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灣區補短板惠民生 推動居民共建共治共享
在荔灣區沖口街大沖口涌邊生活了70多年的村民招汝均,最近有了一個好去處。傍晚時分,他常來到大沖口支涌邊的招村大街散步,欣賞河清岸綠和晚霞滿天。原本停滿了車輛的招村大街,近期被打造成沖口試點建設的南勝里鄰里花園。
以文明創建迎檢為契機,荔灣區把補短板、惠民生作為治理重點,以政府引導、居民參與的形式,推進各街道鄰里花園建設,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營造和諧文明的鄰里氛圍。
以“小動作”促進老舊社區換新顏
今年,荔灣區啟動“鄰里花園”建設,在社區門前屋后見縫插綠,提升人居環境,并鼓勵居民參與花園建設養護,促進鄰里的“共建、共治、共享”。今年3月,沖口街以轄區聚龍社區南勝里為核心展開試點,打造鄰里花園,并融入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小動作”促進老舊社區換新顏。
招村大街,兩個小朋友在看花
招村大街美麗的彩繪
走在南勝里招村大街上,每隔幾米可見花園小景。據沖口街城管科副科長廖智欣介紹,南勝里鄰里花園總投資58萬元,其中財政出資40萬元,花地經濟聯社出資15萬元,居民群眾共同出資3萬元,改造范圍為大沖口涌支涌邊的招村大街沿線。
沖口街充分利用招村大街周邊范圍內較難利用的邊角地、閑置地等小區域“見縫插綠”。原本堆積著廢置淤泥的橋頭小土坡被改造成花基,種上了時令花木;路邊大樹也及時進行了修剪;涌邊堤岸的坡上,種植不同高度的綠植,打造通透簡潔的景觀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鄰里花園由涌邊40多戶招村村民參與打造。村民招汝均介紹,有村民將家中種養的植物分享出來,換上新花盆,圍上木柵欄,就成了周邊鄰里共享的綠意,而花缽、花瓶里的花草也都由村民認領,負責養護。
此外,南勝里鄰里花園把招村的歷史文化內涵融入其中,通過花園入口處的竹簡造型大屏風、彩繪墻及涌邊書簡造型宣傳欄,介紹招村先祖事跡,傳揚招氏“克勤克儉,惟讀惟耕”的好家風。
創文小分隊提供貼心志愿服務
8月7日起,荔灣區“文明來敲門、志愿送到家”主題宣傳活動啟動。目前,荔灣區已組織超過10個創文志愿服務小分隊,包括荔灣貼心樓長團隊、荔灣區好人工作室團隊、荔灣青年博士團、廣州市荔灣區骨傷科醫院志愿服務隊、立白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隊、廣州市心友心智障礙者服務協會、善愛行動志愿工作促進中心、陳添記志愿服務隊、第一福志愿服務隊、華潤萬家志愿服務隊伍。這些由各行各業志愿者組成的創文志愿服務小分隊在區內開展文明來敲門活動,通過入戶走訪,向居民宣講創文行動、贈送《文明創建需要您》主題信件和創文小禮品,并開展送溫暖志愿服務。
除了敲門宣傳,在寶華路上的西關老字號陳添記總店收銀臺前,陳添記志愿服務隊隊員、陳添記第三代傳人陳映華給客人送上美味的小食同時附贈了一份《文明創建需要您》主題信件,并向客人介紹文明用餐的倡議。據介紹,荔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動多家荔灣傳統美食店以及非遺工藝品店共同參與到文明創建宣傳之中,把荔灣文明倡議以“奉上倡議信”的形式,結合“廣州手信”向旅客和居民們宣傳。
此外,荔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還發動了轄內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們,以自身的優勢傳播文明新風尚。華潤萬家志愿小分隊利用實體商超的優勢,把《文明創建需要您》主題信件通過日常銷售以及配送的渠道,與生鮮產品一起送到千家萬戶;立白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隊則為荔灣區創文志愿服務小分隊提供了大量安全環保、綠色健康的創文小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