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灣區燈會以燈為媒 賦能文旅經濟新樣本
上千名非遺工匠打造逾萬盞彩燈、300萬元燈會專屬消費券派發、郵輪母港與燈會聯動、6條文旅線路推出……截至3月17日,大灣區燈會已吸引約55萬游客前來打卡,帶動春節期間南沙主要餐飲企業和星級酒店營業額同比增長50%—70%。燈會運營前15天,56%以上的游客來自省外,成為一次文化賦能文旅經濟新樣本。
光影盛宴 造就灣區文旅頂流
一千多名非遺工匠精心打造、占地870畝、218組非遺燈景、超10000盞彩燈,主游線路超3公里……共同組成了這場國內占地面積最大、展期最長(至3月30日)的燈會盛宴,滿園彩燈引客似云來。
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燈會火爆出圈,開園以來便受到不少市民熱捧,并在春節期間迎來客流高峰,日均2.5萬人入園“睇”燈。大年初一至大年初四,日均近3萬游客入園“睇”燈,成為今年春節的“灣區文旅頂流”。
靈感源自非遺廣式紅木宮燈的《千燈華彩》年味濃郁;靈動溫婉的《簪花女神》讓人沉浸在水鄉的寧靜與祥和;暗黑風格《齊天大圣》引領觀眾走進奇幻神秘的異世界;恢弘大氣的《賽博醒獅》將傳統舞獅與現代科技、未來主義朋克風格完美融合……一組組主題燈景成為游客必打卡地。
賽博醒獅
簪花女神
真心話大冒險
最美賞燈濱海碧道上鮮花綻放,彩燈流光溢彩,各種潮玩表演、地道美食一網打盡,這場游園會讓人流連忘返。“希望大家都來看燈會!”2月,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剛在游覽燈會后力薦南沙這一光影盛宴。
融合了“舞”與“武”的“中華戰舞”英歌舞,舞槌翻飛,氣勢如虹,成為燈會上的“最強過年氛圍組”;花車巡游創新融合了踩高蹺、小丑等中西文化元素;熒光舞獅充滿科技感……九個演藝舞臺、千場特色演藝活動讓人體會到了中華民俗魅力;文創商鋪、網紅市集涵蓋大灣區各色美食、旅游紀念品、大灣區城市特產、非遺手工藝品、特色文創等,上千款商品供游客挑選。“大灣區燈會不只是燈會,更是一個以燈為媒、匯聚多種元素的大型游園活動,吸引大家共聚灣區。”南沙資產經營集團董事長黃爽表示。
以燈會為牽引,南沙文旅經濟風生水起。春節期間南沙區累計接待旅客211.9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2.33%;主要餐飲企業和星級酒店營業額同比增長50%—70%。
招才引智 扎根南沙安心發展
自1月初“請到廣東過大年”春節文旅系列活動推出以來,廣州南沙以燈為媒,用實力“寵粉”,從姹紫嫣紅的花市花燈,到亮點紛呈的民俗非遺;從琳瑯滿目的美食美品,到酒店商超的節慶活動……一股文旅熱潮與消費浪潮在全區掀起,擦亮城市假日游品牌,讓更多人感受到來自灣區之心的滿滿誠意,也助力大灣區文旅融合發展。
數據顯示,燈會運營前15天,56%以上的游客來自省外,帶動南沙酒店、餐飲消費增長,既實現邀請全國人民到廣東過大年的初衷,也強化了南沙的城市印象,成為一次文化賦能文旅經濟新樣本。
南沙從全域旅游尺度上豐富游客游玩體驗,圍繞燈會主題推出了6條覆蓋城市到山海、非遺到生態、科技到文博的不同主題的區內燈會周邊游路線。南沙虎門渡輪公司還特別制定了從南沙客運港啟航的“海上看燈會”游船航線。大灣區燈會與南沙郵輪經濟聯動,南沙郵輪線路推出“燈會門票+郵輪船票”組合產品。
“這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文化載體。”霍啟剛認為,南沙燈會這樣的活動是一個文化載體、一座橋梁,讓世界看見其區位優勢與政策紅利。南沙正依托144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深化與港澳在文旅、科技等領域的合作,正吸引源源不斷的國際友人關注南沙,南沙周邊朋友圈正不斷擴大。
燈會特別設置的第十五屆全運會主題燈組,生動展現粵港澳聯合辦賽的協同機制。霍啟剛期待,以燈會為起點,推動更多“國際+本土”的文化項目落地。這種“傳統與現代交織”的表達方式,正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創新實踐。
南沙300萬元燈會專屬消費券重磅發放,5折吃遍南沙美食……大灣區燈會將持續舉辦到3月30日,眾多活動拉動當地餐飲、酒店消費增長的同時,也讓更多人才走進南沙、更好認識南沙,共享南沙千年難得的發展機遇,正成為招才引智的重要平臺。“全國在校大學生免費游賞大灣區燈會”活動通過城市機遇線上互動問答、大灣區燈會線下實地游覽體驗,邀請廣大在校大學生及青年群體在2025年3月走進南沙,領略獨特多元的燈會文化與灣區人文風采,全面感受在南沙工作有盼頭、發展有奔頭、生活有甜頭的發展機遇,前來廣州就業創業,扎根南沙安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