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文化廣州

        九公里通古今 八段路載春秋

        • 2025-06-25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廣州,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遠的故事,一磚一瓦都有雋永的記憶。《粵韻周刊》,與您一起領(lǐng)略這座城市厚重的記憶,領(lǐng)略兩千多年包容開放的精神傳統(tǒng),領(lǐng)略綿延不絕的文脈書香;與您一起在歷史的光照下,讀懂今天,讀懂廣州,由此堅定文化自信。

          廣州的中山路如一條流淌著城市精神的時光長河,被譽為“跨越古今的最美9公里”。它東連天河,西接珠江,全長九公里,分八段,是廣州城內(nèi)貫通東西的通勤大動脈。

          從秦漢時期在珠江北岸建城伊始,到唐宋時期城內(nèi)東西通衢、明清時期匯集官署學(xué)宮的惠愛古街,再到20世紀(jì)40年代正式定名,廣州中山路跨越兩千余年。沿線名勝古跡眾多,文化商貿(mào)地標(biāo)無數(shù),猶如一部流動的城市札記,層疊城市記憶,見證廣州從建城至今的滄桑巨變,也寫就了這座城市開放包容、求新求變和敢為人先的精神品質(zhì)。

          一路連古今

          在中國,“中山路”有將近200條,無論是位于廣州、南京、上海,還是天津、南昌等地,中山路都承載著一段歷史與風(fēng)情,也各具特色。

          曾是珠江北岸 當(dāng)代“集齊”八段

          6月21日,正值周末,不少學(xué)生在家長帶領(lǐng)下來到南越王博物院打卡。這里曾是南越國宮署遺址,文化層堆積厚達五六米,包含秦漢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存,是了解廣州城市發(fā)展的必到之地。而廣州中山路,就是從這里開始孕育、成長、發(fā)展、壯大。

          秦漢時期

          趙佗城東西門在今中山路上

          珠江,廣州的母親河,世人皆知,北岸在今沿江路一線。然而你可知道,今天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的中山路曾經(jīng)就是珠江北岸。公元前214年,秦將任囂在今中山四路一帶,傍番山、禺山,臨珠水筑“任囂城”,開始廣州建城史。其繼任者趙佗擴建南越國都城——趙佗城。

          據(jù)《越秀史稿》所繪的示意圖,趙佗城北至今越華路南面高坡一線;西界在廣仁路、廣大路、小馬站一帶;東邊在今舊倉巷附近,東西城門就在今天的中山路上。南界在今西湖路北側(cè),不遠處便是浩瀚的珠江。當(dāng)時,趙佗在城中建了宮殿官署,王宮主殿就位于今北京路北段省財政廳一帶。宮殿前的南北大道,就是今天北京路的前身;宮殿前的東西大道,就是今天的中山路前身。至于當(dāng)時的中山路叫何名,今已無從考證。

        09470d022d5b60c0005e.jpeg

        省財政廳

          唐代,中山路所在地作為古城唯一東西軸線,東起行春門(今倉邊路),西至有年門(今人民公園)。1998年,考古學(xué)家在今倉邊路、2005年在舊倉巷西分別發(fā)掘出唐代的東城墻。此后,又在西湖路光明廣場發(fā)掘出唐代城墻,應(yīng)為廣州的西城墻。南漢時期,廣州改稱興王府,今中山路北端省財政廳一帶為宮城。今天的中山路就是當(dāng)時南漢皇宮前連接?xùn)|西城門的王城主道。宋滅南漢后,重筑廣州中城、新筑東、西二城,合稱宋三城。但三城街道各成一體,今中山路尚未貫通全城,今中山四路、五路為廣東布政司前街,連通城東和城中。

          搭乘地鐵一號線在公園前站下車,然后沿中山五路東行至北京路,再沿北京路向北走到盡頭,廣東省財政廳附近,就是南越國宮署所在地,南越王博物院主展館就搭建在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之上。步入展館,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座王宮花園曾經(jīng)的構(gòu)造,感受當(dāng)年的壯觀和輝煌。工作人員說,經(jīng)過多次考古發(fā)掘,這里陸續(xù)發(fā)掘出西漢南越國和五代南漢國的宮苑和宮殿遺跡,以及明清時期的大型建筑基址。這些遺跡遺物層層相疊,構(gòu)成了一部記載廣州兩千多年發(fā)展的無字史書。

          清代稱惠愛街

          20世紀(jì)40年代定名中山路

          中山路歷史雖然悠久,但直到明清時期才有街名記載。如果時光倒流,明初,廣州三城合一,原宋元時期的西、中、東城墻被拆,在今西門口一帶筑正西門,門內(nèi)開辟西門大街(今中山六路),連接原中城和東城主干道布政司前街。自此,今中山四路、中山五路和中山六路貫通,成為明代廣州城內(nèi)的東西干道。

          清代的中山路就有“惠愛”之名。據(jù)《廣州市地名志》所載,今中山四路清代稱“惠愛大街”,今中山五路、六路,稱“惠愛街”。“惠愛”二字源于明代的惠愛牌坊。據(jù)《廣州城防志》記載,惠愛牌坊大致立于今中山六路與解放路交接處,紀(jì)念的是廣州建城兩千年來惠民德政的67名地方長官,如任囂、趙佗等。路因坊而得名。當(dāng)時的中山路,是全城東西通衢大道,匯集了布政使司、巡撫部院、兩廣部堂、貢院學(xué)宮、城隍廟等官衙、文教機構(gòu),各大機構(gòu)門墻相接,非常壯觀。

          辛亥革命之后,廣州筑馬路、建騎樓,原惠愛街、惠愛大街拓寬為大馬路,定名為惠愛西路、惠愛中路、惠愛東路。1921年,原大東門以東開辟大東路,后又在大東路以東筑百子路。1925年,為實現(xiàn)孫中山“南方大港”的構(gòu)想,省港罷工工人筑路委員會發(fā)動3000多名青壯年修筑從城內(nèi)到東郊黃埔的公路,取名中山公路,是國內(nèi)第一批以“中山”命名的城市道路,也是今中山大道和中山一路的前身。

          中山路真正得名是在20世紀(jì)40年代。當(dāng)時,全國為紀(jì)念孫中山,命名了一批“中山路”。廣州是孫中山民主革命的大本營,惠愛路、百子路、大東路又是城市要道,人文歷史厚重,于是,原中山公路東山口至楊箕段改名中山一路;百子路、大東路為中山二路、三路,惠愛東、中、西三路分別為中山四路、五路、六路。

          據(jù)《廣州市地名志》記載,20世紀(jì)60年代,西門外西關(guān)的恩龍里等路段被辟為中山七路。此后,為配合珠江大橋通車,將中山七路以西的荔灣南約馬路等拓建成中山八路,直抵珠江大橋東廣場。

          20多年后,中山一路延伸至今廣州大道。拔地而起的中山一立交將東風(fēng)路、中山路、廣州大道、黃埔大道以及內(nèi)環(huán)路等城市干道連為一體,成為廣州城市快速發(fā)展的交通命脈。至此,歷時2000多年,東連黃埔大道,西接珠江大橋,全長9千米、分8段的中山路基本形成,由東到西,依次為中山一路至八路,不僅連接地理意義上的古城與新城,還承接了文化意義上的古代與現(xiàn)代,成為廣州的文化和精神之路。

        779c759635a48b0a5c4f.png

        中山一立交

          八段各不同

          由八段路構(gòu)成的廣州中山路,每一段風(fēng)格都不同,各有特色,歷史文化底蘊厚重。一條廣州中山路,猶如一部流動的城市札記,見證了廣州城市發(fā)展、文教興盛、商業(yè)繁榮的千年之美。其中,中山一路、二路、三路,為舊時廣州城東門外最為潮流之地;中山四路、五路、六路連接古城東西城門,歷史最悠久;而中山七路、八路,位于西關(guān),市井煙火最濃厚。

          中山一路、二路、三路

          大東門外,緊隨時代最潮流

          沿途打卡:梅花村、東山口、廣州起義烈士陵園英雄廣場、中華廣場、廣東省人民體育場

        f04de414b9c8e42079a6.jpeg

        廣東省人民體育場

        29db30ab53e57626661d.jpeg

        中華廣場

        df1c040f59f7f7d1e4c9.jpeg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中山路的前三段,中山一路、二路、三路,位于廣州古城的正東門(大東門)外,民國時期才修筑。如今這三段路,東連黃埔大道西(中山一立交),沿著內(nèi)環(huán)路,至農(nóng)林下路、署前路交會處為中山一路,約2.1公里;沿路前行至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東川路,則為中山二路,約870米;中山二路至越秀中路之間的約850米為中山三路。

          這三段中山路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潮流。從中山一立交沿著中山一路向西行,頭頂是內(nèi)環(huán)路高架橋,兩邊是各種各樣的居民樓、學(xué)校、商鋪,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與之相交的農(nóng)林路、福今路、梅花路等都有著自己的故事,一個極具韻味的“名人故居集中地”——梅花村,就隱藏在這里。

          “梅花村”,這個頗有田園詩意的名字,可追溯至1930年。當(dāng)時,為了實現(xiàn)孫中山先生把廣州建成“花園城市”的構(gòu)想,這里被打造成為中國首個模范住宅區(qū),堪稱當(dāng)時中國最新潮的住宅區(qū),陳濟棠、陳維周、孫科等眾多民國時期的廣東政要都曾在這里居住。梅花村至今還保留很多民國時期風(fēng)格的建筑群。

          跨過農(nóng)林下路,便是中山二路。相比中山二路,大家更熟知的是“東山口”。“東山少爺,西關(guān)小姐”的說法在廣州無人不知。20世紀(jì)初,一大批華僑來到東山口“拓荒”,將原本古城東門外的荒郊野嶺變成洋樓林立的繁華地段。你可知道,這里也是中國近現(xiàn)代醫(yī)學(xué)教育的重要源頭。位于中山二路74號的中山大學(xué)中山醫(yī)學(xué)院,前身是創(chuàng)立于1909年的廣東公立醫(yī)學(xué)堂,后逐漸發(fā)展并更名為廣東公醫(yī)醫(yī)學(xué)專門學(xué)校、廣東公立醫(yī)科大學(xué)、國立廣東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中山醫(yī)科大學(xué),見證了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xué)從蹣跚起步到發(fā)展壯大的歷程。

          在時代的浪潮中,中山路不斷煥發(fā)新的活力,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接納海內(nèi)外的客人,成就無數(shù)商業(yè)傳奇。然而,廣州中山路的真正蛻變,則出現(xiàn)在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20世紀(jì)90年代地鐵一號線的開通。

          首條地鐵沿路穿行

          1999年6月,廣州地鐵一號線全線開通,西起芳村西塱,東至廣州東站,全長18.5千米,橫跨荔灣、越秀、天河三大城區(qū),大大改善了廣州的通勤環(huán)境。地鐵一號線全線16座車站,有7個站就鑲嵌在中山路上,從中山一路的楊箕站延伸至中山七路的陳家祠站。可以說,地鐵一號線猶如地底下的中山路,串起了北京路、東山口、中華廣場、中山七路等眾多現(xiàn)代商圈,其中又以中山三路最為潮流,流行前線、地王廣場等承載了無數(shù)廣州人的青春時光。

        f5c634fe55c6bd2a903e.jpeg

        陳家祠

          “80后”的彭萬剛對第一次到流行前線的情景記憶猶新。“我記得很清楚,流行前線開業(yè)的那一天,也是地鐵一號線開通的那一天,我跟著朋友一起去到現(xiàn)場,人太多了,大多是十五六歲、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彭萬剛說。1999年6月28日,廣州地鐵一號線全線開通儀式在公園前站舉行。就在這一天,流行前線在烈士陵園站開業(yè),成為廣州第一個與地鐵連通的地下商業(yè)空間。那一天,當(dāng)烈士陵園站A出口的閘門一打開,人們像潮水一般涌入這個嶄新的商場。年僅16歲的彭萬剛擠在人群中,眼前是前所未見的卡通手辦、潮牌運動服,少年們的歡呼聲在霓虹燈下沸騰。

          中山三路潮流聚集

          緊接著,中華廣場拔地而起,成為老城區(qū)第一家綜合性購物中心。它與廣州起義烈士陵園、英雄廣場、廣東省人民體育場等地標(biāo)隔街相鄰,人流量大。廣場戶外觀光電梯如銀龍盤旋,生鮮超市、綜合型百貨與現(xiàn)代影院吸引全城人的目光。“逛中華廣場”成為當(dāng)時廣州人最時髦的事情之一,尤其是在重要的節(jié)日期間,商場內(nèi)外被裝點得美輪美奐,人潮涌動,人們來到這里買最時髦的衣物、吃南北特色的美食,看最新上映的電影。

          再加上地王廣場、東川名店城,整個中山三路成為廣州最潮的地方,甚至蔓延到中山五路。2006年,位于中山五路的“動漫星城”開業(yè),成為全國首個動漫網(wǎng)游體驗基地。無論是時尚達人,還是普通市民,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和夢想。當(dāng)時,剛大學(xué)畢業(yè)的黃菲菲,拿著自己平時攢下的幾千塊錢,跑到動漫星城租下一間20平方米的門面,開起了櫻漫書店,成為國內(nèi)第一批在動漫書店領(lǐng)域吃螃蟹的人。如今,黃菲菲的生意越來越好,不僅分店眾多,還推出當(dāng)下最流行的潮玩、二次元服飾及“谷子”周邊等產(chǎn)品。一間小小的動漫書店,猶如一個青春寶盒,裝滿了新一代人的年輕記憶,又為新人帶來更潮的享受。

          如今,流行前線已華麗變身未來城,而類似地王廣場、動漫星城等潮流體驗遍布廣州城,后浪推前浪,共同演繹著廣州敢為人先、革故鼎新的故事。

          中山四路、五路、六路

          古城通衢,人文薈萃景最多

          沿途打卡:南越王博物院、廣州農(nóng)講所(番禺學(xué)宮)、明遠樓(廣東貢院)、都城隍廟、人民公園、廣州城市原點、北京路步行街、六榕寺、光孝寺、倫文敘紀(jì)念廣場等

        e5481948c836e8e697a7.jpeg

        六榕寺


        9d21be811de056c6e3ea.jpeg

        倫文敘紀(jì)念廣場

        56928bb494a00bd65187.jpeg

        廣州農(nóng)講所

          從中華廣場出來,沿著中山三路向西,走過東濠涌,就進入中山四路。如果時光倒流到明清時期,這里是廣州城東端,今越秀中路、越秀北路就是城墻所在地,東濠涌就是當(dāng)年的護城河。

          從這里一直到西門口,分中山四路、五路、六路三段,連接廣州古城東門和西門的主干道,沿線歷史底蘊最厚重,歷代宮署官衙、書院學(xué)宮、商貿(mào)中心等都聚集在這一帶,猶如一部廣州城市發(fā)展的無字史書,于煙火人間徐徐展開。

        47b74cae34025480b1a4.jpeg

        西門口甕城遺址

          中原名流傳文教 一路美景何其多

          南越王博物院、城隍廟、廣州農(nóng)講所、廣州第一公園、城市原點等名勝古跡,沿著中山四路到中山六路一字鋪開,廣為人知。但不為人們熟知的是,這短短幾公里,還匯聚了番山云氣、孤兀禺山、藥洲春曉、琪林蘇井等眾多歷代“羊城八景”,見證了廣州開放包容和文風(fēng)興盛的歷史。其中,又以“琪林蘇井”的故事最為動人,既見證了廣州海絲文化的傳奇,又見證了南北文化融合的歷程。

          走出西門口地鐵站C出口,便是捷泰廣場和中六電腦城,四周高樓林立,人流熙熙攘攘。很難想象,這里就是明代羊城八景“琪林蘇井”所在地。早在唐代,這里有遠近聞名的開元寺。高僧鑒真曾駐錫于此,并留下傾城相送的佳話。

          到了北宋年間,開元寺被改建為天慶觀,可惜一度毀于戰(zhàn)亂,后得南洋三佛齊國(今印度尼西亞)人捐資重修,成為廣州海外貿(mào)易興盛的佳話。重修后的天慶觀,規(guī)模宏大,碑刻題詠琳瑯,名曰“琪林”(也作“琪琳”),引來四方名流雅聚。宋元符三年(1100年),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獲赦北歸,途經(jīng)廣州,在此住了一個多月,論文賦詩,留下美文《眾妙堂記》。其間,他見百姓飲咸苦珠江水,惻然心動,親自在居所外鑿了一口井,清泉汩汩而出。此井遂得名“蘇井”,惠澤百姓,傳為美談。

          有了蘇東坡的加持,天慶觀聲名遠揚。明代詩人孫蕡贊曰:“群英結(jié)詩社,盡是琪琳仙。”文人墨客在琪林綠影下詩酒唱和,通宵達旦,何其美妙!遂以“琪林蘇井”的美名入列明代“羊城八景”。如今,琪林盛景已成滿目高樓,歷史韻味蘊藏其中。中六電腦城前,行人踏過的地磚,恰是昔日琪林門的遺痕;光孝路東側(cè)的“井邊巷”則是宋代“蘇井”所在之處。

          中山路浸潤的文墨豈止東坡一人?大書法家米芾、周敦頤等都曾在這一帶揮毫留韻,傳道授學(xué)。這條古時的通衢大道,就像這座城市一樣,始終以包容的胸襟接納著四方賢才,共同滋養(yǎng)了本地文化。其中,明代倫氏“一門四元”的傳奇在此傳頌。

          倫門四元傳佳話 一路分布三學(xué)宮

          從中山六路的中六電腦城向南,便是面積不大的倫文敘紀(jì)念廣場,再往南有一條名不見經(jīng)傳的福地巷。然而,正是這些看似普通的廣場、街巷,卻深藏廣州文脈記憶。漫步其間,仿佛能聽見歷史深處傳來的瑯瑯書聲。

          倫文敘出生于1466年,祖籍今佛山石灣,父輩時來廣州,居住福地巷一帶。因勤奮聰穎、才思敏捷,倫文敘少時便以“鬼才”聞名。坊間至今流傳他為《百鳥歸巢圖》所題奇詩——以數(shù)字巧嵌百鳥之?dāng)?shù),令時人嘆服。相傳有一天,倫文敘給一員外送菜,恰巧遇見員外與朋友正欣賞一幅《百鳥歸巢圖》。員外知道倫文敘的才學(xué),便請他題詩。倫文敘稍加思索,提筆寫下:“飛來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萬石。”員外讀后拍案叫絕。這首詩其實也是一道算術(shù)題,一只又一只是兩只,三乘以四是十二,五乘以六是三十,七乘以八是五十六,累加起來剛好是一百,正是“百鳥”之意。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34歲的倫文敘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在會試和殿試中連奪會元和狀元,成為南宋張鎮(zhèn)孫(祖居今狀元坊)之后廣東的第一個狀元。更令人驚嘆的是,他的三個兒子亦才華橫溢,長子中解元,次子獲會元,“一門四元”傳為嶺南千秋美談。后人將倫氏居住地喚作“福地”,寓意人杰地靈。為紀(jì)念這一傳奇,2010年,中山六路南側(cè)建起倫文敘紀(jì)念廣場,激勵著廣州人始終發(fā)奮圖強,傳承文脈。

          明清時期,書院、學(xué)宮林立,是文風(fēng)鼎盛的生動注腳。中山四路南側(cè)的廣府學(xué)宮,是廣州最高學(xué)府,被譽為“嶺南第一儒林”;中山四路的農(nóng)講所,曾是番禺學(xué)宮;中山六路南側(cè)米市路與解放路之間,曾矗立著南海學(xué)宮。而今中山四路南側(cè)廣東貢院(古時科舉鄉(xiāng)試的考試場所),正是中山大學(xué)、廣東實驗中學(xué)等百年名校的發(fā)端之地。

          文風(fēng)鼎盛也讓這座城市始終在文化傳承中,成為近代中國革新思潮涌起的策源地。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康有為在今中山四路長興里3號創(chuàng)辦萬木草堂,梁啟超等有志之士齊聚于此,一方端硯起風(fēng)潮,奏響“萬木承志,少年當(dāng)強”的時代呼聲,將維新火種播向神州。如今,這方寸小院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廣州城求新求變的精神底色已然刻入院內(nèi)的每一塊滄桑基石。

          店鋪比鄰延商脈 百歲艷芳現(xiàn)美篇

          官衙聚集,文教興盛,思潮活躍,自然也是人口密集之地。廣州人憑借敏銳的商業(yè)嗅覺、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中山路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商業(yè)奇跡。唐宋時期,今中山四路、五路一帶已是商賈輻輳;明清之際,致美齋、三多軒等名店在此扎根,織就嶺南最繁華的商業(yè)圖景。20世紀(jì)初,城墻化作路基,騎樓廊柱間,李占記鐘表、新大新百貨、艷芳照相館等眾多屹立至今的老字號,共同譜寫了近代廣州商業(yè)傳奇。其中,艷芳照相館用光影記錄了這座城市敢為人先的氣魄。

          從中山六路拐進朝天路,艷芳照相館門前人來人往。據(jù)《北京街道志》記載,這家老字號最早發(fā)軔于中山五路。1911年,廣東三水人黃躍云、劉昌泉在香港中環(huán)開辦艷芳照相館,第二年移師廣州惠愛中路(今中山五路新民路口處),稱“省港艷芳照相館”。當(dāng)時,艷芳照相館以出色的人物肖像照和集體照聲名日響,20世紀(jì)20年代馳名省港澳。1923年8月11日,艷芳照相館的攝影師在永豐艦上為孫中山、宋慶齡與官兵合照留念,留下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照片。1927年,魯迅受邀前往中山大學(xué)任教,其間專門與夫人許廣平、好友蔣徑三到“艷芳”合影,留下的一張經(jīng)典照片,竟成了艷芳照相館的“名片”。

          如今,因城市發(fā)展需要,幾經(jīng)搬遷,艷芳照相館從中山五路落戶朝天路,繼續(xù)記錄著城市的最美瞬間和市井煙火。

          中山七路、八路

          穿過西關(guān),市井煙火最是濃

          沿途打卡:陳家祠、西門口甕城遺址、荔枝灣、泮塘、仁威祖廟等

          要說廣州的市井煙火氣,古西關(guān)(今荔灣舊稱)最為濃郁。西關(guān)位于古廣州城正西門之西,故得名,明清時期是廣州的商業(yè)中心。有一種說法:“體味嶺南文化要來廣州,體驗原汁原味的嶺南風(fēng)情和老廣州的生活氣息,就一定要來西關(guān)。” 中山七路和中山八路恰好橫穿西關(guān)。

          中山六路出了西門口,就是中山七路,赫赫有名的陳家祠就在此路段。這座落成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的陳氏書院,是清代廣東各地陳姓宗族在廣州合資建造的合族祠,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裝飾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之一,被譽為“嶺南建筑藝術(shù)明珠”。

          出了陳家祠,沿路向西,過了荔灣路口,便是中山八路。道路兩旁,批發(fā)市場、玩樂中心等現(xiàn)代商業(yè)生機活躍。一拐進泮塘路,濃郁的市井煙火氣撲面而來,滿滿的西關(guān)風(fēng)情。泮塘路上,老字號星羅棋布,一眼望去,缽仔糕、豬腸粉、云吞面、楊枝甘露……樣樣皆有,樣樣地道。與中山路連接的古街古巷,猶如毛細血管,承載著無數(shù)廣州人的童年記憶。有的街巷并不寬闊,臨街店鋪小而簡陋,但幾張桌椅就能撐起一個店,食客愿意在此排隊等待,只為品嘗最純正的廣州味道。記者走進一家小店,老板正手速飛快地煎著馬蹄糕,動作行云流水,分外嫻熟。馬蹄糕正嗞嗞作響,香氣四溢,令人垂涎。來一碗紅豆雙皮奶,再來一碗蘿卜牛雜……邊逛邊吃,就在這不經(jīng)意間,時光悄悄溜走。

          年過五旬的謝先生說,他在20世紀(jì)90年代從佛山遷居廣州,特別喜歡的就是這里的煙火氣。“十幾歲的時候,我還住在佛山。有一次和親戚一起來仁威廟。從仁威廟出來,附近有好多美食,腸粉、甜品、芝麻糊,還有大名鼎鼎的艇仔粥,都是我愛吃的。”

          此后每次來廣州,他都要專門到這一帶享受美食,遷居廣州后更是如此。他還告訴記者,中山八路附近一帶,包括泮塘路、龍津路、泮塘五約,散布了許多廣州特色美食小店。“朋友來廣州,我都建議他們來這里逛一逛,感受千年古城的市井煙火氣。”

          廣佛同城

          “中山九路”

          “廣佛候鳥” 雙城生活

          從西關(guān)古街巷返回到中山八路,再往西,過了荔枝灣、中山八路立交,就到了珠江邊,中山路也就到此為止了。但你可知道,有一條沒有路牌的“中山九路”,延續(xù)著中山八路,見證了廣佛同城的歷史進程。

          車子駛過珠江大橋到達芳村滘口,再沿著廣佛路走上一個公交站的距離。如果你第一次到這里問路:“請問,這是哪兒?”當(dāng)?shù)厝藭嬖V你,這里是“中山九路”;如果你以為自己還是在廣州,當(dāng)?shù)厝擞謺a上一句:“這里是佛山黃岐。”

          黃岐,原名黃竹岐,屬于佛山南海區(qū)大瀝鎮(zhèn)管轄。大瀝毗鄰廣州,早在明朝時期,這里就有連通廣佛的省佛通衢,東起廣州秀水墟,經(jīng)廣濟橋、三眼橋、鹽步街等,最后進入佛山古鎮(zhèn)。20世紀(jì)70年代末,省佛通衢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一條全長15公里的廣佛公路。

          20世紀(jì)90年代,雙城記的春風(fēng)最先吹到緊鄰廣州的佛山南海黃岐,相當(dāng)一部分廣州人到黃岐買房居住,被稱為最早一批“廣佛候鳥”,他們正是廣佛同城的先行者。據(jù)說,當(dāng)時有一家開發(fā)商,從黃岐向東,過了珠江大橋,就看到繁華的廣州中山八路。于是,突發(fā)奇想,在黃岐打出了“中山九路”的廣告語。正是這個奇想,緊挨廣州中山八路的南海黃岐,就慢慢有了“中山九路”的俗稱,延續(xù)廣州中山路的繁華。此后的數(shù)十年間,福盛花園、嘉樂花園等一批住宅小區(qū)出現(xiàn),專業(yè)市場、購物中心、現(xiàn)代物流蓬勃發(fā)展,催生了無數(shù)“廣佛候鳥”的故事。

          家住黃岐的黃先生就是20世紀(jì)90年代在黃岐買房的廣州人,他看中的就是當(dāng)時房價便宜、生活方便。在黃先生的介紹下,已經(jīng)在廣州工作近15年的梁女士也到黃岐置業(yè)居住。“當(dāng)時,這里還是一個小島,人不多,環(huán)境特別好,山清水秀,還有石門中學(xué)。”不過,梁女士告訴記者,剛開始的時候,通勤廣州主要依靠私家車和公交車,上班族總體不多。后來交通越來越便利,上班族也就多起來,兩地來往更加密切。“住在這里特別舒服,我一直都不想離開,一住就是十幾年。”梁女士說。

          如今,珠三角已經(jīng)連片成了城市群,廣佛城際無縫連接,“中山九路”雖無正名但有其實。廣州中山路不僅見證了廣州城市兩千多年的演變,也見證了廣佛兩地密切往來的故事。

          中山路歷史演變

          ?秦漢至唐宋

          路名暫未發(fā)現(xiàn)有文獻記載

          ?明代

          布政司前街(今中山四路、五路)

          西門大街(今中山六路)

          ?清代

          正東門大街(今中山三路)

          惠愛大街(今中山四路)

          惠愛街(今中山五路、六路)

          ?民國

          中山公路(一段)(今中山一路)

          百子路(今中山二路)

          大東路(今中山三路)

          惠愛東路(今中山四路)

          惠愛中路(今中山五路)

          惠愛西路(今中山六路)

          ?當(dāng)代

          恩龍里(今中山七路)

          荔灣南約馬路(今中山八路)

          (部分資料來源于《廣州市地名志》《越秀史稿》)

          城隅百雉映,水曲萬家開。里樹桄榔出,時禽翡翠來。——唐·張九齡《送廣州周判官》

          家住半塘曲,沿回幾折灣。門前荔枝熟,屋后釣舟閑。——元末明初·孫蕡《荔灣漁隱》

        相關(guān)附件
        相關(guān)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dāng)前頁
        -


        關(guān)注 · 廣州政府網(wǎng)

        ----

        ----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 亚洲好看的理论片电影|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亚洲爱情岛论坛永久| 亚洲美女视频网址|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久久|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