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認識馬克村,都是從風鈴木開始的。
在小紅書、抖音等熱門平臺,“馬克村風鈴木”已經成為灣區市民春日網紅打卡點。2023年,更是美上央視,在全國出圈。
這個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一畝的嶺南水鄉,如何以“小花朵”撬動鄉村發展“大經濟”?
乘著“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東風,南沙區東涌鎮馬克村因地制宜,堅持走創新之路,將“顏值經濟”轉化為“價值經濟”,將流量轉化為“留量”。
數據統計,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馬克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達到4萬元,村集體收入達1500萬元,同比增長163%。
四季飄香,Country Walk天選之地
每年春天,輕搖繽紛的花瓣裙擺為馬克村增添了無盡浪漫詩意,村內游人如織,成為Country Walk的天選之地。
“流量大時能達到每日2萬多人次?!瘪R克村相關負責人很是自豪,慶幸當初走對了路子。
2023年村內紫花風鈴木的“爆火”,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讓馬克村嗅到了發展的“可乘之機”,積極探索把流量轉化為村民的致富力量。
依托廣袤的農田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創新發展思路,通過土地集約流轉方式,引入企業和個體戶參與連片土地經營開發,共同打造集觀光、休閑、體驗為一體的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百果園、馬克生態園等鄉村文旅地標多點開花。
“花海火起來,我們的農產品就不愁銷路了?!泵磕犟R克村的紫花風鈴木進入最佳觀賞期,盛放的花海不僅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打卡游玩也成為村民增收的新途徑。
看花、采摘研學、餐飲美食……每年,馬克村吸引超50萬人次游客打卡消費,增加村民就業約120人,帶動超1800萬元收入。
唯有創新才能促進鄉村振興,這是馬克村一直以來的發展思路。
為做大做強特色農業,馬克村圍繞“四季飄香”主題,積極創建并推廣農業特色品牌。馬克陽光玫瑰、馬克果蔗獲得國家、省官方認證。僅果蔗一種品類,全年產值即達到2400萬元。
村美民富,鄉村爆改喚活力
600個停車位每天停滿,日均人流量超1萬人次。今年“五一”,馬克村又一次在社交平臺火出圈。但這次火的不是花,是一座橋下公園。
面積約9000平方米,馬克村橋下公園深挖本土文化,以東涌水鄉文化、醒獅文化為靈感來源,打造集文化展示區、兒童探索區、綜合健身區于一體的適合全年齡段的活動休憩空間,成為又一網紅打卡點。
近年來,馬克村農文旅的出圈,也在無形中改變這個嶺南水鄉整體風貌。通過配套多個大型橋底停車場、增設旅游指示牌、增設墻體彩繪、打造“牽緣橋”、鄉村振興示范帶等極具嶺南水鄉風情的配套設施,刷新水鄉“顏值”,以其獨特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讓居民游客感受“百千萬工程”的建設成果。
農文旅風生水起,工業也不甘落后。
橫穿村莊中軸,駿馬大道暢通區域交流通道的同時,也打通產業發展的經脈。近年來,馬克村通過土地流轉、建高標準產業園區、產業導入等模式,吸引產業集聚。目前,集聚的78家工業企業中,包括了寰宇科技、哲銘環保材料、斯泰克等規上企業20多家。
“工業企業不光為我們帶來豐碩的租金、產值和稅收,還給我們帶來了更多更優的就業崗位,集聚的人氣也反哺和推動了馬克村一產和三產的發展。”馬克村相關負責人說道。
鄉村走“花路”,馬克村正朝著“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愿景跨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