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古泰斗張悅楷 童年樹下玩反串

        • 聽全文
        • 2022-08-30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槎龍鎮泰小學習善園的9株古榕合圍出一個講古的小空間。

          古樹名片

          槎龍鎮泰小學9棵百年細葉榕:估測樹齡最大186歲,最小104歲,最高23.2米,最低14米。

          位于廣州市白云區 松洲街槎龍村

          古樹歷史

          老廣州都知道一首民謠:榕樹底,擔凳仔,霸頭位,聽古仔……這首民謠描述的場景,這些年來在廣州市白云區松洲街槎龍鎮泰小學習善園內經常出現。在這里,9棵百年古榕枝葉相交,圍出了一個天然的陰涼去處,讓“大榕樹下講古仔”這一嶺南民俗有了更生動的展現。

          槎龍鎮泰小學所在的槎龍村,是富有廣府水鄉風貌和文化特質的自然村。走進村內,各處蒼翠參天,枝繁葉茂,百年以上的細葉榕就有17棵,占了全街的3/4,最年長的已有186歲了。

          作為粵語講古(粵語,即說書)大師張悅楷的家鄉,槎龍村粵語講古文化氛圍濃厚,村民在大榕樹下講古仔、聽古仔的風氣非常盛行。在一代代槎龍村村民的心里,古榕是大自然饋贈的綠色風景,古榕下的古仔蘊含民俗風情,承載著鄉愁記憶,陪伴他們擁抱幸福生活,將人與樹和諧相處的佳話代代傳承下去。

          褂一襲口一張

          古仔多綠蔭涼

          “傳說從前有個神仙,駕著祥云一路而來,見到這里山清水秀,民風淳樸……于是,神仙撒下種子,這里就長出一棵大榕樹,村民百姓有空就在榕樹頭乘涼、聊天、打牙祭,有時候也會聽二叔公講古仔。這棵榕樹的種子散播到四方……我們今天聽故事的地方,就有了很多棵榕樹,傳說都是那棵榕樹的后代。話又說回來,為什么這里又叫‘槎溪’呢?‘槎’是什么意思呢?這里有兩個版本的說法……”

          八月中旬的一個下午,槎龍鎮泰小學習善園,陽光透過密密匝匝的葉隙,在地上撒下斑駁的碎影。粵語講古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知名青年講古藝人彭嘉志指著頭頂的參天古榕,正給同學們講著“槎龍”的來歷。但見臺上,彭嘉志身著長褂,口若懸河,抑揚頓挫,妙語連珠。臺下同學們三五圍坐,聽得入迷。

        粵語講古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彭嘉志在古榕下開講“槎龍”的來歷。

          槎龍鎮泰小學坐落于松洲街槎龍村內,已有70年辦學歷史了。校內有9棵百年以上細葉榕,占了槎龍村掛牌古樹的大半之多。其中,最年長的一棵已經186歲了,最年輕的也有104歲。除了1棵扎根于教學樓前,其余8棵都集中生長在習善園內,繁茂蔥郁,蔚然成林。由于彼此枝葉相交,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圍合空間,成為校園一道獨特的景觀。

          年復一年,古榕展開懷抱,守護著師生們的校園生活。春天密集的雨滴、夏日猛烈的陽光、冬季凄冷的寒風透過蔽日的濃蔭,都變得溫柔起來。不知名的鳥兒在枝頭啁啾歡唱,撲棱著翅膀,在枝葉間飛來跳去。瑯瑯書聲、悠揚歌聲、歡快笑聲,加上清脆鳥鳴,會聚成一首美妙的樂曲,回蕩在校園上空。

          槎龍鎮泰小學副校長李幸平在該校工作了21年。她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學校都有愛護自然、保護古樹的優良傳統。老師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愛護校園內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于是,孩子們就與百年古榕交起朋友來,不少低年級的小朋友把它們稱為“榕樹爺爺”,在樹下玩耍嬉戲;高年級同學更把它們當做日常習作的靈感來源。所以,古榕會時常出現在同學們的繪畫中、作文里。

          談起古樹構筑的生態環境,最讓李幸平難忘的是一個清晨,她第一個回到學校,“一進校門,幾十只小鳥站在操場上,有些還在跳躍啄食!”李幸平說,“這簡直是奇觀,直接把我驚呆了。”

          然而,全天候駐守在學校的保安卻見怪不怪,“其實,每天晚上都有鳥兒成群飛來,落在榕樹枝頭休息,每天一早又飛出去找吃的。我們哪里需要跑到外面去看‘小鳥天堂’呢?學校現成就有一個,每日聽著小鳥嘰嘰喳喳,很開心的”。

          小悅楷唱大戲 

          飾三角滿堂彩

          槎龍村位于白云區松洲街,由槎頭和聚龍兩條自然村組成,已經有800年歷史了。這個古村人杰地靈,物阜民豐,在上個世紀曾走出廣州起義烈士林成佑、科學家彭加木、著名表演藝術家張悅楷等名人。現在,它的轄內還保存著彭加木故居;而“萬人空巷聽楷叔午間講古”更成為幾代廣州人的美好回憶。

          據槎龍村的長者回憶,童年的張悅楷聰明伶俐,機智過人,語言天賦驚人,經常和小伙伴們一起模仿大戲(粵劇)中的人物,無論是唱、念、做、打,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一次,張悅楷與一群小伙伴在村頭的大榕樹下“做戲”,表演“陳世美不認妻”。只見張悅楷似模似樣地扮演了包青天,其他小伙伴分別扮演韓琦、陳世美、秦香蓮。引來好多村民觀看,把那塊“平地舞臺”圍得水泄不通。

          當時,圍觀的村民紛紛稱贊張悅楷是塊“唱大戲”的料;相較之下,其他小伙伴的表演就逗得村民哄堂大笑。遭遇嘲笑的小伙伴們感到不開心,紛紛“罷演”散去。張悅楷見狀,雖然心急,卻也十分淡定。唱完包青天的唱詞之后,他一轉身,接連扮演了陳世美,反串了秦香蓮。唱念間雖然充滿稚氣,但有板有眼,吐字清晰,演繹得情真意切,贏得村民的陣陣掌聲。后來,張悅楷走上了語言表演之路,藝術造詣愈發深厚。

          “上世紀80年代,每天12:00-12:30,楷叔都在電臺講古,《水滸傳》《三國演義》《楊家將》《書劍恩仇錄》《倚天屠龍記》……講得好鬼生動(粵語,即非常生動),聽眾都十分癡迷。”槎龍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廖景雄回憶道,當時他們都在讀書,中午放學就一路跑回家,生怕錯過聽楷叔講古。“那時,誰家有收音機就不得了,每天中午在大榕樹下播古仔,其他人都端著飯碗,圍著聽。”廖景雄說:“小時候物質沒現在豐富,沒什么好吃的,就用古仔“伴飯”,粗茶淡飯都好好味。”

          “槎龍村文化底蘊深厚,既是講古泰斗張悅楷的家鄉,又是粵語講古傳承人彭嘉志的家鄉。作為廣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我們一定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弘揚光大。”槎龍鎮泰小學校長李春玲介紹,校內古榕樹群構成的空間已成為學校開展尚善教育的文化傳承地了。

          自2004年以來,該校深入挖掘“在大榕樹下講故事”的文化內涵,開設粵語講古社團,先后請來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粵語講古藝術傳承人顏志圖、彭嘉志師徒擔任導師,定期在習善園給同學們上課。如今,粵語講古已成為學校的一大教育品牌。該校還成立了古榕探究社團,開設了“大榕樹下的小講堂”,結合古樹養護、古樹管理等知識,開展形式活潑的古樹科普活動,在同學們幼小的心靈根植下愛護古樹的綠色生態意識。

          值得一提的是,彭嘉志在粵語講古教學中,頗花心思地融入了古樹的相關內容。在他看來,粵語講古內容承載著廣州的許多歷史文化信息,是文化傳統得以保持和延續的重要載體,“把古樹的歷史、保護等內容融入粵語講古,寓教于樂,同學們的接受度更高,宣傳面更廣泛,科普效果更好。”

          護古榕路收窄

          教學樓靠邊站

          槎龍經濟聯社黨委副書記張永光介紹,槎龍最早叫做“槎溪”,“槎”為樹,“溪”為水。“村民世居于此,跟榕樹的感情很深厚。”槎龍村現有17棵百年以上的掛牌古樹,均為國家三級保護樹木。2002年,村里建起了彭加木紀念公園,成立21人組成的綠化組,對古榕進行科學管養。村民發現古榕有異常都會馬上告訴村委。

          彭加木紀念公園建設完成后,村里準備將槎溪路擴為雙向兩車道,連上人行橫道共計12米寬。“但碰巧,距離槎溪牌坊約20米遠的地方長著一棵古榕。為保護這棵樹,項目組最后決定把這一段路收窄為7米左右,為榕樹留出生存空間。”槎龍社區黨支部書記廖景雄說。

          在槎龍,人樹和諧相處的佳話還有很多。廖景雄說,“現在學校教學樓的坐落地點,也是保護古榕樹群的結果。”原來,在重建新教學樓時,按照原方案,8棵榕樹是要被全部砍掉的。于是,村里對建設方案進行調整,讓整棟教學樓“靠邊站”,把古榕樹群保存下來,最終成為槎龍的一張綠色名片,也帶動了槎龍興旺發展。這些年來,槎龍村斬獲廣州市首批全國百強村、廣州市首批文明標兵村、廣州市安全文明村和廣州市白云區十強村等亮眼榮譽,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分不開的。如今,在松洲街黨工委、街道辦事處的帶領下,槎龍村“兩委”持續推進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努力打造宜生活居住、宜創業發展的良好社區環境,帶動槎龍村的新一輪經濟發展,村民收入和福利也不斷提高,富裕現代、包容開放的文明新村美麗圖景不斷上新。

          之前,多個機構聯合評選并發布了“2020名村影響力300佳排行榜”。槎龍村成為廣州市兩個上榜村之一、白云唯一上榜村。其中,村莊綠色發展指數就是評選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

          ●記者手記

          人樹情浸入血脈 自是“不必言說”

          本期報道的古榕樹群,可謂與《大樹底下聽古仔》的欄目名非常貼合了。記者步行在滿眼綠蔭的松洲街槎龍村,只聽得“原文再續,書接上一回”“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兩句熟悉的念白,猶如昔日,不時在耳邊回響。

          槎龍村的百年榕樹,見證了粵語講古的藝術傳奇:張悅楷的午間講古曾是超級火爆的電臺節目,而今“前文未斷今又續,后輩情牽接下回”,槎龍鎮泰小學已將講古作為學校的特色文化課,繼續傳承下去,煥發新光。

          一棵古樹,多少春秋。17株形態各異的百年古榕,如同見證者般佇立在村里,凝視槎龍古村的歷史變遷,也訴說著一方水土的豐饒興盛,成為村內獨有的“綠色不動產”,與槎龍的發展緊密相連。

          有好的水土,還有愛樹的人們,珍貴的榕樹群才得以存續。對于世居槎龍的人們來說,古樹是村民的幸福指數,是無法割舍的鄉愁寄托,是寫進小區公約的信條,是浸入血脈的“不必言說”。

          正如槎龍鎮泰小學副校長李幸平所言,“人與樹的愛是雙向的”。村民守護古樹,古樹涵養一方。人樹和諧共生,代代相傳,深深刻印在槎龍的歷史記憶中。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JIZZJIZZ妇女|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国产亚洲精午夜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亚洲 欧洲 自拍 另类 校园|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被窝电影亚洲爽爽爽| 亚洲黄色三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