放后廣東乃至全國首個大型體育綜合體。中心開創了同時建成體育場、體育館和游泳館三大場館的先河,獲得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國際建協體育和旅游建筑IAKS獎,被列為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中心的建成使廣州跳出老城區局限,帶動天河區從荒蕪之地發展為城市金融商業樞紐。

          六運會后,進行了5次大型改造的天河體育中心,被打造為“全民無界體育公園”,將賽事場館融入城市生活,實現市民“無感參與、步行即達”。

          九運會時,廣東全省上下,特別是十五個賽區城市,同心同德,一致營造“綠色九運”“科技九運”“文明九運”,更加注重環保、科技、服務。

        98f1d96c195dc76fb662.jpeg

        75c87a7aa012ef2e03e5.jpeg

        九運會省級場館建設概況

          九運會主場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總占地面積14.56萬平方米,可容納觀眾8萬人。該體育場從1998年12月31日動工到2001年9月30日竣工,創造了國內體育場館六個“最”:

          速度——在國內同類場館中建設速度最快;規模——當時國內最大、最好;設計——最早采用分開的“緞帶”式屋頂;技術含量——電子田徑記分系統最先進;技術水平——電子顯示屏效果全國最佳;舞臺——規模最大。

          六運會首開市場化運作模式

          前五屆全運會籌辦資金全部來自中央和地方財政,六運會則拉開了以市場經濟為指導的序幕。1984年10月26日,省政府批準成立第六屆全運會服務總公司,這在中國體育史上是第一次。六運會服務總公司最終共籌得資金6000萬元,超額完成原定的3000萬元集資任務。

          六運會是廣東第一次嘗試把商業機制引進體育競賽,為以后全運會的舉辦開創了新的市場開發運營模式,邁出了中國體育產業化的第一步。通過創新性地發行“中國第六屆全運會體育基金獎券”,六運會服務總公司共籌集到3000萬元資金,還另撥給省內各地體委600萬元作為發展當地體育事業基金。六運會體育基金獎券共發行22期、7000萬張,是廣東體彩的前身。

          九運會在資金籌集方面,除政府確保場館建設和承辦工作預算外,突破歷屆全運會靠政府行為、計劃經濟手段為主的籌資模式,改為面向市場,用市場機制籌資的方式。

          1987年,廣東省政府成立廣東省全運會服務總公司(1988年轉制為廣東省體育發展總公司),負責全運會市場開發工作。1999年11月23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第九屆全國運動會粵興有限公司,作為九運會集資委的日常辦事機構,負責九運會的資金籌集及廣告等相關業務。九運會還首次有償轉讓電視轉播權,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文化符號見證嶺南創意之光

          兩屆全運會在文化符號打造方面開創了多項先例——誕生了第一首全運會會歌和第一個全運會吉祥物。在吉祥物、會徽、火炬等的設計上獨具匠心,巧妙融入嶺南文化元素,有效展示了嶺南文化軟實力。

          f9376d795270482fe8fc.jpeg

        六運會吉祥物“陽陽”原作圖樣


          0c6dff0a2c68b7abe298.jpeg

        九運會吉祥物“威威”圖樣

          726645c141c36f7db5ea.jpeg

        九運會會徽

          六運會首次為全運會創作會歌。1984年6月開始,先后兩次發出征集會歌,向北京、廣州等地的著名音樂家、詞曲作家約稿。經過一年多的征集與遴選,瞿琮作詞、鄭秋楓作曲的《中華之光》從300多首征稿中脫穎而出,成為六運會會歌。6件館藏檔案記錄了首次全運會會歌的征集、遴選過程以及歌曲的五線譜、歌詞等;展示了九運會會歌征集、作者簽約的情況以及邀請知名歌星錄音制作的過程。

        0e38382113d5c76c6861.jpeg

        六運會會歌《中華之光》手稿

          從六運會開始,全運會首次引入了吉祥物概念,以山羊“陽陽”作為本屆全運會的吉祥物。這只天真可愛的卡通小羊羔,臉上帶著笑容,穿著印有會徽的紅色背心,一問世就受到大家的喜愛和社會的廣泛好評,成為當時社會的一大“時尚”。“陽陽”是中國體育史上第一個吉祥物。館藏檔案不僅保存了“陽陽”珍貴原作圖稿,還保存了以南粵醒獅為原型的九運會吉祥物“威威”圖稿,嶺南文化特色鮮明。

          廣州市天藝廣告有限公司設計的九運會會徽以一個造型灑脫的阿拉伯數字“9”,配以紅、黃、藍三色,既對視覺造成強烈的沖擊力,顯示奔騰飛躍之意,又體現了九運會的信息,宛如一位身體矯健、充滿活力、奮發向上的運動員,豪邁跨進新世紀。

          用廣東醒獅作為吉祥物,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深遠的文明與精神,寓意站起來的東方巨人,跨入新世紀,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時代特色。吉祥物取名“威威”,象征中國體育事業在新世紀威風八面,走向輝煌。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

        ----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亚洲jizzjizz少妇|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 亚洲性色AV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产区对比|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频|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男人的天堂www|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