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不甩是什么?要了一份才知道就是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鐵鍋中用滾熱的糖漿煮熟后撈起再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椰蓉,醒胃而不膩,甜重香濃。
關于糖不甩的故事是這樣的:相傳清道光年間,東坑鎮一帶吸食鴉片之人很多。初春二月二,由于流毒泛濫,民不聊生,趕往東坑過“賣身節”受財主雇傭的男丁瘦弱無比,大都是面黃肌瘦,無甚勞力。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聞說后,打制了治癮靈丹,因良藥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條。于是呂洞賓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內,配以糖漿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取“糖粉粘丹不分離”之意),搖身變成一個挑擔叫賣的老翁,從街頭到墟尾半賣半送。眾人吃后,果真止住了鴉片流毒,體力、智力恢復,東坑“糖不甩”因此揚名。后來糖不甩又漸漸與男女婚姻扯上了關聯,地處東坑、茶山、橫瀝各鎮的村民樸素保守,每當媒婆帶青年小伙子到女方家中相親,如女方同意,便煮“糖不甩”招待,男方看到桌上的是“糖不甩”,便知道這門親事“甩”不了了,于是將大碗的“糖不甩”吃完一碗再添一碗,表明愿意好事成雙。如果女方不同意這門親事,則煮打散雞蛋的腐竹糖水,男方看到臺上擺的是腐竹糖水,就知道這門親事“散”了,匆匆喝上一口糖水就要告辭而去了。