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吃荔枝的,歡迎進入‘錦一農心’直播間!”
“一箱箱三華李果色鮮艷、果肉飽滿,你是不是也想加入,一起感受豐收的喜悅。”
“今天天氣好,我又來果場采摘花稔果啦!”
……
位于從化區江埔街的錦一村,群山環抱、山清水秀,一年四季蔬果不斷。如今,只要錦一村“上新”了時令果蔬,都可以通過該村的“錦一農心”視頻號第一時間來了解,豐收時節還有電商直播可以現場下單。
在視頻號或直播間里,村民用樸實的話語、燦爛的笑容,既帶貨當地優質農產品,也帶貨錦一村的鄉土人情,推薦起當地的旅游點,甚至是村里可投資興業的項目。
“錦一村培養出的幾位‘帶貨村姑’已經很有號召力。”錦一村黨總支書記黃潤財說,她們既會帶貨直播,也懂拍攝剪片,越來越多的村民也紛紛加入進來。“村播”流行只是開始,錦一村正在進行整村規劃,人人都將成為錦一村的鄉村推薦官。
“村播”不再是新鮮事
“村播”旺起來,最早是為了開拓銷路。
近年來,錦一村在土地托管的基礎上統一培育荔枝、紅柿等優質適銷農產品品種。優質農產品有了,問題也隨之而來:不僅要賣得出,更要賣得起好價錢。
此前,錦一村的大部分農副產品靠商販前來收購,或是村民自行運到街上售賣,銷售渠道單一,優質農產品也愁賣。
“村民只會種,不知道包裝,不知道冷鏈物流,更不會用自媒體。”黃潤財說,村集體要做的事情,就是承擔起這些農民不會做的事情。

為帶動村民跟上市場、破解銷售難,村集體公司應運而生。
“我們創辦了由錦一村經濟聯社100%控股的村集體公司——廣州從化錦一農業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黃潤財表示,通過公司化運作、市場化經營,該村發展起優質荔枝、西洋菜、紅柿、沃柑、紅松茸等種養基地,創建“錦峒西洋菜”等多個品牌,以“錦壹農心”為商標統一銷售農產品。
為拓寬銷路,村公司一方面開拓冷鏈物流,讓農產品賣得更遠;另一方面鼓勵村民當起“村播”,擴大消費群體。
“直播間的寶寶們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們村民天然晾曬的荔枝干。”在村委會旁的直播間,村民王媚率先成為該村的第一批主播,從第一次的害羞生疏到如今的再熟悉不過,她已經習以為常。
看著同村人通過電商平臺打開銷路,越來越多的村民也當上“村播”,如今這在村里已經不再是新鮮事。
通過“村播”來銷售只是開始。“我們把視頻號、直播當做一個廣告平臺,把人吸引來了,順手買一點,農產品就不愁賣了。”錦一村黨總支書記黃潤財說,更重要的是把公域流量變成村里的私域流量,讓游客成為“回頭客”,來了又來、買了再買。
不只是當“村播”,村集體公司也為返鄉的年輕人提供了崗位。近年來,近60名青年人才返鄉創業。據統計,該村的經營性收入從2020年的不到10萬元增至2023年的500萬元,增長超50倍。

人人都是鄉村推薦官
“鄉村振興未來看整村運營,整村運營是一種綜合性的鄉村發展策略。”對于未來,黃潤財干勁十足。他表示,整村運營是通過市場的運營手段,整合鄉村資源,提升鄉村的經濟發展實力。
為實現整村運營,錦一村正在制定《錦一村鄉村振興規劃編制提綱》(下稱《錦一村規劃》)。《錦一村規劃》明確了新目標,未來,錦一村的村級集體經營純收入和村級集體資產都要達到“億元村”。在產業規劃上,錦一村將全村資源進行整合,規劃為“一核一園三區五谷”的空間產業布局。
其實,整村運營的思路在該村的民宿業上就能看到嘗試過程。該村依托村內豐富的農文旅資源,開設了外婆家生態旅游度假村、桃花小鎮等旅游景區以及23間民宿、10間特色農莊,可提供約510個床位,年住客量約3萬人。
背后的支撐,是錦一村推進土地房屋托管工作,鼓勵本村村民將閑置土地房屋統一由村公司托管,由村公司進行盤活利用。目前村公司已托管閑置林地4000畝、土地100多畝、閑置房屋10棟,將發揮土地規模效應,進一步實現村民增收和經濟發展。

“我們錦一村供銷社,現在有大量的土地實行土地流轉。如果你也想在農村有個屬于自己的私家菜園,歡迎你們來到錦一村!”視頻號里,村民“土地妹”一方面號召村民托管閑置土地房屋,另一方面也推薦錦一村的好山好水,呼吁外來投資者來投資興業。
黃潤財表示,為鼓勵村民參與到整村運營中,該村正在搭建一個積分獎勵機制。簡單來說,無論村民是賣出農產品、還是拉來游客住宿,只要給村集體帶來收益,都能獲得積分,而積分直接能兌換為資金獎勵。目前,這套積分獎勵機制正在搭建中,不久后就將試運行。
“人人能當電商主播,人人也都是鄉村運營官。”黃潤財說。
帶動村民致富,要好帶頭人更要好制度
和美鄉村的崛起,往往會出現一位敢于喝“頭啖湯”的致富帶頭人。在錦一村,黃潤財是代表之一。他在錦一村先后創建了個人木雕工作室,在村里開設了第一間民宿,有成果后村民也愿意跟著干。
難能可貴的是,錦一村更重視制度建設,將好的致富經驗轉化為制度,發揮長久功效。無論是村集體公司的創建,還是正在制定的《錦一村規劃》,村里的發展不是致富帶頭人說了算,而是制度說了算,制度清晰透明,村民也齊心協力。
做好“土特產”,擦亮新品牌
錦一村是如何深挖“一村一品”、擦亮特色鄉土品牌的?
對此,錦一村黨總支書記黃潤財表示,該村注冊了“錦壹農心”特色鄉土品牌,抓住了“土”“特”“產”三個關鍵字。
“土”指該村積極挖掘整合村內千畝農田、萬畝林地資源,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展契合本地氣候、水源、土壤條件的種養業,在土地托管的基礎上統一培育荔枝、紅柿等優質適銷農產品品種,充分保障了農產品質量。
“特”是該村注重突出地域特色,深度開發“錦洞西洋菜”“錦洞馬崗鵝”等多個自有品牌,積極做優農產品地理標志。
“產”指該村努力延長產業鏈、價值鏈,開展農產品規模化種植、初深加工等業務,依托電商平臺、冷鏈物流等方式拓寬本村農產品銷路,創響“錦壹農心”品牌,進一步發展休閑度假游、農業體驗游等旅游新業態,實現了農旅互促的聯動效應。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