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禺扒金山”“紫坭魚皮角”有了標準
番禺美食“扒金山”:把土鯪魚肉剁成“魚膠”,堆成“小山”,置于菜葉上,再將其移入平底清水火鍋中,吃時用筷子將魚膠刮入水中煮熟。粵語“扒”與“爬”同音,所以又叫“爬金山”。
獨占鰲頭松子魚、番禺光皮乳豬、番禺扒金山、紫坭魚皮角、乳香咸煎餅……今后,這些“味在番禺”系列名菜名點也有標準了。
2月21日,番禺區“味在番禺”系列名菜名點及服務團體標準發布會舉行,審定并發布了“味在番禺”系列名菜名點、服務規范共22項團體標準,標志著歷時一年多的“味在番禺”名菜名點團體標準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味在番禺”系列標準已構筑形成名菜名點、服務管理和質量控制三大類共23項標準體系。
番禺美食文化歷史悠久,積淀深厚,美食產業興旺發達,作為廣州國際美食節主會場承辦地,已有注冊餐飲企業2萬多家,占廣州地區餐飲企業數量的六分之一。2022年,“味在番禺”系列名菜名點團體標準立項,經實地調研、名廚訪談、標準起草、征求意見及專家審定等環節,最后確定標準內容。
據悉,為擴大番禺飲食文化品牌影響力,番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區飲食行業商會成功注冊“味在番禺”集體商標,這是廣州市首個餐飲類的集體商標,為全區餐飲企業打造品牌、擴大影響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通過制定標準,全面提升原料供應、生產加工、倉儲流通的全流程溯源和隨機監測檢測水平,實現預制菜產品的生產有序高效、終端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