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文化廣州

        粵韻繞梁數百年 繁花深處煥新生

        • 聽全文
        • 2023-04-13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有“南國紅豆”美譽的粵劇,又稱廣府戲、廣東大戲,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是嶺南文化的象征與文化載體。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劇”,粵劇是在海外流傳最廣泛的中國地方戲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張亮麗的文化名片承載著歷史,連接著愛與鄉愁。

          粵劇,在過去也在當下,還在更長久的未來;粵劇,在劇場也在街巷,還在更廣闊的鄉村。劇目打造,劇場建設,人才培養,觀眾培育,高端項目推進……在粵劇的誕生地廣州,“非遺”煥新生。

          “南國紅豆”粵韻綿長

          博采眾長跨界融合

          深厚底蘊煥發新活力

          粵韻繞梁,已數百年。明代,外來戲班來穗演出,孕育了粵劇的種子。清代乾隆年間,“一口通商”促成了廣州商業貿易的極度繁榮,徽、贛、蘇、湘、豫、桂六地的戲班云集廣州,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演藝形式如梆子腔、昆腔、徽調(石牌腔)、漢調(楚腔)等,與粵地方言和語音相結合,融合粵地人民的生活習慣與欣賞興趣,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廣韻廣調。

          產生于廣府文化中心(廣州、佛山)的粵劇,秉承嶺南文化兼容、務實、開放、創新的特征,博采眾長,自成一格。粵劇歷史上,千里駒、靚元亨、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桂名揚、紅線女、羅家寶、陳笑風等名伶閃耀,駒腔、薛腔、馬腔、白腔、廖腔、桂腔、紅腔、蝦腔、風腔等流派紛呈。

          前輩的身影遠去,藝術留了下來。近幾年,整個粵劇界積極參與編纂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將粵劇的根源進行了梳理,以圖、文、音、像結合的形式,“立體”地記載了粵劇近百年來最有特色的表演形式。主編倪惠英說:“《粵劇表演藝術大全》還會發展,會有一代又一代的粵劇人來充實。我們留住根和源,500年、1000年之后的人要學粵劇,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源頭。”

          擁有數百年發展底蘊,又經一代又一代粵劇人的傳承發揚,“非遺”煥新生。近年來,廣州的粵劇事業取得了許多成績:做大做強廣州戲劇創作孵化計劃,10年間孵化了20多個劇目,先后有《碉樓》《梁啟超》等5個項目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刑場上的婚禮》獲得“文華大獎特別獎”;打造粵劇名家工作室,成立歐凱明、黎駿聲名家工作室,發揮粵劇藝術名家示范帶動作用,通過多年努力,廣州粵劇院共有8人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1人獲得“二度梅”;實施“廣州市粵劇電影精品工程”,《刑場上的婚禮》首映三年來在中國戲曲類電影觀影人次和票房紀錄名列前茅,粵劇電影《南越宮詞》獲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獎……

        粵劇電影《南越宮詞》獲第34屆金雞獎最佳戲曲片獎

          電影與戲曲兩種藝術形式相融合,粵劇電影讓更多的觀眾了解了粵劇。作為《刑場上的婚禮》《南越宮詞》《睿王與莊妃》三部粵劇電影的男主角,粵劇名家歐凱明表示:“希望用這種創新的藝術形式,豐富粵劇的生命力,讓更多的觀眾關注粵劇、愛上粵劇。”

          各方重視,為粵劇發展提供了更多空間和形式。在守正創新中發揮潛能,粵劇的更多可能性受到關注。不唯電影,粵劇與交響樂、網游等的跨界融合也頗受青睞,引領更多的人走進了粵劇的繁花深處。

          “鳳冠霞帔”文化地標

          廣州粵劇院新址傳承文脈

          孵化更多精品力作

          華燈初上時,位于珠江新城東片區的廣州粵劇院新址,像被薄紗包裹著一樣,玲瓏剔透,美輪美奐。在這座粵劇藝術殿堂里,一出出好戲正在上演。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粵劇,就這樣融合于現代都市的繁華夜色。

        廣州粵劇院的建筑以“鳳冠霞帔”作為設計理念。 

          回溯2018年12月,廣州粵劇院新址開工建設。作為廣州市“攻城拔寨”重大文化設施建設項目和重點民生工程,經過1400多個日夜的汗水澆筑,這座屬于粵劇的文化地標在珠江新城華麗崛起。

          廣州粵劇院位于紅線女藝術中心東側,后者由嶺南建筑大師莫伯治院士設計,建成于1998年。廣州粵劇院吸納傳承了紅線女藝術中心的建筑風格、外觀元素。規劃上,在靠近紅線女藝術中心的西南角進行退讓,共同圍合出一個公共性的粵劇文化廣場。景觀上進行統一規劃設計,采用曲線肌理與紅線女藝術中心相呼應,“整體的線條是從紅線女藝術中心一直延續過來,宛如粵劇花旦揮舞的水袖般柔美飄逸,尊重歷史的文脈,有歷史的承接感。”廣州粵劇院項目的原創設計團隊、廣州市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院長白帆如此表示。

        夜色下的廣州粵劇院新址玲瓏剔透,美輪美奐。

          廣州粵劇院以“鳳冠霞帔 ”“水袖流蘇”作為設計理念,以粵劇表演中正印花旦所佩戴的精美頭冠服飾作為設計靈感,將鳳冠端莊、絢麗、和諧的藝術元素提取出來,應用到形體及立面設計中。新址主要包括1200座的紅線女大劇院、500座的紅豆廳、3個60座的小型電影院以及培訓用房、展覽用房等配套設施。

          廣州粵劇院一大一小兩個劇場的設計主題都圍繞著粵劇的歷史展開。紅線女大劇院紀念紅線女及“紅派”表演藝術對粵劇做出的卓越貢獻,劇場內所有座位都有很好的觀演和聲場效果。“紅線女大劇院的設計風格采用了紅豆的元素。墻面有顆粒點點的閃光的紅豆,天花是星星點點的造型,座位也是紅色的,整體的場內色調和諧統一,讓演員和觀眾都感覺很舒適。”白帆說。小劇場紅豆廳垂直疊加于大劇場的下面,“紅豆廳的設計在墻面引入了紅船船幫的造型,讓人們產生對粵劇的認同和回憶。”

          尤值一提的是,廣州粵劇院新址與西鄰的紅線女藝術中心在三層通過連廊連通。這條連廊實現兩者觀演、展覽、交流資源的配置共享,同時也為公眾提供了一條“串聯廣州粵劇院及紅藝中心的時空隧道”。

          有著70年歷史的廣州粵劇院作為國有文化院團,集粵劇表演、文藝創作、劇場經營、藝術培訓于一體。以新址為新起點,廣州粵劇院將在粵劇傳承保護、精品創作、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發力,孵化更多彰顯中國精神、時代氣象、嶺南風韻的精品力作,如今年重點創排本土廣繡題材的大型古裝粵劇《百鳥朝鳳》、打磨提升大型新編歷史粵劇《文成公主》等。

        《文成公主》將角逐本屆“梅花獎”。

          “我們也積極探索特色文化產業經營,激發粵劇創新和創造活力,努力打造廣州粵劇院新址這一新的文化地標,把新址建設成為振興粵劇發展基地、全國戲劇交流中心和世界粵劇文化中心。”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花利紅表示,要讓粵劇藝術在新的高度挺起廣州文藝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脊梁”。

          除了廣州粵劇院、紅線女藝術中心,還有廣州大劇院、蓓蕾劇院、南方劇院、江南大戲院……粵劇,在這個城市大大小小的劇場里傳唱。

          戲迷群眾基礎好

          “私伙局”興盛春班紅火

          各界力量助力粵劇傳承發揚

          “月下望一呀望,西廂燈暗風兒叩窗,我穿花拂柳尋路徑西廂往……”荔灣區詹天佑小學六年級學生劉睿姿表演粵劇折子戲片段《紅娘遞柬》,手指翻飛,唱腔已十分老練。11歲的劉睿姿癡迷粵劇已8年。如今已是粵劇小小傳承人。

          事實上,在廣州的街頭巷尾、社區公園,活躍著1300余家群眾粵劇私伙局,平均一年奉獻近8萬場表演活動。粵劇藝術博物館廣福臺惠民演出團隊近150支,周周有戲,每年惠及群眾逾69萬人次。這為市場培育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粵劇的生命力綿延不息。

        春班演出現場熱鬧非凡。

          粵劇在劇場,在城市的街巷,也在廣闊的鄉村。春班,是珠三角及粵西地區別具特色的民俗,也是粵劇表演團體演出最紅火的檔期。1月29日至2月22日,廣州粵劇院下轄的廣州粵劇團和廣州紅豆粵劇團先后赴茂名、湛江開展多場春班演出。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歐凱明,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黎駿聲和陳韻紅,國家一級演員李嘉宜,著名青年文武生陳振江等一批中青年藝術家為群眾帶去了《紅鬃烈馬》《搜書院》《焚香記》等劇目。1月29日晚,廣州粵劇團在化州市笪橋鎮水塘下村重啟春班演出,黎駿聲和陳韻紅領銜主演,為當地群眾獻演傳統粵劇《姑緣嫂劫》。舞臺被前來觀演的群眾圍得水泄不通,還有群眾專程驅車數十公里趕來追戲。

          春班每到一處,都會吸引群眾前來“擔凳仔,霸頭位”,演出現場熱鬧非凡。粵西地區是粵劇的福地,這里出了不少粵劇演員。從小擔凳仔睇大戲,也許只是圖個熱鬧,但是童年的熏陶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讓他們喜歡上了粵劇,所以不少孩子長大后選擇報考粵劇學校,接下了粵劇傳承發揚的接力棒。

          私伙局,春班送戲到基層,粵劇進校園……粵韻飛揚,普及粵劇藝術的同時也培養了粵劇觀眾。

          粵劇的傳承發揚獲得了各界力量的支持。4月8日晚,作為“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成立三十周年慶祝活動”系列演出之一,戲曲音樂劇《媽祖》在廣州紅線女大劇院首演。該劇以幽默詼諧的喜劇風格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同時,又以無私大愛的高尚情感深深打動了觀眾。

        戲曲音樂劇《媽祖》打動觀眾。

          時光回溯到1992年,廣州市委、市政府倡導創建了全國300多個地方戲曲劇種的第一個基金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時任市長黎子流擔任會長。三十年來,振興粵劇基金會共籌款約1.5億元。其中,除了政府部門的支持,來自香港、澳門以及內地民營企業的捐贈占總捐贈約70%。三十年來,振興粵劇基金會為粵劇界有需要的團體和個人扶危濟困以及承擔賑災救援等公益慈善組織的社會責任,見證和參與廣州文化建設發展,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揚。

          各界群策群力,粵劇煥發活力,流派唱腔得到發揚光大,觀眾群體越來越多元。我們可以在粵劇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吸取養分,并將這一傳統文化繼續傳承好發揚好。

          “梅花”朵朵開

          梅花獎四度“綻放”羊城

          高端項目推動粵劇藝術發展

          5月8日—23日,“第九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將在廣州舉辦。這也是廣州繼成功舉辦第14屆、第27屆、第28屆梅花獎后,第四次舉辦梅花獎。廣州,是舉辦梅花獎較多的城市。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由中宣部批準,中國文聯、中國劇協共同主辦的全國性戲劇表演類專業獎項。梅花獎創辦于1983年,取“梅花香自苦寒來”為寓意,是中國第一個以表彰和獎勵優秀中青年戲劇表演人才、繁榮發展戲劇事業為宗旨的藝術大獎,被譽為我國戲劇表演領域的最高獎。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曾獲得過梅花獎,他表示,獲得梅花獎能鼓勵演員獲得自信,不斷攀登藝術高峰。“今年5月,將有15朵‘梅花’在廣州精彩綻放,這也將極大激勵戲劇演員在新時代新征程傳承發展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走文藝創新創造之路,登頂屬于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的文藝高峰。”

          舉辦本屆梅花獎,對振興廣州粵劇藝術發展有重要意義。

          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近年來,廣州制定了振興發展粵劇事業三年行動計劃(包括精品創作、人才培育、經典傳承、創新發展、場館建設、重大活動、粵韻惠民、市場培育等八大工程),廣州將以舉辦本屆梅花獎為新的起點,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體制、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推動粵劇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粵劇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大放異彩。

          近年來,廣州粵劇藝術事業取得了明顯成效。《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入選2022年度中華民族音樂傳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項目,廣州粵劇院歐凱明、黎駿聲等9位藝術家先后榮獲10次中國戲劇梅花獎……今年廣州粵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李嘉宜還將攜《文成公主》參賽。

        《文成公主》劇照

          今年恰逢梅花獎創辦40周年。本屆梅花獎終評在廣州設立主會場,在香港、澳門設立分會場。群星閃耀,灣區觀眾將共同迎來這場精彩紛呈的戲劇藝術盛宴。作為首次聯合香港、澳門舉辦的一屆梅花獎,本屆梅花獎既是創新評獎模式的一次大膽探索,也是文藝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一次嶄新嘗試。

          以舉辦本屆梅花獎終評活動為契機,廣州將以高端藝術項目的步步推進,持續推動廣州文藝創作繁榮發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高質量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影響力和輻射力。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乱码在线卡一卡二卡新区|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yy6080亚洲一级理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13p|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在线亚洲午夜片AV大片|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仙踪林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