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氣溫攀升,嶺南大地處處荔枝飄香。這幾天,廣州兩棵荔枝古樹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棵千年古荔為廣州最古老的荔枝樹,時隔數年后再結碩果,這一罕見的景象吸引了周邊村民前來拍照觀賞。
廣州最古老荔枝樹:時隔數年再迎滿樹紅果
千年古荔位于廣州黃埔玉巖書院,為一級古樹,據估測迄今有1024歲,這個年齡對于具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廣州來說,可謂見證了城市半部的歷史,承載著市民對嶺南佳果的記憶與情感。
“快看那個枝條,掛了好多果呢!”昨天前來賞景的張阿姨興奮地說,她聽朋友講千年古荔結果了,便迫不及待地前來一睹風采?,F場“果”然如此,滿樹紅果綠葉,生機盎然。雖然和后山那些“后生仔”荔枝樹相比,果實數量或許稍顯遜色,葉片顏色也沒有那么濃綠,但每一顆果實都承載著歲月的沉淀與生命的頑強,顯得格外珍貴。
據了解,古荔枝樹雖然枝繁葉茂,但甚少結果,住在周邊蘿峰社區的村民都說,幾乎沒嘗過果實的滋味。直到2021年這棵樹罕見地結下百余斤新果,產量創近十年新高,才滿足了大家長久的好奇心。當時養護它的村民把果實分給了左鄰右里,有幸嘗到的村民說,果樹因為很少大動干戈為了催果而剪枝,所以果實很酸。
其后4年,這棵樹又進入蟄伏期。去年黃埔區住建局還特地給它的“鄰居”、一棵斜著生長的古木棉樹加了一個支撐桿,防止其萬一倒伏,砸中這棵古荔枝樹。在精細的管養下,今年千年古荔再度驚艷登場。
仔細觀察,這棵樹的老樹干和新生枝上結出了兩個不同品種,一個是山枝,果小核大;一個是甜巖,果大肉多。
這也是千年古荔的一段傳奇。相傳它是山上自然生長的“山枝”,明代時已十分高大粗壯。然而,一場罕見的大雪給它帶來重創,導致樹干只剩半邊,僅靠外部一層樹皮連接土壤上下。好在幾年后,樹莖底部及往上不同位置長出三枝嫩芽,頑強地存活并生長至今。村民推測,歷史上這棵古樹的新枝可能被嫁接過,所以還能結出“甜巖”品種不同。
近段時間,周邊村民和游客聞訊紛紛趕來拍照觀賞。一名千年古荔的守護人說,他們每天都在古樹旁巡查,除了專業養護人外,游客不允許在這顆樹上摘果。有些果實已自然掉落泥土中,隨著自然的生命周期,化作養分滋養大地。
廣州市第一萬株古樹:樹冠如蓋,果實累累
而另一棵備受關注的荔枝古樹,則是位于黃埔區創新公園內的廣州市第一萬株古樹。這棵荔枝樹樹齡達117歲,品種為糯米糍。去年在公園整修期間,工作人員清理了周圍的雜木,為這棵古荔枝樹營造出了通風透光的良好生長環境,并且正式為其掛牌保護。
這棵百年古荔枝樹長勢驚人,高8.5米,平均冠幅約13米,巨大的樹冠層層疊疊,仿佛撐開了一把巨大的綠傘,為大地灑下一片清涼的綠蔭。飽滿圓潤的果實在陽光的照耀下,宛如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紅寶石,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熱烈展示著生命的蓬勃。
這棵古樹歸屬劉村社區管養,上周末,管養人今年為其首次摘果,這一難得的場景吸引了很多在公園游玩的市民前來觀看品嘗。據介紹,這棵樹一直正常結果,果實也相當清甜。盡管當天采摘了上百斤果實,但樹上依然枝繁葉茂,果實累累。
為了更好地保護這棵古樹,公園對其生長環境、生長情況、保護現狀進行動態監測。市民通過掃描樹上的二維碼,還能快速了解古樹背后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