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臺上孕育跳水明星 車輪上誕生追風少年
上周末,由廣州市體育局、廣州市教育局聯合主辦的廣州市第十九屆青少年運動會全面開打,跳水、自行車、網球、排球、現代五項等項目展開激戰,跳水奧運冠軍張雁全、謝思埸現場“督戰”,為小將們加油、喝彩、頒獎,同時也為廣州市隊、廣東省隊選才育苗作貢獻。市運會首次設置自行車項目,吸引了8個區的參賽隊伍展開激烈競逐,他們當中的佼佼者未來有望進入廣東省隊乃至國家隊。透過一場場青春對決,我們看到了廣州體育的未來。
奧運冠軍謝思埸(左)現場觀摩并為小運動員們頒獎。
奧運跳水冠軍現場“督戰”
經過三天的角逐,市運會跳水比賽在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落幕,荔灣、越秀、花都3個區代表隊分獲團體總分前三名。同時,不少單項比賽的冠軍,如花都區的鐘皓天、王依琳,番禺區的郭澤鵬,荔灣的范凱航、高子淇、楊欣怡,黃埔區的肖鑫燦等選手的表現都挺搶眼。
上周日的市運會跳水賽場星光熠熠,不僅有廣州市跳水隊總教練、倫敦奧運跳水冠軍張雁全壓陣,東京和巴黎兩屆奧運會跳水金牌得主謝思埸也來到現場觀摩,并為小運動員們加油和頒獎。
廣東跳水70多年來之所以實力強勁,跟雄厚的后備力量息息相關,廣東跳水奧運冠軍們也一直努力發揮榜樣力量。目前,謝思埸正在訓練備戰年底的十五運會,他的妻子張瑩則是荔灣區跳水隊的一名基層教練,本次帶隊參加市運會。張瑩曾是跳水專業運動員,她表示,基層訓練更多是“快樂跳水”,教練需要耐心引導小朋友,目前她主要帶兒童組訓練,以培養興趣為主,而荔灣區跳水隊配備了4名教練,在各區中是比較好的。她感謝小運動員的付出和家長的支持,奪得團體冠軍給隊伍增添了信心。
廣州跳水隊的奧運金牌教練譚靜瑜表示,市運會不僅給市隊運動員創造了更多參賽機會,讓他們積累經驗、檢驗自我,更重要的是調動各區積極性,鼓勵他們為市隊挖掘、輸送更多跳水人才。今年有8個區代表隊的257名運動員參賽,總設42個小項,金牌數、項目和組別都有所增加,除了水上項目,還設有陸上彈網、陸上彈板、素質力量等項目的比賽,全方位促進青少年運動員的綜合素質發展,打造讓運動員充分展示自我特長的平臺。此外,廣州跳水越來越重視培養教練,奧運冠軍張雁全也到廣州跳水隊當總教練,帶來更專業的技術與經驗,區基層隊伍同樣引進了一些全國跳水冠軍,打造優質師資團隊,這對廣州跳水的選材和人才培養非常重要。
張雁全表示,本次市運會跳水比賽涌現了不少好苗子。事實上,廣州很多區并沒有水上訓練館,這次市隊的訓練場地僅提前一周開放給大家訓練,但小運動員們很快適應,并在各項比賽中有不錯的表現,顯示出各區對比賽的重視。此外,本次比賽規格較高,特意邀請了兩名國際級裁判、一名國家級裁判打分,不僅讓比賽更公平公正,更能幫助基層教練員和裁判員進一步提高水平。
市運會首設自行車項目受追捧
4月19日—20日,市運會自行車比賽在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舉行。作為首次納入市運會的項目,自行車賽事吸引了全市8個區共157名運動員參賽。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實力強勁的黃埔區斬獲4金6銀7銅成為最大贏家,獎牌數、團體總分位列第一名,番禺區獲金牌榜第一名,荔灣區獲團體總分第二名。黃埔區、荔灣區、海珠區獲體育道德風尚獎。
自行車項目首次納入市運會,吸引了眾多青少年運動員參賽。
在自行車項目女子甲組2公里個人賽中,從化區隊小將禤茵瑤以3分10.601秒獲得第一名。據介紹,禤茵瑤曾是一名田徑中長跑選手,后來經跨項選材被教練員選中,練習自行車項目3年來成績突飛猛進,已經獲得一級運動員稱號。她的優勢在于爆發力和協調性好,加上刻苦訓練,成績突出。
“我很喜歡這項運動,也很適應市隊的集體生活,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可以進省隊,持續提升成績。”禤茵瑤表示,“很期待今年在粵港澳三地舉行的十五運會,希望可以近距離地觀摩比賽。”
廣州自行車隊教練于洪表示,本屆市運會參賽隊伍多,整體水平較高,“這是市運會第一次設自行車項目,共有8支隊伍參賽,每支隊伍有20多名選手,這對于自行車運動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讓我們基層運動隊的選材更有目標、方向;甲組和乙組的選手競技能力提升了很多,為我們組隊參加下一屆廣東省運會奠定了基礎。”
本次比賽根據運動員年齡段科學設置甲、乙、丙3個組別,涵蓋18個單項,為不同水平的青少年選手提供了展示舞臺。
“自行車項目的加入,不僅豐富了市運會的賽事內容,更為廣州自行車運動挖掘和培養后備人才搭建了重要平臺。”賽事組委會負責人表示。
據悉,此舉旨在對標廣東省、廣州市各級錦標賽,為省運會備戰儲備力量,為省隊發掘輸送優質人才。近年來,在廣州市體育局推動青少年體育項目科學布局的不懈努力和體育、教育部門不斷深化體教融合等利好政策的加持下,自行車運動獲得了長足發展。
自從2023年自行車項目首次納入廣州市錦標賽以來,短短三年間,各區高度重視,加大投入,參賽人數逐年遞增,項目影響力不斷提升。
市運會自行車賽吹響了大學城體育中心2025年賽事籌辦號角,5月—6月,冰球、攀巖、輪滑、滑板、花樣滑冰等賽事將輪番上演。與此同時,作為全運比賽場館,大學城體育中心今年還將陸續迎來十五運會U16女足、攀巖,殘特奧會越野滑輪、盲人男足等重磅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