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文化廣州

        讓文化更好服務人民高品質生活愿景

        • 聽全文
        • 2023-03-29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3月23日-25日,“2023非遺品牌大會”在廣州舉行。大會實現了“四個首次”:首次升格為全國性大型非遺活動,首次將企業品牌作為宣傳展示主體內容,首次組織非遺企業代表現場簽約,首次舉辦非遺專場展演。

          非遺品牌大會這個在廣州誕生的盛會,是廣州文化領域諸多創新舉措之一。2021年12月以來,廣州市立行立改狠抓整改任務落實,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設計,讓文化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高品質生活的愿景,也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以戰略思維、整體眼光、體系建構、平臺驅動推動優質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廣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大力傳播嶺南優秀文化,打造更高層次的文旅消費環境,在全行業營造比學趕超、賽龍奪錦的濃厚氛圍,加快高質量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

        航拍粵劇博物館

          非遺保護:點亮創新精神和文脈傳承

          2022年5月,廣州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出臺了《廣州市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方案》。作為長期指引廣州非遺保護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實施方案》提出近、中、遠期三個階段目標,明確了健全保護工作制度機制、完善保護傳承工作體系、全力實施非遺綻放工程、大力推動非遺高質量發展四大任務18項具體任務。配套制定非遺保護資金管理制度及檔案管理制度,積極推動非遺條例立法,支持各區修訂完善相關制度,市區兩級已出臺近20部政府規章、部門規范性文件。

          廣州鞏固非遺傳播陣地建設,全市現已建成2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個市級非遺聚集區、21個市級非遺工作站、11個市級非遺大師工作室、100個市級非遺傳承基地,為探索非遺整體性保護提供了有力的陣地支撐。

          目前,廣州10個區掛牌成立非遺保護中心,全市11個區全部設立非遺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果活化利用方面,在深入開展數字化記錄廣州非遺的基礎上,結合新媒體和科技發展趨勢,開始探索更多形式的非遺數字化展示和傳播。利用“非遺+短視頻平臺”,建設常態化運作、多維度傳播的“抖音廣州非遺館”。積極推動非遺與網絡企業、科技企業跨界合作,實現科技與非遺相互賦能,并在年輕群體中成為風潮。

          在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的基礎上,又建成廣州第二條非遺街區——廣州非遺街區(北京路),于2022年6月份開街運營。并持續在廣州塔“嶺南之窗”舉辦系列非遺展示展覽活動,加快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創新發展新格局。

          考古前置:溝通歷史情懷和人民事業

          如果說非遺活態傳承著眼的是“當下”,那么,廣州近年在城市考古領域的孜孜以求,看重的則是蘊藏在“歷史”中的偉力,以及對文脈綿延的使命感。

          許多市民記得之前越秀區犀牛北街97號居民樓里的大人小孩們站在樓梯上、過道里,齊齊望著下方正在進行的考古發掘的那個場景。“施工隊往下挖電梯井的時候,才不到1米多的深度就發現了有陶器的出現。”時任犀牛北社區居委會主任周月娥說。隨后,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隊到現場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雖然發掘面積不到10平方米,搶救發掘時間短短6天,但卻成為當時當地的一景。

          其實就在短短幾年前,“考古”對于大多數普通公眾來說,還是一個艱澀而無趣的名詞。誰能想到,今天考古院組織的研學活動名額會“秒光”,胡子拉碴的考古學者的專題講座也會一座難求。

          2022年4月國家文物局印發的《“十四五”考古工作專項規劃》中,將“‘先考古、后出讓’制度”放在了“重點任務”中。而“先考古、后出讓”,實際上就是“考古前置”。廣州正是全國率先實施“考古前置”的城市。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考古工作的管理,廣州修訂和制定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制度,如《廣州田野考古工作規范》《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管理辦法》《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經費預算編制辦法》《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協作服務工作管理辦法》等。2022年,全年共開展考古項目404宗,其中主動性考古勘探、發掘項目各1宗;基建考古調查項目288宗,調查面積1億6229萬平方米;基建考古勘探項目95宗,勘探面積約237萬平方米;基建考古發掘項目19宗,發掘面積約12400平方米。全年清理各時期墓葬201座,出土各類文物1625件(套)。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負責人介紹,市一大道宋明城墻遺址、北京路清代木船,越秀北路宋代城墻,增城金蘭寺、墨依山、蓮花書院遺址,黃埔茶嶺和甘草嶺,解放中路安置房唐宋遺址,廣雅中學聯韜館工程先秦兩漢至明清時期墓葬,中山六路漢至清代遺址,南石頭監獄遺址……都是廣州實行“考古前置”的典型案例。

          “考古學泰斗蘇秉琦先生在1950年說過一句話:要讓考古成為人民的事業。我想,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讓考古回歸這個語境,真正讓人民享受、參與并且作為全民事業發展。”一位考古工作者說。

          聚焦

          醒獅獅頭 連起鄉村振興和國際市場

          在本屆非遺品牌大會上,廣州南國醒獅貿易發展公司與新加坡天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簽訂了一項向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出口醒獅獅頭2萬頭的協議,簽約金額約2560萬元。“出口的獅頭全部由醒獅幫扶項目——生產車間、非遺工坊等生產。”南國醒獅負責人、廣東醒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趙偉斌告訴記者。

          趙偉斌介紹,從2018年開始,南國醒獅由彩扎(廣州獅頭)市級傳承人陳金明擔任首席工藝師,先后在河源市和平縣樓鎮村、清遠市連山太保鎮蓮塘村進行幫扶,投資設立醒獅扎作車間(非遺工坊),年產近3萬頭醒獅,產值3000多萬元人民幣,其中70%出口外銷。“由于舞獅活動在國際日益蓬勃發展,全球特別是東南亞的需求日益增長,從2001年的每年6000頭快速增長到2023年的每年10萬頭,這是一片廣闊的天地。”趙偉斌說。這種“外銷”在今天與鄉村振興結合成一條無縫連接的產業鏈,將國際市場的脈動傳送到內陸山村,也讓中國更多“遙遠”的地方為更多的人所看見。

          聲音

          避免對文物的破壞 促進城市建設的發展

          劉曉明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廣州市文物局局長

          1994年廣州公布實施了《廣州市文物保護管理規定》,是全國最早的地方性文物保護法規之一。2013年5月1日,修訂后的《廣州市文物保護規定》正式施行,包括在地下文物埋藏區進行工程建設或者在地下文物埋藏區以外進行大型工程建設前,屬于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在出讓該地塊前,應當進行考古調查、勘探,“正式確立了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前置制度。”

          “考古前置”可以保障將“干凈”的土地交給建設方,有效避免城市建設對地下埋藏文物的破壞。另一方面,通過政府資金支持,以及實現凈地出讓,減輕了建設單位的負擔,保障了建設單位的權益。

          為了保證“考古前置”能切實落地,近年廣州制訂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具體的規定根據實踐的反饋也在不斷調整,近期在對《廣州市文物保護規定》的修訂中,又取消了10平方米以內的小型民生工程,如電梯加建、改造等事前考古的要求。后續制度的不斷完善,有效保護了文化遺產,也促進了城市建設的發展。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播放|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亚洲人妖女同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亚洲91av视频| 67pao强力打造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