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文旅資訊

        優化行政審批小舉措 釋放文旅消費大活力

        • 2025-07-30
        • 來源: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 分享到
        • -

          千年商都、頂流城市,政策發力,演藝經濟持續升溫。今年以來,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廣州市公安局貫徹落實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游業發展部署要求,持續推進“文旅體一證通”行政審批改革,推動文化園區、演藝經濟提質增效。圍繞“拼經濟、保安全,辦全運、提品質”要求,演出審批順時而動、應勢而為,在激發消費潛力、服務經濟大局上作出貢獻。

          政策利好不斷,“穗園通”“穗演通”順意需求

          2023年11月,《廣州市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演藝中心實施方案》印發,“全力構建灣區核心、國內標桿、國際一流的文化演藝矩陣,打造國際演藝中心”成為行業共識,“打造一批文化演藝與商業、旅游深度融合的綜合消費場所,建設多元融合服務文藝消費引領區,帶動文旅消費提質升級”恰逢其時。

          配合培育建設國際演藝中心,《廣州市“文旅體一證通”行政審批改革工作方案》推出“穗園通”“穗演通”改革舉措。“穗演通”服務專業演出場館、大型演出活動,對觀眾人數1000人以上演藝場館、觀眾人數5000人以上體育場館舉辦營業性演出。簡化申請材料,營業執照等4份材料有效期內一次提交審核,不再重復提交。縮短審批時間,文化行政部門審批時限縮減至5個工作日內;公安機關受理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審批時間縮減至3個工作日內。優化審批流程,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對營業性演出審批、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審批進行對接聯調,在確保安全前提下,依法最大限度核定觀演人數。2024年8月以來,廣州服務業擴大開放再迎利好政策。按照《國務院關于同意在沈陽等6個城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批復》,暫時調整實施《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涉外、涉臺、涉港澳營業性演出調整到我市受理審批,演出申報層級縮減、審批便利度顯著提升。

          業態融合消費聚集,“演藝+園區”方興未艾

          “穗園通”引導社會資本積極投資文旅體產業,壯大文旅體產業新業態,促進產業融合、繁榮文旅體市場,激發消費活力。良好營商環境吸引國內頭部企業紛紛落戶廣州,成功引入貓眼(廣州)文化娛樂有限公司、中演科技服務(廣州)有限公司、騰訊企鵝影視、杭州磨鐵娛樂以及北京視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優秀文旅企業落戶。

          貫徹“穗園通”改革要求,各區探索適應不同業態、契合區域特點文旅消費集聚地。越秀推出音樂新秀品牌“020赫茲”,依托北京路文化核心區、東平大押、廣府學宮、花果山超高清視頻產業特色小鎮等文化地標和潮流街區,重點打造城市音樂營地,帶動社區音樂發展,提升區域音樂活力及氛圍,掀起潮流音樂藝術熱潮。越秀區打造北京路演藝集聚區,“新空間+駐演劇目”進一步培育“文化+旅游+演藝”特色。2022年2月14日,《阿波羅尼亞》落地北京路天河城,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演出超755場,場均上座率超83%。隨著一臺好戲《桑塔露琪亞》《辛吉路的畫材店》,開心麻花《撈金晚宴》《瘋狂的理發師》等系列劇目相繼進駐,越秀區天河城已初步具備駐演戲劇集群特點,成為煥發老城市新活力的生動實踐。2025年1月,開心麻花還將驚悚爆笑戲劇《開心聊齋·三生沉浸版》引入廣州正佳大劇院長期駐演,進一步豐富正佳文旅消費業態。

          海珠區工業遺產豐富,珠江岸線資源明顯,既有建設改造潛力巨大。海珠區宣傳、文化廣電旅游體等部門聯手珠影集團,共同籌備成立海珠文促會演藝行業專業委員會,成為我市首個區級演藝行業專委會,推出“海珠區演藝新空間” 認定標準,7個演藝場所納入第一批“海珠區演藝新空間”,一批沉浸式體驗空間和演出場所破土而生。琶醍、太古倉等沿江餐飲消費區創建啤酒廠1985、太古倉碼頭等演藝集聚區,駐場演出、沉浸式演出、LiveHouse 等演出形態進一步豐富文旅消費形態。

          荔灣區出臺推動老舊物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及有利于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創新載體等“工改工”項目提供政策支持。作為試點項目,1906科技園(原廣州卷煙二廠)通過“微改造”升級為科創園區,引入音樂唐人館等文化品牌,實現“工業銹帶”向“生活秀帶”轉型。音樂唐人館垂直深耕音樂場景,聚焦獨立音樂、Live演出,打造千人級沉浸式體驗。依托連鎖化標準化運營優勢,MAO Live house(永慶坊店)為樂隊提供“一站式訂場服務”,降低巡演成本,為樂迷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吸引眾多流量歌手青睞,展現Live文化地標獨特魅力。

          黃埔區突出“政務服務+產業導入”,將12個事項納入“一件事主題服務”特色場景應用,將4項事項納入“智能秒批(核)”特色場景應用;將10個事項實施承諾制信任審批,將38項實施事項納入“郵政上門辦”,成功引進百納千成影視、貓眼娛樂演藝總部、百納星河電影等文娛產業項目10余個。2024年6月,新銳戲劇品牌“好好有戲”落戶“穗園通”園區—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廣州),成立吾哈文化傳播(廣州)有限公司,瞄準沉浸式戲劇、音樂劇、話劇等內容創作賽道,展開差異化競爭。

          2025年1月,貓眼(廣州)文化娛樂有限公司在廣州市黃埔區注冊成立,成立至今已簽訂合同1368個,營業收入達3500萬元,實現多方共贏。受益于“穗園通”改革,黃埔區“寶能演藝中心—至泰廣場商文旅體融合商圈”通過“演藝+促銷”模式雙向引流,全年舉辦萬人以上大型活動近60場、小型活動近100場,吸引客流量近200萬人次,獲評首批“都會級羊城夜市先行區”,實現“以演促商、以商養演”良性循環。

          番禺區長隆集團劇場獲得演出場所備案,《長隆國際大馬戲—魔幻傳奇II》入選全國旅游演藝精品名錄。越秀區北京路、海珠區太古倉、琶醍,荔灣區永慶坊、天河區正佳廣場等熱門商圈,逐步形成演藝、餐飲、零售、休閑娛樂等消費集聚區。

          南沙發力“青年經濟”,積極引進國際化演藝資源,成功引進“草莓音樂節”“風暴電音節”“云思妙想音樂藝術節”等頂級文化IP,年均吸引超30萬年輕樂迷,逐步形成“國際品牌+城市節慶+青年文化”的組合生態。

          延鏈擴容提質增效,演藝消費場景持續豐富

          經紀機構量增質優。截至2025年6月,我市演出經紀機構722家,較2023年328家增加494家,同比增長了1.5倍。2025年上半年,共有11家廣州本地經紀機構申辦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涌現廣州華星演藝有限公司等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頭部企業,承接張學友、劉德華、譚詠麟、陳奕迅等頭部藝人在廣州、深圳、佛山、肇慶等地市的演出。貓眼娛樂發揮互聯網娛樂服務平臺優勢,與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珠江文體陸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發揮“票務+場館+商圈”優勢,搶抓大灣區發展機遇。

          演出數量持續增長。2024年,我市4974宗、140135場營業性演出獲得審批,與 2023 年(3615 宗,109180場)相比,增加1359宗,30955場,演出申請總數、演出場次分別增長37.6%、28.4%。2025年上半年,全市審批營業性演出2528宗(其中市局審批1047宗、11個區1481宗),演出總數同比2024年同期增長8%,審批場次59257場(其中40856場、18401場)。《阿波羅尼亞》2022年2月落地北京路天河城,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演出超755場,場均上座率超83%。

          大型演出穩居前列。用好服務業擴大開放利好政策,縮減涉外、涉臺、涉港澳演申報層級,顯著提升審批便利度。會同公安機關靠前指導,搶抓十五運大型文體賽事、活動契機,邀請經紀機構考察大灣區體育中心等改擴建場館,指導運營方深度挖掘“賽事+演藝”需求,提早對接演藝項目需求,改造升級后承演能力、服務功能。精準區分演出主體、類型、時間、地點等項目要素,靶向施策解決痛點難點堵點。政策宣講、材料初核、審批銜接等事前服務,有力提升大型演出申報質量、獲批時效,“首演選廣州、高效獲審批”服務品牌成績斐然。上半年以來,薛凱琪、王源、袁婭維、煙鬼組合等15組高人氣藝人,將廣州作為2025年巡演首站,持續集聚演唱會首演地優勢。

          演出業態豐富多樣。受益于演藝中心建設,一批優秀演藝節目來穗演出,音樂類、戲劇類、舞蹈類、其他類、旅游演藝等不同主題演出,進一步豐富廣州演藝市場結構。2025年1月7至26日,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再登廣州舞臺,連演20場,唱響“夜之樂章”。脫口秀等語言類演出受到年輕人青睞,涌現野生脫口秀、好說喜劇、純粹幽默社、頑笑猴脫口秀、硬核喜劇等本地廠牌。各區通過多元業態創新加速演藝與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體驗+地標聯動”的新劇場,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新場景,滿足公眾多層次、個性化、品質化的文旅消費新需求。

          長隆國際大馬戲、夢回嶺南、融創樂園大馬戲等傳統旅游演藝項目持續保持觀演熱度。黃埔軍校劇場大型光影沉浸式舞臺劇《“黃埔!黃埔!”》,生動再現黃埔軍校百年風云和曠世豪情,為廣州旅游演藝注入新穎形態。廣州融創文旅城新上映大型國風實景秀《夢回嶺南》,以本土歷史事件、人文典故為基底,串聯音樂、歌舞、武術以及創新非遺表演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為觀眾呈現了嶺南文化的全新體驗。廣州塔劇場結合地標性建筑,推出定制版音樂劇《英歌》,環境式駐演音樂劇《大偵探趙趕鵝》,通過沉浸式互動設計吸引游客,形成“觀演+地標打卡”的文旅消費新場景。

          類型多樣、特色鮮明、叫座又叫好的小劇場、新空間和旅游演藝項目,為越秀區北京路、天河區正佳廣場、海珠區廣州塔、番禺區長隆景區獲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增加特色優勢。廣州融創樂園三大創意劇場演藝、南國奇遇夜第三季-夜未央、黃埔!黃埔!光芒音樂藝術空間入選第二批“粵式新潮流”廣東文旅消費新業態熱門場景。

          票房收入穩步增長。據道略演藝產業研究院統計,2025年一季度,我市演出票房收入達4.3億元,其中演唱會票房收入貢獻最大,共1.7億元,占全市總票房的40.0%;旅游演藝演出,票房收入1.1億元,占比25.3%;專業劇場劇院類演出票房收入8258.1萬元,占比19.3%;Live house演出票房收入2787.6萬元,占比6.5%;小劇場/新空間/影廳等演出票房收入2254.6萬元,占比5.3%;音樂節演出票房收入1552.7萬元,占比3.6%。

          演出審批小切口,激活文旅領域大消費

          “文旅體一證通”行政審批改革,著力優化審批事項前置服務、健全事中事后監管,簡化申報材料,優化審批流程,最大限度壓縮文旅和公安等部門的審批時間,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文化旅游領域投資,吸引優質演出項目落地舉辦,增加演出市場供給。廣州文化產業、文旅消費蓬勃發展的實踐證明,該項改革舉措契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要求,為優化營業性演出審批流程、適當放寬、可售(發)票數量限制限制、用好首演地審核巡演地備案等演出便利舉措,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穗演通”改革,不使用財政資金,不增加企業成本,為審批流程“瘦身”,為政務服務“強身”,有助于演出經紀機構發揮頭部演唱會/音樂節項目虹吸效應,為文旅市場消費增長提供持續動力。演出主辦單位售票周期延長、演出排期靈活可控,進一步優化演藝行業招商、招演環境,吸引劉德華、張學友等藝人在廣州舉辦演唱會。夜間演藝、景區夜游、夜間集市等文旅新業態遍地開花,吸引大批外地游客來穗觀演旅游,跨城觀演率超50%(其中大型演唱會70%來自市外、40%來自省外),極大拉動旅游、餐飲、住宿消費。6月26日晚,格萊美電音組合The Chain smokers(煙鬼組合)2025年巡回演唱會首站,在南沙音樂秀場震撼上演,吸引近2萬人觀演,全網曝光量近億人次,來自本市觀眾占比11.29%,外市的觀眾占比88.71%,30歲以下觀眾占比超過77%,吸引大批珠三角觀眾跨城觀演。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

        ----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好看的理论片电影|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国产91在线|亚洲|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