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文化廣州

        老街區留風韻成氣候吸引人

        • 聽全文
        • 2022-05-21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荔灣區成立多個咨詢委員會引導公眾、專家參與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

          翻開荔灣的文化“家底”,不得不說豐厚。荔灣是嶺南文化、廣府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地區之一,有 14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11家“中華老字號”企業、45項非遺項目, 是“中國曲藝之鄉”“全國先進文化區”“中國民間文化之鄉”“廣東十大傳統美食之鄉”“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家底厚,還要用得活。上下九、恩寧路、荔枝灣……廣州26片歷史文化街區里,荔灣占了14片,而廣州人的“鄉愁”,亦離不開西關。近年來,永慶坊、泮塘五約代表的恩寧路、逢源大街-荔灣湖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案例,蜚聲四海。而剩下的12片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到今年,進入密集啟動階段。

          推動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活化,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促成大型公共文化設施落地……在荔灣區南北片,今年以來,全面打造嶺南文化中心區的鼓點密集,傳遞荔灣率先建設老城市新活力示范區的決心和干勁。

        千年嶺南古村泮塘五約煥發新活力

          5月20日,在廣州永慶坊,荔灣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專家咨詢委員會正式成立。5月19日,荔灣區和平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公眾咨詢委員會(下稱“公咨委”)成立,探索居民協商共建,推動歷史文化街區升級。20天的時間里,荔灣已陸續成立4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公咨委。此前,荔灣全市率先成立區級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聘請專家為加強城鄉歷史文化保護貢獻專業力量。

        在“2022灣區詩會之上巳節雅集”活動中,詩人泛舟荔枝灣吟詩賞景

          荔灣提出,將發揮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的歷史文化優勢,依托全市資源最豐富的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嶺南文化特色,把北片區精心打造為看點集中、業態豐富、魅力十足的文商旅活力區。荔灣文商旅活力區12.1平方公里,其中2.36平方公里的歷史文化街區成為抓手。今年,荔灣將全面完成所有歷史文化街區的底數摸查和方案編制,開工上下九—第十甫、耀華大街等6條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工作。

          截至目前,上下九-第十甫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一期)實施方案已提請區規劃名城委審議;逢源大街-荔灣湖(西關記憶項目)實施方案已完成專家評審,正在修改完善方案;耀華大街、和平中、多寶路、恩寧路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實施方案正在開展第三輪深化修訂。

        在“三月三·上巳在西關”活動中,學童誦讀《新三字經》

          公眾意見織密“繡花功夫”針腳

          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利用不可能采用同一個路徑,必須循序漸進、久久為功,因而更需有章法可依。據了解,《荔灣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工作機制》已經擬制,該機制明確了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的5個階段、12個工作步驟,并完善了公眾咨詢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工作規則,著力構建“黨建統領、政府主導、專家領銜、公眾參與、社會協同”工作格局。

          “歷史是城市文化最深刻的記憶、城市特色的來源,保護城市歷史文化資源,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廣州城市發展的脈絡,明白自己是誰、從哪里來,從而明確未來的發展之路。”荔灣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蔡云楠表示。他呼吁,不能要求歷史文化街區的人們按照原來的生活方式來生活, “保護不是把好的東西供奉起來,需要體現、融入生產生活中。”

          他的呼吁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不謀而合,這也成為荔灣全面推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的指導原則。

          上下九-第十甫、耀華大街等六個歷史文化街區計劃在今年6月動工。在這之前,荔灣區廣泛開展了 “入戶問卷調查”,已收集群眾意見約9.95萬條。從今年4月底開始,耀華大街、上下九-第十甫(一期)、多寶路、和平中4個歷史文化街區公咨委陸續成立,開始運轉。

          “既要保留歷史文化風韻,也要打造出成氣候的、能吸引年輕人的氛圍。” “希望結合已經完成的微改造來做方案,利用好此前的基礎。” “要注重實用性,增加居民晾曬、休閑、鍛煉以及電單車充電場地。”在耀華大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公咨委第一次會議上,委員們提出意見、建議。“增加商業氛圍感,引入高端品牌、設計特色招牌。”“滿足民生基本需求,在增設機動車停車位的同時,也為居民提供非機動停車空間。”近日,上下九-第十甫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一期)公咨委委員如是說。

          而這些寶貴的意見,將在一次次討論中被收集,推動歷史文化街區“繡花式”改造的針腳更細、更密。

          新舊并存融合

          豐富嶺南文化時代內涵

          “老地方”·新活力

          5月18日,位于荔灣區黃沙大道譽江路的廣州鐵路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從1907年7月粵漢鐵路起始站——黃沙車站建成通車,到20世紀90年代成為當時華南最大的水陸兼備、站港合一的特等大型貨運站,再到2005年6月退出歷史舞臺,百年黃沙老站如今煥發新活力,縱然乘客變成了游客,經過改造,它代表的廣州鐵路百年奮斗故事,依然有人聆聽。

          除了黃沙老站,近一兩年來,在荔灣,還有文昌北路的中共廣東省臨時委員會活動舊址,荔枝灣畔的陳廉仲、蔣光鼐舊居,廣州市郊一區農會舊址、廣州兒童劇團團部舊址,上下九陶陶居、龍津西路泮溪酒家等,得到修繕或升級改造,為展陳荔灣嶺南文化、紅色文化、飲食文化等提供空間載體。

          “老技藝”·新活力

          “老技藝”“老物件”,不再單單打著“情懷牌”博關注,在各方的努力下,它們正展現新的面孔,收獲當代人的追捧。

          以粵劇為例,越來越多青少年成為代言人、傳承者。“如今的家長慢慢轉變了觀念,不再刻板地把粵劇當作老人家的消遣,有的甚至全力支持孩子來學。”粵劇藝術博物館少兒粵劇傳承基地導師唐沛文表示。“粵劇熱”的背后,不僅是新一代文化自信的提升,也離不開近年來荔灣推動粵劇粵曲、“三雕一彩一繡”等嶺南非遺精粹傳承發展的努力。

          新時尚·新活力

          現代、時尚的新事物,也在荔灣這片土地生長。今年5月初,一艘已具雛形的“巨輪”閃耀白鵝潭南岸。作為廣東省重點文化工程、具有國際水平的重大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廣東省“三館合一”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彰顯廣東特色、具有國際水平的重大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國際知名、亞洲一流、國內領先”的現代化文化博覽群體,輻射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全國。

          以省“三館合一”項目為領航,荔灣將升級南片的信義會館、1850創意園,依托珠江鋼琴創夢園等創意園區,吸引文化傳媒、動漫影視、時尚消費等企業進駐,實現高質文創園區集聚發展。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